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37)
卷之二十二 (37)
1. 白羊肉湯
治虛勞羸瘦,腳膝無力,耳聾盜汗,心多忪悸。
白羊肉(二斤,去脂膜,汲水四升煮取二升),桂心(三分),杜仲(去粗皮,炙黃,銼),白茯苓熟地黃,牛膝(去苗),人參(去蘆),白朮,遠志(去心),黃耆(銼),龍骨(以上各一兩),磁石(三兩,搗碎,水淘去赤汁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用羊肉汁一中盞,煎至六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之。
白話文:
這個「白羊肉湯」是用來治療因虛勞導致的身體消瘦、腿腳無力、耳鳴耳聾、盜汗、以及容易心悸的狀況。
做法是取白羊肉二斤,去除肥油和薄膜,用四升水煮到剩兩升。再加入桂心三分、杜仲(去除粗皮,用火烤黃後切碎)、白茯苓、熟地黃、牛膝(去除根莖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白朮、遠志(去除芯)、黃耆(切碎)、龍骨(以上各一兩),以及磁石(三兩,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的汁液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用煮好的羊肉湯一中盞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2. 麻黃根散
治虛勞盜汗,口乾心煩,不欲飲食,四肢少力。
麻黃根,牡蠣粉,枸杞子,白龍骨,白茯苓,熟地黃,人參(以上各一兩),麥門冬(去心,三分),黃耆(二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虛勞引起的盜汗,口乾心煩,食慾不振,四肢乏力。
藥材包含:麻黃根、牡蠣粉、枸杞子、白龍骨、白茯苓、熟地黃、人參(以上各一兩),麥門冬(去除中心,三分),黃耆(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中碗水,放入生薑少許(約半分),紅棗三枚,煎煮至剩六分,過濾藥渣,不限時間溫熱服用。
3. 牡蠣散
治虛勞盜汗。
牡蠣粉,麻黃根,敗蒲扇灰,杜仲(去粗皮,炙,各一兩),白茯苓(去皮),黃耆(各二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煎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因虛勞引起的盜汗。
使用牡蠣粉、麻黃根、燒成灰的破舊蒲扇、去除粗皮並炙過的杜仲(各一兩)、去除外皮的白茯苓、黃耆(各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杯水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不論何時溫服。
4. 輕骨湯
治虛勞,身體倦怠,百節痠疼,羸瘦發熱,神思不爽。
知母(焙),人參,白朮,天仙藤(洗),柴胡,鱉甲(去裙,醋炙),秦艽(以上各一兩),黃耆(鹽水浸,焙),當歸,白茯苓,前胡,紫菀(洗焙),川芎,常山,甘草(生,以上各半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以水一盞半,入烏梅半個,同煎至八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治男子婦人勞極虛損。
遍身筋骨拘緊,腰背腳手疼痛,及痛風,打傷跌損,勞風寒濕證疼痛,或時舉發不可忍者,無問年遠日近,悉皆治之。
羌活,細辛(各二錢),草烏(半生,半熟),赤芍藥,白芷(以上各一錢半),當歸,麝香(真者,另研),肉桂(以上各二錢半),防風,獨活,藿香,川烏(銼碎,米泔浸一宿),甘草(以上各一錢)
以上除麝香另研外,余藥俱要道地好者,陳蛀者不用,銼碎研為細末,用絹篩過,分作五服,每服入麝香末半錢,用後藥浸酒調服:
生地黃,韭菜根,木瓜,松節(露根者不用),上不拘多少,捶碎,用好酒浸經一宿,次日可用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輕骨湯,用來治療因為過度勞累引起的虛弱病症,症狀包括身體疲倦、全身關節痠痛、身體消瘦發熱、精神不佳。
藥材有:知母(炒過)、人參、白朮、天仙藤(洗淨)、柴胡、鱉甲(去除外殼,用醋炙烤)、秦艽(以上各用一兩)、黃耆(用鹽水浸泡後炒過)、當歸、白茯苓、前胡、紫菀(洗淨後炒過)、川芎、常山、甘草(生的,以上各用半兩)。
把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一碗半水,放入半顆烏梅,一起煎煮到剩八分,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溫服。
這個方子也能治療男性和女性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的嚴重虛損。
可以治療全身筋骨僵硬、腰背手腳疼痛,還有痛風、跌打損傷、勞動後感受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疼痛,有時候疼痛發作起來難以忍受,不論是久病還是新病,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。
另外一個方子的藥材有:羌活、細辛(各用二錢)、草烏(一半生用,一半熟用)、赤芍藥、白芷(以上各用一錢半)、當歸、麝香(要真品,另外研磨)、肉桂(以上各用二錢半)、防風、獨活、藿香、川烏(切碎後用米泔水浸泡一晚)、甘草(以上各用一錢)。
除了麝香另外研磨外,其餘藥材都要用道地的好藥材,不要用陳舊或有蟲蛀的,把這些藥材切碎,研磨成細粉,用絹篩過濾,分成五份,每次服用時加入麝香末半錢,用下面的藥酒調服:
生地黃、韭菜根、木瓜、松節(不要用露出根部的),以上藥材不論多少,捶碎,用好酒浸泡一晚,第二天就可以用來送服藥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