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 (1)

1. 導氣枳殼丸

治氣結不散,心胸痞痛,氣逆上攻,分氣逐水。

枳殼(麩炒),木通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桑白皮(炒),蘿蔔子(炒),白牽牛(炒)莪朮(煨),茴香(炒),三稜(煨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不拘時,橘皮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氣鬱結聚、無法散開,導致胸口悶痛,氣往上衝逆,並且可以疏導氣機、排除體內多餘水分的。

藥物組成有: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木通、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桑白皮(炒過)、蘿蔔子(炒過)、白牽牛(炒過)、莪朮(用煨的方式處理過)、茴香(炒過)、三稜(用煨的方式處理過),以上藥材都取相同份量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煮成的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什麼時間都可以服用,用橘皮湯送服。

2. 蘇子降氣湯

治虛陽上攻,氣不升降,上盛下虛,痰涎壅盛,喘促短氣,煩悶,胸膈噎塞,中脘不快,心腹脹滿,咳嗽,痰涎留飲,停積不消,並皆治之。

紫蘇子(炒),半夏(湯泡,各二錢半),前胡(去蘆),甘草(炙),厚朴(去皮,薑製,炒)陳皮(去白,各一錢),川當歸(去蘆,一錢半),肉桂(去粗皮,不見火,七分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此方劑治療因虛陽上攻導致的氣機升降失常,出現上部氣盛而下部虛弱的情況,同時伴隨痰液壅盛,呼吸急促短淺,煩躁鬱悶,胸膈有阻塞感,中脘部位不適,心腹脹滿,咳嗽,痰液停留積聚難以消散等症狀,這些情況都可以用此方劑治療。

藥材組成:炒過的紫蘇子、用湯浸泡過的半夏,各二錢半;去掉蘆頭的前胡、炙甘草、去皮並用薑製後炒過的厚朴、去掉白色的陳皮,各一錢;去掉蘆頭的川當歸一錢半;去掉粗皮且不經火的肉桂七分。

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,加兩盅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論何時都可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