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39)
卷之二十二 (39)
1. 栝蔞根丸
治虛勞煩熱,口乾舌燥煩渴。
栝蔞根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烏梅肉(微炒),甘草(炙,以上各一兩)
上為細末,蒸棗肉入少許,蜜和丸,如彈子大,每服以綿裹一丸,含咽津,日四五服。
白話文:
此藥方是用來治療因虛勞導致的煩熱,以及口乾舌燥、煩渴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栝蔞根、杏仁(用熱水浸泡,去除外皮和尖端,取兩片杏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烏梅肉(稍微炒過)、甘草(烤過),以上每種藥材各使用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蒸熟的棗肉,再用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以棉布包裹一丸,含在口中慢慢吞嚥津液,一天服用四到五次。
2. 骨填煎
治虛勞渴,無不效。
天門冬(五兩),白茯苓,菟絲子,山茱萸,五味子,麥門冬,肉蓯蓉,當歸,牛膝,附子,巴戟,石膏,石葦,人參,桂心(以上各四兩),大豆黃卷(一升)
上為細末,取生地黃栝蔞根各十斤,搗絞取汁,於微火上煎減半,便作數分,內藥並下白蜜二斤,牛髓一斤,微火煎如糜,食如雞子黃大,日三,亦可飲服之。
治虛勞
上用白羊肝一具,去肥膩,於柳木砧上,以竹刀細切後,於砂盆內以柳木捶研,傾於淨瓷器中,以冷熟水三升浸,經一日一夜取其汁,渴即漸漸飲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「骨填煎」,用來治療虛勞引起的口渴,效果很好。
藥材包含:天門冬、白茯苓、菟絲子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麥門冬、肉蓯蓉、當歸、牛膝、附子、巴戟、石膏、石葦、人參、桂心,這些藥材各用四兩;另外加上大豆黃卷一升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再取生地黃和栝蔞根各十斤,搗碎絞汁,用小火熬煮到剩一半的量,然後分成數份。接著將藥粉、白蜜二斤、牛髓一斤加入藥汁中,用小火熬煮成粥狀。每次食用像雞蛋黃一樣的大小,一天三次,也可以用來沖泡飲用。
另外,針對虛勞,還可以用以下方法:
取一具白羊肝,去掉肥油,在柳木砧板上用竹刀切碎,然後在砂盆中用柳木捶搗成泥狀,倒進乾淨的瓷器裡,用三升涼開水浸泡,經過一天一夜後取出汁液,口渴時就慢慢飲用。
3. 紫芝丸
治虛勞短氣,胸脅苦傷,唇口乾燥,手足逆冷,或時煩躁,目視慌慌,腹內時痛,不思飲食,此藥安神保精。
紫芝(一兩半),山芋,天雄(炮,去皮臍),柏子仁(炒香,別研),枳殼(去穰,麩炒),巴戟(去心)白茯苓(去皮,以上各一分半),生地黃(洗焙),麥門冬(去心,焙),五味子(炒),半夏(湯洗去滑,炒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牡丹皮,人參(以上各三分),遠志(去心),蓼實(各一分),瓜子仁(炒香),澤瀉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加至三十丸,用溫酒送下,空心日午夜臥各一服。
白話文:
此藥方可用於治療因虛勞導致的呼吸短促、胸部和肋骨感到不適疼痛、嘴唇和口部乾燥、手腳冰冷,有時會感到煩躁、眼睛茫然、腹部時常疼痛、沒有食慾等症狀。此藥具有安神和保養精氣的功效。
藥材組成:紫芝(一兩半)、山藥、炮製過的天雄(去除外皮和中間的籽)、炒香並另外研磨的柏子仁、去除內瓤並用麩皮炒過的枳殼、去除內心的巴戟天、去除外皮的白茯苓(以上各一分半)、洗過並烘乾的生地黃、去除內心並烘乾的麥門冬、炒過的五味子、用湯水洗去黏液並炒過的半夏、炮製過並去除外皮和中間的籽的附子、牡丹皮、人參(以上各三分)、去除內心的遠志、蓼實(各一分)、炒香的瓜子仁、澤瀉(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可增加至三十丸,用溫酒送服,每天早晨空腹、中午和晚上睡前各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