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11)

1. 加減黃耆建中湯

治男子婦人五勞骨蒸者,世用神效。

黃耆(一兩),秦艽防風,北柴胡(去苗),當歸(去蘆),澤瀉白芍藥,生地黃熟地黃地骨皮,肉豆蔻(煨),甘草,縮砂仁檳榔(以上各半兩),豬苓(四錢),桔梗,白茯苓白朮(以上各三錢),人參(一錢半)

白話文:

  1. 黃耆(60克):補氣固表。

  2. 秦艽(30克):祛風濕,活血。

  3. 防風(30克):祛風解表,散寒止痛。

  4. 北柴胡(去苗,30克):清熱解表,疏肝和中。

  5. 當歸(去蘆,30克)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6. 澤瀉(30克):利水滲濕,清熱化濁。

  7. 白芍藥(30克):養血柔肝,緩急止痛。

  8. 生地黃(30克):滋陰涼血,清熱解毒。

  9. 熟地黃(30克):滋陰補血,養肝補腎。

  10. 地骨皮(30克):清熱涼血,滋陰補腎。

  11. 肉豆蔻(煨,30克):溫脾胃,止嘔。

  12. 甘草(30克):調和諸藥,益氣補中。

  13. 縮砂仁(30克):行氣調中,溫胃止嘔。

  14. 檳榔(30克):行氣導滯,破氣消積。

  15. 豬苓(20克):利水滲濕,清熱化濁。

  16. 桔梗(15克):宣肺祛痰,利咽排膿。

  17. 白茯苓(15克):健脾寧心,利水化濕。

  18. 白朮(15克):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。

  19. 人參(7.5克):補氣益元,生津止渴。

上為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八分,不拘時溫服。老人更加黃耆一兩,或為末,蜜湯調服,臨期斟酌。

2. 麥門冬湯

治心中煩熱,惟欲露體,覆之即悶,驚悸心忪,面無顏色,忘前失後,婦人患血風氣者,多成此疾,乃心蒸之狀。

白話文:

治療心中的煩熱,只希望露出身體,蓋住就會悶熱,驚悸不安,心神不寧,臉色蒼白,忘記事情,患有血風氣的婦女,多會出現這種疾病,這是心臟蒸熱的症狀。

麥門冬(去心,焙),茯神(去木),防風(去叉),地骨皮(去土,各三兩),遠志(去心),人參龍齒羚羊角屑,甘草(炙),石膏(各二兩),紫石英(一兩)

白話文:

麥門冬(去除中心,烘焙),茯神(去除木頭),防風(去除分叉),地骨皮(去除泥土,各三兩),遠志(去除中心),人參,龍齒,羚羊角屑,甘草(烤),石膏(各二兩),紫石英(一兩)
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棗二枚,煎至半盞,去滓溫服,未瘥再服,以瘥為度。甚益心力,曾經吐血者服之尤佳。若畏藥者,去紫石英

白話文:

將紫石英研磨成像麻豆大小,每次服三錢,加水一盞半,再加入兩枚紅棗,煎熬至只剩半盞藥水,濾除藥渣後趁溫熱時服用。如果病沒有好,可以再服用一次,療效佳為止。紫石英非常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,曾經吐血的人服用尤佳。如果害怕服藥的人,可以把紫石英去除。

3. 團魚丸

治骨蒸,潮熱咳嗽。

柴胡前胡知母,貝母,杏仁(各等分),團魚(二個)

白話文:

柴胡、前胡、知母、貝母、杏仁(各相等份量),團魚(二個)

上將藥同魚煮,候魚熟,提起團魚,除去魚頭不用,取肉連汁服之。卻將藥焙乾為末,就用團魚裙甲及骨,更煮汁一盞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煎黃耆湯下,病安仍服後黃耆益損湯補理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藥物與魚一同煮至魚肉熟透,將魚撈起,去除魚頭,留下魚肉連湯汁食用,再將藥物焙乾研磨成末。接著利用魚的裙甲及骨骼,再煮成一杯湯汁,將藥末加入湯汁內,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以煎煮好的黃耆湯送服,即使病情趨於穩定,仍需服用後黃耆益損湯調理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