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14)

1. 檳榔散

治骨蒸,腹中痃癖,脅下妨悶,漸加瘦劣。

檳榔赤芍藥,訶梨勒(去核)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木香(以上各三分),赤茯苓桔梗(去蘆),京三稜(煨銼),鱉甲(去裙,醋炙黃,以上各一兩)

白話文:

檳榔、赤芍藥、訶梨勒(去核)、桃仁(用熱水浸泡,去皮尖雙仁,用麩炒到微黃)、木香(以上各三錢)、赤茯苓、桔梗(去蘆頭)、京三稜(用火煨過,切碎)、鱉甲(去裙邊,用醋炙黃,以上各一兩)

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上挫散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的水,放入半片生薑,煎煮至六分,過濾渣滓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
2. 甜葶藶散

治骨蒸,肺痿咳嗽,上氣不得眠臥,涕唾稠黏。

甜葶藶(二兩,炒香),陳皮(去白,焙),枳殼(去穰,麩炒),紫菀(去土),赤茯苓(各一兩),桑根白皮(三兩,銼)

白話文:

  • 甜葶藶(90 公克,炒香)

  • 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烘焙)

  • 枳殼(去除果肉,麩炒)

  • 紫菀(去除土壤)

  • 赤茯苓(各 45 公克)

  • 桑根白皮(135 公克,切成小塊)

銼散,每服三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上銼散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,加上半片生薑、三顆棗,煎煮到剩六分之一,把渣去除,不拘泥服用時間,溫熱服用即可。

3. 生犀散

治骨蒸肌瘦,頰赤口乾,日晚潮熱,夜有盜汗,五心煩躁,及大病瘥後,餘毒不解。

犀角(鎊),地骨皮秦艽(去蘆),麥門冬(去心),柴胡(去苗),枳殼(炒),茯苓(去皮)赤芍藥,桑皮(去赤),黃耆(蜜炙),人參(去蘆),鱉甲(醋炙),知母(去毛),大黃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犀牛角(磨成粉)、地骨皮、秦艽(去除莖葉)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部位)、柴胡(去除根部)、炒枳殼、茯苓(去除外皮)、赤芍藥、桑皮(去除紅色部分)、蜂蜜炙黃耆、人參(去除莖葉)、醋炙鱉甲、去毛知母和大黃(均等分量)。

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陳青蒿一根煎,或桃枝亦可,同煎至八分服。及治小兒疳病,熱似骨蒸者,及久病後時作潮熱並瘧病。有痰加半夏,熱輕者去大黃,加黃芩

白話文:

上瘡散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放入陳青蒿一根煎煮,也可以用桃枝代替,煎到八分之一的時候服用。用於治療小兒疳病,發熱像骨頭裡蒸出來的,以及久病後時常潮熱並伴有瘧疾。如果有痰,就加入半夏,如果發熱比較輕,就去掉大黃,加入黃芩。

4. 益母草煎丸

治骨蒸勞瘦。

益母草(一斤,曝乾),青蒿(半斤,去根),桃枝(一尺長者一握,以上三味細搗,以童便一斗於鍋內,煎取三升,濾去滓用),丹砂(三分),麝香(半兩,別研)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研),柴胡(去苗,各五兩),天靈蓋(一枚,酒煮,曝乾,別研為末),鱉甲(去裙,酒浸,炙酥,二兩)甘草(炙銼,一兩)

白話文:

益母草(一斤,曬乾),青蒿(半斤,去掉根部),桃枝(一尺長的桃枝一把,以上三種藥材搗碎,用一斗童子尿在鍋中煎煮,取三升藥液,過濾掉渣滓使用),丹砂(三分),麝香(半兩,另外研磨),桃仁(去掉皮和尖端,炒熟研磨),柴胡(去掉苗,各五兩),天靈蓋(一個,用酒煮,曬乾,另外研磨成末),鱉甲(去掉裙邊,用酒浸泡,用酥油炙烤,二兩)甘草(炙烤切碎,一兩)

上除煎外,搗為細末,用益母草煎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,空心烏梅湯下三十丸,漸加至四十丸,初服覺心熱,減丸數,如不熱,依法服,後以四五匙軟粥壓之。

白話文:

上藥除了煎服的方法外,還可以搗成細末,用益母草湯煎和為丸劑,每丸如梧桐子那麼大,空著肚子服用烏梅湯,送服三十丸,然後逐漸增加到四十丸。剛開始服用時,可能會覺得心裏發熱,這時應減少丸藥的數目。如果沒有感到發熱,就繼續按照規定的方法服用,之後用四五勺稀粥壓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