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4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42)

1. 蔓荊子散

治虛勞傷筋,風引筋脈,拘攣疼痛,肢節浮腫,手指不可拳。

蔓荊子,酸棗仁(微炒),防風(去蘆),枳實(麩炒),桂心(以上各一兩),木通(一兩半)百合(二兩),薏苡仁(二兩半),牽牛(微炒,三兩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治療因虛勞導致的筋骨損傷,像是風邪引起的筋脈牽引、拘攣疼痛、肢體關節浮腫、手指無法彎曲成拳頭等症狀。

藥材成分包含:蔓荊子、炒過的酸棗仁、去除蘆葦心的防風、麩炒過的枳實、桂心(以上各一兩),木通(一兩半),百合(二兩),薏苡仁(二兩半),以及炒過的牽牛子(三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碗水,再加入半分的生薑一起煎煮,煮至剩下六分時,去除藥渣,在飯前溫服。

2. 石斛散

治虛勞,手足煩疼,羸瘦無力,不能飲食,小便數。

石斛(一兩半),桑螵蛸(微炒),黃耆,人參(去蘆),牛膝(去苗),雞䏶胵(微炒),熟地黃,當歸(以上各一兩),麥門冬(去心),赤芍藥,白龍骨(以上各三分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石斛散」是用來治療因虛勞導致的手腳煩熱疼痛、身體消瘦無力、食慾不振、小便頻繁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石斛(一兩半)、微炒過的桑螵蛸、黃耆、去除蘆頭的人參、去除莖苗的牛膝、微炒過的雞內金、熟地黃、當歸(以上各一兩)、去除內心的麥門冬、赤芍藥、白龍骨(以上各三分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加入約一碗水,放入半片生薑和三顆紅棗,煎煮至剩下約六分,去除藥渣後,不拘時間溫熱服用。

3. 川椒丸

治虛勞,膝冷陰痿,四肢羸弱。

川椒(去目併合口者,微炒出汗),山茱萸,肉蓯蓉(酒浸,去皮,炙乾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蛇床子,續斷(以上各一兩),菟絲子(酒浸,別搗為末),鹿茸(酥炙,各二兩),牛膝(去苗,一兩半),遠志(去心),防風(去蘆),桂心(以上各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用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虛勞引起的疾病,像是膝蓋冰冷、陽痿、四肢虛弱無力。

使用川椒(去除眼睛般的籽並挑選閉合的,稍微炒過使其出汗),山茱萸,肉蓯蓉(用酒浸泡後去除外皮,烤乾),附子(炮製後使其裂開,去除外皮與臍部),蛇床子,續斷(以上各用一兩),菟絲子(用酒浸泡後另外搗成粉末),鹿茸(用酥油炙烤過,以上各用二兩),牛膝(去除莖苗,用一兩半),遠志(去除中心),防風(去除蘆葦根),桂心(以上各用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吃飯前用溫熱的酒送服。

4. 附子丸

治虛勞膝冷。

附子(半斤,以新汲水浸,一日一度換水,浸經七日,刮去黑皮,切片焙乾),補骨脂(微炒),肉蓯蓉(酒浸一宿,刮去皺皮,焙乾),石斛(去根,以上各四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,搗千餘下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用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膝蓋冰冷。

使用附子(半斤,用剛汲取的新鮮水浸泡,每天換一次水,浸泡七天後,刮去黑色的外皮,切成薄片烘乾),補骨脂(稍微炒過),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個晚上,刮去皺皮,烘乾),石斛(去除根部,以上各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搗製一千多次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飯前用溫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