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七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3)

1. 張氏建中湯

治脾胃虛弱,冒犯風冷,腹痛腸鳴泄瀉。經云:食畢而下,謂之洞泄,手足厥冷,面色青白,下部虛寒,中滿氣短。常服寬中健脾,養胃育真固氣,大效。

附子(炮,去皮臍),胡椒,桂心,吳茱萸(湯洗,焙),川烏(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),良薑(炒),蓽茇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醋煮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漸加至一百丸,空心食前,用米飲吞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脾胃虛弱,又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腹痛、腸鳴、腹瀉。就像醫書說的:「吃完東西就腹瀉,稱作洞泄」,同時可能伴隨手腳冰冷、臉色蒼白、下半身虛寒、胸腹脹滿、呼吸短促等症狀。經常服用這個方子,可以寬暢胸腹、健壯脾胃、滋養胃氣、培養真氣、鞏固元氣,效果很好。

藥材組成包含:炮製過的附子(去除外皮及附臍),胡椒,桂心,吳茱萸(用熱水洗過後烘乾),炮製過的川烏(去除外皮及附臍),炮製過的乾薑,炒過的良薑,以及蓽茇(每種藥材等量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煮成糊狀,再和藥粉製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可以逐漸增加到一百顆,在空腹、吃飯前用米湯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