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 (16)
卷之二 (16)
1. 犀角搜風丸
治風,下痰解結順氣。
乾生薑,木香(各半兩),白茯苓(去皮),車前子,木通(各一兩),青皮(去白,三兩),陳皮(去白),枳實(麩炒,各二兩),牽牛(取頭末,四兩),犀角(鎊,一兩半)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加至五十丸,食後溫生薑湯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叫做犀角搜風丸,是用來治療風症,可以化痰、解開鬱結、使氣順暢的。
藥材包含:乾生薑、木香(各半兩),白茯苓(去皮)、車前子、木通(各一兩),青皮(去掉白色部分,三兩),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)、枳實(用麩皮炒過,各二兩),牽牛子(取最上面的粉末,四兩),犀角(磨成粉,一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可以增加到五十丸,飯後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。
2. 乳香尋痛丸
治中風,癱瘓不遂,手足嚲曳,口眼歪斜,或旋運僵仆,涎潮搐溺,卒中急風,不省人事,每服二十丸,黑豆淋酒下。風虛眩冒,項筋拘急,太陽穴疼痛,亦用生地黃汁調酒下。腰腳疼重,行步艱辛,筋脈攣促,俯仰不利,賊風所中,痛如錐刺,皮膚頑厚,麻痹不仁,或血脈不行,肌肉乾瘦,生蔥酒下,或生蔥茶亦可。
風濕腳氣,腿膝無力,或腫或疼,不能舉步,兩腳生瘡,膿血浸漬,癢痛無時,愈而又發,溫鹽酒下。打撲閃肭,筋骨內損,已經多年,每遇天寒,時發疼痛,沒藥酒下。
乳香,川烏,沒藥,五靈脂,白膠香,地龍,白姜,半夏,五加皮,赤小豆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麵糊丸,如梧桐子大,隨證湯引如前,並空心服。
白話文:
乳香尋痛丸
這個藥丸可以用來治療中風,導致的癱瘓、肢體不靈活、手腳拖拉、口眼歪斜,或是突然昏倒、抽搐、流口水、大小便失禁等急性中風症狀。每次服用二十顆,用黑豆泡過的酒送服。
如果是因為虛弱引起的頭暈、脖子僵硬、太陽穴疼痛,也可以用這個藥丸,用生地黃汁調和酒送服。
對於腰腿疼痛沉重、行走困難、筋脈攣縮、彎腰或仰頭不順暢、被風邪侵襲導致的像錐子刺痛一樣的疼痛、皮膚麻木不仁、或是血液循環不良、肌肉乾瘦等情況,可以用生蔥泡酒送服,或是用生蔥泡茶也可以。
對於風濕腳氣,腿腳無力,或是腫脹疼痛,無法抬腳走路,兩腳長瘡,流膿流血,又癢又痛,反覆發作,可以用溫熱的鹽酒送服。
如果跌打損傷,導致筋骨內傷,已經多年,每當天氣寒冷時就會發作疼痛,可以用沒藥泡的酒送服。
藥丸的成分包含:乳香、川烏、沒藥、五靈脂、白膠香、地龍、白薑、半夏、五加皮、赤小豆(各等份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根據不同的症狀,配合前面提到的湯藥或酒送服,最好是空腹服用。
3. 七寶丸
治中風,不計緩急,涎潮冒悶不知人。
丹砂,牛黃,水銀,龍腦,膩粉,麝香(以上並研細,各一分),金箔(大者二十一片,與藥末同研)
上再同研,令水銀星盡,用蒸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,病輕者每服十丸,重者二十丸,溫水化破服,利下涎須服和氣藥,日後時慢服治風藥。
治中風涎潮不下,精神昏憒,不省人事,用薄荷湯磨下。
白話文:
七寶丸
用來治療中風,不論病發的快慢,只要出現口水大量湧出、胸悶頭暈、意識不清的情況都可以使用。
藥材包含:丹砂、牛黃、水銀、龍腦、膩粉、麝香(以上全部研磨成細末,每種各取一分),以及金箔(大片的二十一片,與藥末一起研磨)。
將以上所有藥材再次一同研磨,直到水銀的光澤消失,然後用蒸熟的紅棗肉捏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病情較輕者每次服用十丸,病情較重者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溫開水化開後服用。如果服用後有腹瀉流涎的情況,需要同時服用調和脾胃的藥物。之後再慢慢服用治療風症的藥物。
這個藥方也用來治療中風後口水流不停、精神恍惚、昏迷不醒、人事不省的情況,這時可以用薄荷湯磨開藥丸後服用。
4. 紅龍散
治一切中風,前開關竅,不致枯廢,服此藥後,服治風之藥。
硃砂(別研),五靈脂(各一兩半),全蠍(半兩),茯神,萆薢(各一兩),片腦(別研),麝香(別研,各半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用溫酒或荊芥薄荷湯調服。
白話文:
紅龍散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中風症狀的,主要作用是先打開身體的關竅,避免中風後身體功能衰退。服用這個藥之後,再接著服用其他治療中風的藥物。
藥方組成:
- 硃砂(另外研磨成粉),五靈脂(各約56.25克)
- 全蠍(約18.75克)
- 茯神,萆薢(各約37.5克)
- 冰片(另外研磨成粉),麝香(另外研磨成粉,各約1.875克)
製作方法: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約7.5克,用溫熱的酒或是荊芥薄荷湯調和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