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四 (6)
卷之十四 (6)
1. 訶子皮散
治腸胃虛寒泄瀉,米穀不化,腸鳴腹痛脫肛,或作膿血,日夜無度。
訶子(去核,煨,七分),乾薑(炮,六分),粟殼(去蒂隔,蜜炒),橘皮(各半錢)
《本草十劑》云:澀可去脫。以粟殼之酸微澀,上收固氣去脫,主用為君也;以訶子皮之微酸,上收固血,治其形脫。橘皮微苦溫,益真氣升陽為之使,以乾薑大辛熱之劑除寒為臣。
上為細末,分作二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和滓熱服,空心再服痊愈。
治久患脾泄瀉,臟腑虛滑,不進飲食。
上用青州大棗,擘破去核,以木香如棗枚大,置棗中,十數枚,以水一盞煮,候棗軟熟,食前溫嚼吃,就以煮棗湯送下,甚者不過一二劑。
白話文:
訶子皮散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腸胃虛寒引起的腹瀉,消化不良,吃下去的米飯穀物不能消化,腸鳴腹痛,脫肛,或者大便帶膿血,一天到晚不停拉肚子。
藥材組成:
煨過的訶子(去除核,用七分),炮製過的乾薑(用六分),蜜炒過的粟殼(去除蒂和隔膜),橘皮(各用半錢)。
《本草十劑》說:「澀性可以去除脫肛。」這個方子用粟殼的微酸澀味來向上收斂固氣,去除脫肛,作為主要藥材(君藥);用訶子皮的微酸味來向上收斂固血,治療身體脫肛的症狀。橘皮的微苦溫性,可以補益真氣、升陽,作為輔助藥材(使藥);用乾薑這種大辛大熱的藥材來去除寒氣,作為輔助藥材(臣藥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分成兩份,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,連同藥渣一起趁熱服用,早上空腹再服一次,病就會痊癒。
另一個方子,治療長期脾虛腹瀉,臟腑虛弱滑利,沒有食慾的病症。
使用青州大棗,把棗擘開去掉核,把像棗核大小的木香放入棗中,放十幾個,用水一碗煮,等棗煮軟熟後,在吃飯前趁溫熱嚼著吃,然後用煮棗的湯送服,病情嚴重的,吃一兩劑就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