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四 (1)
卷之十四 (1)
1. 代赭丸
治水瀉腸鳴,臍腹撮痛。
代赭石(煅),乾薑(炮),龍骨(各一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,三分)
上為細末,研軟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米飲湯送下,日午再服。
白話文:
治療水瀉腹鳴,肚臍周圍絞痛。
將煅燒過的代赭石、炮製過的乾薑、龍骨,各取一兩,以及炮製過去除皮臍的附子,取三分,一起磨成細末,用軟飯和勻製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中午再服一次。
2. 如聖丸
治水瀉,並赤白痢。
綠豆,烏頭(端正大者,炮裂,去皮臍,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新水和丸,如綠豆大,以丹砂為衣,每服五丸,不拘時服。白痢乾薑湯下,赤痢甘草湯下,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,水瀉新汲水下,小兒服一二丸。
白話文:
治療水瀉,以及赤痢、白痢。
綠豆、烏頭(選擇形狀端正且大的,炮製後剝去外皮和臍,兩者等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新汲水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綠豆一般,再以丹砂為外衣。每次服用五顆,服用時間不限。白痢以乾薑湯送服,赤痢以甘草湯送服,赤白痢以乾薑甘草湯送服,水瀉以新汲水送服。小孩服用一至二顆。
3. 梅棗湯
治水瀉不止。
烏梅(十個,取肉),棗子(十個,去核),罌粟殼(一個,去蒂膈)
上銼粗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水瀉不止的藥方。
材料:烏梅十個(取果肉),紅棗十個(去核),罌粟殼一個(去除蒂頭和內膜)。
做法:將上述藥材切成粗末,每次取二錢,加水一碗,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藥渣,不論何時溫服。
4. 紅豆丸
治臟腑泄瀉,名為飧泄。
紅豆,藿香,糖求,莪朮(煨),鬱金,陳皮(去白),青皮(去穰),甘草(各三兩),神麯(炒),麥櫱(炒),半夏(湯洗七次),砂仁(各一兩半),良薑,蓽茇(各二兩),丁香(不見火,半兩),硇砂(三錢,醋化)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用米飲或隨物空心送下,病甚者日進三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內臟引起的腹瀉,這種腹瀉又叫做完穀不化的腹瀉。
需要準備紅豆、藿香、糖求(一種糖的古稱)、煨過的莪朮、鬱金、去除白色內膜的陳皮、去除內瓤的青皮、甘草(以上各三兩),炒過的麥芽、炒過的麥芽、用湯洗過七次的半夏、砂仁(以上各一兩半),良薑、蓽茇(以上各二兩),不經火處理的丁香(半兩),用醋溶解的硇砂(三錢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煮的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一百顆,用米湯或者根據情況空腹送服。病情嚴重的,一天可以服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