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一 (19)
卷之二十一 (19)
1. 地仙丸
治風氣,補元陽,活血脈,壯筋骨,潤肌膚,聰耳目,延壽𤈽,駐容顏,久服則身輕。
黃耆(銼炒),天南星(炮),羌活(去蘆),蘹香子(炒),地龍(去土),骨碎補(炒),防風(去叉),赤小豆(揀),狗脊(去毛),白蒺藜(炒),烏藥(去木),白附子(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萆薢(以上各半兩),牛膝(酒浸,切焙),肉蓯蓉(酒浸,切焙),何首烏(去黑皮),覆盆子(去蒂),蜀椒(揀去目併合口者,炒出汗,以上各一兩),木鱉子(去殼,三分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鹽湯或茶酒任下。男子久冷,元氣虛憊,腳手疼痛等疾,皆可服之。
白話文:
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疾病,能補益元氣,活絡血脈,強健筋骨,滋潤皮膚,使聽覺和視覺靈敏,能延年益壽,保持容貌年輕,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盈。
使用黃耆(切碎炒過)、天南星(炮製過)、羌活(去除蘆頭)、茴香子(炒過)、地龍(去除泥土)、骨碎補(炒過)、防風(去除分叉部分)、赤小豆(挑選過的)、狗脊(去除毛)、白蒺藜(炒過)、烏藥(去除木心)、白附子(炮製過)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外皮和臍部)、萆薢(以上各用半兩),牛膝(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後切片烘乾)、何首烏(去除黑皮)、覆盆子(去除蒂頭)、蜀椒(挑選去除眼睛和閉口不開的,炒到出汗,以上各用一兩),木鱉子(去除外殼,用三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麵糊調和成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鹽水或茶、酒送服皆可。男子因長期虛寒,元氣衰弱,腳手疼痛等疾病,都可服用此藥。
2. 蓯蓉丸
治腎虛,補元臟,除諸風,益脾腎。
烏頭(一斤,炮裂,去皮臍,入米泔浸七日,逐日一換水,七日了,別搗生黑豆末一斗,以水二石煮烏頭,切作片子如錢大,漸添豆末入水,自平旦煮至黃昏,取出豆末,止將烏頭片子於長流水內浸半月,出熱毒,日滿取出陰乾,入青鹽三兩,同搗為末),牛膝(半斤,酒浸二日,蒸一日焙乾,搗為細末),蓯蓉(半斤,酒浸二日,入飯甑蒸三度,每度添酒滿,再蒸候軟如泥,於砂盆內爛研)
上以烏頭牛膝末入蓯蓉膏杵如丸,如兩皂子大,每服一丸,細嚼酒下,日二三服,永絕脾腎冷氣。
白話文:
蓯蓉丸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腎虛,補養身體根本,去除各種風邪,並且增強脾腎功能的。
首先準備以下藥材:
- 烏頭(一斤):將烏頭炮製裂開,去除皮和臍,放入洗米水浸泡七天,每天更換洗米水,七天後取出。另外準備一斗生黑豆磨成的粉末,用兩石水煮烏頭,將烏頭切成銅錢大小的薄片,逐漸加入黑豆粉末到水中,從早晨煮到黃昏,取出黑豆粉末,只留下烏頭片,放入流動的清水中浸泡半個月,去除熱毒,時間到後取出陰乾,加入青鹽三兩,一同搗成粉末。
- 牛膝(半斤):用酒浸泡兩天,蒸一天,烘乾後搗成細末。
- 蓯蓉(半斤):用酒浸泡兩天,放入飯鍋蒸三次,每次蒸都加入酒直到滿,再次蒸到軟爛如泥,在砂盆中搗爛成膏狀。
將烏頭和牛膝的粉末加入蓯蓉膏中,一起搗成丸子,大小如兩顆皂莢子,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後用酒送服,一天服用兩到三次,可以永遠去除脾腎的寒冷之氣。
3. 代灸膏
治男子下焦虛冷,真氣衰弱,泄痢腹痛,氣短不食,老人元氣衰弱虛冷,臟腑虛滑,腰腳冷痛沉重,飲食減少,手足逆冷不能忍者,此灸方其功不能盡述。
附子(一兩),吳茱萸,馬藺花,蛇床子(各一分),肉桂(二錢),木香(一錢)。
上為細末,每用一匙,以生薑自然汁入少面調藥,攤在紙上,貼臍並臍下,覺腹中熱為度。一方用大附子一個,馬藺花一兩,木香等四味各半兩,如腰痛,依前法制,貼腰眼。一方煎成膏,攤於紙上,臨睡貼臍,以油紙覆其上,綿衣系之,自夜至明乃去。每夜如此貼之,其腰腹如灸百壯,除寒積腰疼,貼腰眼。
白話文:
這個藥膏(代灸膏)可以用來治療男子下半身虛寒,真氣衰弱,導致腹瀉、腹痛、呼吸短促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也適用於老年人元氣衰弱、虛寒,導致臟腑功能虛弱,腰腿冰冷疼痛沉重,食量減少,手腳冰冷無法忍受的情況。這個藥膏的功效實在難以完全說明。
藥方組成:
附子(一兩),吳茱萸、馬藺花、蛇床子(各一分),肉桂(二錢),木香(一錢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取一匙,用生薑汁加入少許麵粉調勻,攤在紙上,貼在肚臍及肚臍下方,感覺腹部溫熱即可。
另一個藥方:用大附子一個,馬藺花一兩,木香等其他四味藥各半兩。如果腰痛,就按前面的方法製作,貼在腰眼部位。
還有一個方法是把藥材煎成藥膏,攤在紙上,睡前貼在肚臍上,用油紙蓋住,再用棉衣固定,從晚上貼到隔天早上取下。每晚都這樣貼,腰腹會像艾灸一百壯一樣溫熱,可以去除寒氣和腰痛,如果腰痛就貼在腰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