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六 (1)
卷之十六 (1)
1. 草豆蔻丸
治五膈氣,飲食難下,胸膈噎悶,四肢不利。
草豆蔻(去皮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,遠志(去心),乾薑(炮),細辛,桂心,川椒(去目併合口者,微炒出汗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二百杵,丸如彈子大,不拘時候,含一丸咽津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治療五種膈氣造成的疾病,像是食物難以下嚥、胸口堵悶、四肢無力。
藥材包含:草豆蔻(去除外皮)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外皮和蒂頭)、遠志(去除中心)、乾薑(炮製過)、細辛、桂心、川椒(去除眼睛部分和閉合的果殼,稍微炒過至出汗),每種各用一兩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均勻,搗打三四百下,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。服用時間不拘,每次含服一丸,慢慢吞下藥汁。
2. 萊菔木香散
治膈氣喘促,腹脅脹滿,胸膈不快,痰逆噁心,不思飲食。
萊菔子(二兩),粟米(一兩半),陳皮(湯浸去白,焙,一兩),木香(一分),巴豆(肥大者二十枚,去殼,於瓦石器內與上三味同炒,候藥焦黃色,揀去巴豆不用)
上為細末,用煮萊菔湯調下二錢,或以生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萊菔湯下十五丸,亦得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胸膈氣逆、呼吸急促,肚子和兩側脹滿,胸口不舒服,痰多噁心,不想吃東西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: 蘿蔔籽(二兩)、小米(一兩半)、陳皮(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,烘乾,一兩)、木香(一分)、巴豆(選肥大的二十枚,去殼,在瓦器或石器中與前三味藥材一起炒,炒至藥材呈焦黃色時,將巴豆揀出不用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煮過的蘿蔔湯調服二錢。也可以用生薑汁煮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用蘿蔔湯送服十五丸,也可以達到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