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一 (6)

1. 黃耆六一湯

治虛勞自汗。

黃耆(蜜炙,六錢),甘草(炙,一錢),加白朮白芍藥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黃耆(使用蜂蜜炙烤,六錢),甘草(經過炙烤,一錢),再加入白朮和白芍藥(各二錢)。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取藥一份,加水兩碗,生薑三片,紅棗兩顆,煮至一碗,不限時間服用。

2. 黃耆益損湯

治諸虛勞倦。

黃耆(蜜炙),白芍藥,白朮(煨),石斛(酒炒),當歸川芎(各一錢半),肉桂(去粗皮),熟地黃半夏(薑製),甘草(炙,各一錢),木香(四分),北五味子(五分)

白話文:

黃耆(用蜂蜜炙烤過)、白芍藥、白朮(用火烤過)、石斛(用酒炒過)、當歸、川芎(各一錢半)、肉桂(去掉粗糙的外皮)、熟地黃、半夏(用生薑製過的)、甘草(炙烤過的,各一錢)、木香(四分)、北五味子(五分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有熱加柴胡(一錢)。

白話文:

服用一劑藥,用水兩碗,生薑五片,紅棗兩枚,煎至一碗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還有熱症,可加入柴胡(一錢)。

3. 大建中湯

治諸虛不足,小腹急痛,脅肋䐜脹,骨肉痠疼,短氣喘咳,痰嗽潮熱,多汗,心下驚悸,腰背僵直,多臥少起。

白話文:

治氣血虛弱、腹部絞痛、兩脅脹痛、四肢痠痛、氣短咳嗽、痰多發熱、盜汗、心悸不安、腰背僵硬、臥牀不起。

黃耆(去蘆,蜜炙),附子(炮,去皮臍),鹿茸(去毛,酥炙),地骨皮石斛(去根),人參(去蘆),當歸(去蘆,酒浸),白芍藥,續斷川芎小草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黃耆(去除蘆頭,用蜂蜜炙烤)

  • 附子(炮製後,去除外皮和臍部)

  • 鹿茸(去除毛髮,用酥油炙烤)

  • 地骨皮

  • 石斛(去除根部)

  • 人參(去除蘆頭)

  • 當歸(去除蘆頭,浸泡在酒中)

  • 白芍藥

  • 續斷

  • 川芎

  • 小草(每種一錢)

  • 甘草(炙烤過,五分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咳嗽者加款冬花,唾血者加阿膠,便精遺泄者加龍骨,怔忡者加茯神

白話文:

製做一份藥方,使用兩碗水,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約一碗水,不限時段飲用。咳嗽的人可以加入款冬花;吐血的人可以加入阿膠;遺精的人可以加入龍骨;心慌心悸的人可以加入茯神。

4. 鹿茸四斤丸

治肝腎虛極,熱淫於內,致筋骨痿弱,不自勝持,起居無力,足不任地,驚恐戰掉,潮熱時作,飲食無味,不生氣力,諸虛不足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肝腎虛弱到極點,邪熱內盛,導致筋骨痿弱,不能自己控制,起居沒有力氣,雙腳不能走路,驚恐戰慄,經常潮熱,飲食無味,不生氣力,全身虛弱不足。

鹿茸(去皮毛,酥炙),肉蓯蓉(酒浸,焙),天麻(去蘆),菟絲子(酒浸,蒸,別碾),牛膝(酒浸),熟地黃(酒浸,焙),杜仲(酒浸,炒),乾木瓜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  • 鹿茸(去掉皮毛,烤酥)

  • 肉蓯蓉(用酒浸泡,焙烤)

  • 天麻(去掉蘆頭)

  • 菟絲子(用酒浸泡,蒸熟,另行研磨)

  • 牛膝(用酒浸泡)

  • 熟地黃(用酒浸泡,焙烤)

  • 杜仲(用酒浸泡,炒熟)

  • 乾木瓜(各按等量使用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末研細,煉蜜為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進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