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16)

1. 鸛骨丸

治屍疰,邪氣流傳,忽然悶絕,時發寒熱,或腹痛脹滿。

鸛骨(酒炙),雄黃(研,各一兩),官桂(去粗皮),大黃(銼炒,各三分),丹砂(一分研)麝香(半兩,研),赤足蜈蚣(一條,酒浸,炙)

白話文:

  • 鸛骨:用酒炙烤過的鸛骨。

  • 雄黃:研磨成粉末,分量為一兩。

  • 官桂:去除粗皮後,分量為三分。

  • 大黃:切碎後,炒至微黃,分量為三分。

  • 丹砂:研磨成粉末,分量為一分。

  • 麝香:研磨成粉末,分量為半兩。

  • 赤足蜈蚣:浸泡於酒中,再炙烤,分量為一條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前用桃枝煎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上藥磨成細末,與蜂蜜混合製成丸劑,每粒丸藥的大小與梧桐子相當。每次服用二十粒,在飯前服用,以桃枝煎煮的湯汁送服。

2. 還魂湯

治卒感忤鬼擊飛屍諸疰,奄忽氣絕,無復覺,或已死,咬牙口噤不開,去齒下湯,湯入口不下者,分病人發,左右捉踏肩引之,藥下復增,取盡一升,須臾立蘇。《金匱》云:寸脈沉而滑,沉則為實,滑則為氣。實氣相搏,血氣入臟則死,入胃則愈。若卒厥,唇口青身冷,入臟則死,身和汗出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驚嚇、中邪、鬼擊、飛屍等引起的疾病,突然昏迷,失去知覺,或者已經死亡,牙關緊閉,無法打開,可使用去齒下湯,湯藥倒入嘴中,病人無法自行吞嚥的,就請兩人幫其翻身,左右各按壓肩部,將藥倒入病人嘴中,直到病人服下一升藥為止,很快就能清醒過來。《金匱要略》中說:寸脈沉而滑,沉表示實,滑表示氣。實氣相搏,血氣進入內臟就會死亡,進入胃部就會康復。如果突然昏厥,嘴脣發青,身體冰冷,血氣進入內臟就會死亡,身體溫暖,出汗就能康復。

麻黃(三兩),桂心(二兩),杏仁(七十粒),甘草(一兩)

白話文:

麻黃:三錢

桂心:二錢

杏仁:三十五粒

甘草:一錢

上㕮咀,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,一方無桂心。

3. 密陀僧散

治臨屍哭泣,屍氣入腹,沉滯臟腑,有時發動,取勞積神效。

密陀僧(半斤,火煨醋淬,水淘研,控干,秤六兩),京三稜(煨,搗為末,秤二兩),訶梨勒(不去核,生用,搗為末,一兩)

白話文:

密陀僧(半斤,用火烤,用醋淬,用水淘洗研磨,控幹,稱六兩),京三稜(用火烤,搗碎成粉末,稱二兩),訶梨勒(不用去核,生用,搗碎成粉末,一兩)

上和令勻,每服二錢,用煮粥濃湯調下,當晚不食,臨臥一服,余時勿服,並服三夜,當下惡物,如不下,第三夜加生牽牛頭末一錢,同調下。

白話文:

上和令均勻調和,每次服用二錢,用煮粥或濃湯調服,晚上不吃東西,睡覺前服用一劑,其他時間不要服用,連續服用三晚,服用之後會排出毒素和糞便,如果沒有效果,第三晚加入研磨成粉的生牽牛頭一錢,一起調服。

4. 獺肝丸

治傳屍勞病,用諸冷熱勞疾,日月將久,面色萎黃,漸漸羸瘦。

獺肝(一具,生用),青蒿(一握),肉蓯蓉(去甲,酒浸),柴胡(去苗,各二兩),黃連(去須,炒),木香地骨皮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官桂(去粗皮),天靈蓋(炙),陳皮(去白焙),當歸(切焙),甘草(銼炙),生地黃(焙),知母澤瀉(以上各一兩),黃耆(銼,二兩半),柏木脂(研),檳榔(銼,各一兩半)

白話文:

獺肝(一整隻,生用),青蒿(一把),肉蓯蓉(去除外殼,以酒浸泡),柴胡(去除花苗,各二兩),黃連(去除須根,炒熟),木香,地骨皮,桃仁(去除外殼,只取兩半種子,炒熟),附子(炮製,去除外皮和臍部),官桂(去除粗糙的外皮),天靈蓋(炙烤)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烘烤),當歸(切成小塊,烘烤),甘草(切碎,炙烤),生地黃(烘烤),知母,澤瀉(以上各一兩),黃耆(切碎,二兩半),柏木脂(研磨),檳榔(切碎,各一兩半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空心酒下四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