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14)
卷之六十四 (14)
1. 小兒初病先見面部與虎口之脈色吉凶相合
2. 虎口脈色
脈色純紅者,為初得病,為陽,為熱,為病在外。
脈色紅而紫者,為病傳變,為內。外尚有熱,或但熱為陽。
脈色紅或紫而青,為病荏苒,為病一寒一熱,外為之變作。
脈色純青者,為病久而過經,為冷,(為熱在內,為陰,脈色青而黃,為病假極,為冷,冷極則變熱,治則費力,為虛寒,)則為五臟之邪相干,陰陽之證相反。
脈色青而黑,為病極,或為久病再作,形色黧黑。
脈色黑而黃,黃而露出者,十無一生,大凶。
白話文:
虎口脈色呈現純紅色,表示剛得病,屬於陽證、熱證,病邪還在體表。
虎口脈色呈現紅色帶點紫色,表示病情正在變化,病邪已進入體內。體表可能還有熱,或者單純發熱,都屬於陽證。
虎口脈色呈現紅色或紫色帶點青色,表示病情反覆不定,忽冷忽熱,是體表病邪的變化所致。
虎口脈色呈現純青色,表示病情已經拖延很久,病邪已深入經絡,屬於寒證。(也可能是熱邪在內,屬於陰證。脈色呈現青色帶黃色,表示病情已到極點,屬於寒證,寒到極致反而會轉為熱證,治療起來會很費力,屬於虛寒。)這種情況表示五臟的邪氣互相干擾,出現陰陽症狀相反的現象。
虎口脈色呈現青色帶黑色,表示病情非常嚴重,或是久病復發,臉色會呈現黑褐色。
虎口脈色呈現黑色帶黃色,黃色又浮現出來,這種情況十之八九無法存活,是非常凶險的徵兆。
3. 面部
赤紅乃心氣絕,蓋火屬心,主炎上,故知心絕則死。
主咬牙、弄舌、虛舌出、滿口生瘡、木舌、鵝口、喉閉、舌上白胎、舌下重吊、咽喉腫爛、痰涎上壅、魚口,此為危急惡候。
白話文:
臉色赤紅是心臟的氣息衰竭的徵兆,因為火的屬性歸於心,火性向上燃燒,所以知道心氣衰竭就代表生命危險。
至於會咬牙、伸弄舌頭、舌頭無力伸出、滿嘴生瘡、舌頭僵硬、鵝口瘡、喉嚨堵塞、舌頭上長白苔、舌頭下有腫塊懸垂、咽喉腫脹潰爛、痰涎堵塞上湧、嘴角潰爛像魚嘴等這些症狀,都是危急的惡劣徵兆。
4. 左太陽並日角
紅脈現變蒸候,主煩躁啼叫,頭肚上溫溫壯熱,一二日而退。
太陰上紅脈現,傷寒之候,主壯熱鼻塞。
文臺上紅脈現,傷寒三日余,主內熱頭疼。
太陽脈紅至太陰,內外有熱,又連文臺,熱極不解,至武臺,漸生變證。
囟門紅脈,胎受熱受驚之候,主不時驚跳,時多啾唧,夜啼難睡。
額上紅脈至眉心,驚風發熱之候,引入印堂,驚痰搐搦有熱,主小便澀少。
印堂紅脈現,心經積熱,眉心連印堂紅脈,或紅影心肝,上焦熱蘊,痰涎上壅,貫上焦,夜啼,將生驚候,近眉頭左下有凸伏驚,時睡中驚跳。
囟門紅脈腫凸,此風熱痰生驚,正緣熱氣上衝攻急,心胃有熱痰不止,漸成驚風之候。以涼劑去痰解熱即安。如囟門上紅脈,引入印堂,比驚候搐動多日了。
左眉頭紅,變蒸熱未退,肝肺有熱之候,當以清肺疏風熱、正胃氣之劑。
風池紅,有風熱在上中焦,瞬息將有搐動之候,截風化痰。
氣池紅,傷風久,傳變在臟,三焦有熱之候,可頻解利。
眉心印堂紅,有熱驚,痰飲不吐,則成驚搐。
印堂至山根紅脈,是心與小腸熱候,小便赤澀而少。
山根下鼻柱紅,心胃熱候,小便連大便皆赤澀。
印堂連至上准紅,三焦有積熱,可以清涼之劑治之。
准上紅黃色,此平穩無恙。
頤門紅脈,外腎因風溫候,生熱為吊。
臉堂紅,內有煩躁而熱。
右太陽並日角紅脈,因吃乳母傷風壅奶汁,成乳癖,停滯生風熱痰等證。
右太陰紅脈,吃乳母熱病痰奶,恐生痰,候引入。
武臺紅脈,漸成吐瀉生驚之候。
風池紅,母不忌椒姜面,或豬羊骨汁,毒乳生風。
氣池紅,母有熱痰,乳兒雖至十歲,病亦須發見,此熱痰乳入兒五臟,令兒眼目生昏,傳變他病。
頤門紅,腎中氣病,緣母能飲,或好異物,及食雞鵝鴨子生魚韭蒜,將來傳變異疾。
白話文:
[左太陽並日角]
出現紅色的血管,是身體正在變化發育的徵兆,通常會出現煩躁哭鬧,頭部和腹部會有溫熱的感覺,持續一兩天就會退去。
太陰部位出現紅色的血管,是感冒的徵兆,通常會出現高燒和鼻塞。
文臺部位出現紅色的血管,是感冒三日以上的徵兆,通常會出現內熱和頭痛。
太陽部位的血管紅色延伸到太陰部位,表示身體內外都有熱,如果又連到文臺部位,表示熱度非常高且難以消退,如果延伸到武臺部位,表示病情將會產生變化。
囟門出現紅色的血管,表示胎兒在母體時受到熱或驚嚇,通常會出現不時的驚跳,時常發出唧唧的聲音,晚上哭鬧難以入睡。
額頭上的紅色血管延伸到眉心,是即將發作驚風發熱的徵兆,如果延伸到印堂,表示驚風痰多,手腳抽搐且有熱,通常會出現小便量少且排尿困難。
印堂出現紅色的血管,表示心經積熱,如果眉心連到印堂出現紅色血管,或出現紅影到心肝部位,表示上焦積熱,痰液向上阻塞,導致夜啼,將要發生驚風,如果靠近眉頭左下方有凸起,表示可能在睡眠中驚跳。
囟門紅色血管腫脹凸起,表示是風熱痰所引起的驚風,主要是因為熱氣向上衝擊所導致,心胃有熱痰無法停止,漸漸變成驚風的徵兆。可以使用清涼的藥物來化痰解熱就會平安。如果囟門上的紅色血管延伸到印堂,表示驚風抽搐可能已經持續多日。
左邊眉頭發紅,表示發育熱還沒退,肝肺有熱,應該使用清肺、疏風熱、調整腸胃的藥物。
風池部位發紅,表示風熱在上中焦,很快就會出現抽搐的徵兆,應該立即截風化痰。
氣池部位發紅,表示感冒很久,病情已經傳到內臟,三焦有熱,可以頻繁地使用利尿藥。
眉心和印堂發紅,表示有熱驚,痰飲吐不出來,就會變成驚風抽搐。
印堂到山根出現紅色的血管,表示心與小腸有熱,通常會出現小便顏色深且量少,排尿困難。
山根下方的鼻柱發紅,表示心胃有熱,通常會出現小便和大便顏色都深且排泄困難。
印堂連到鼻頭上方發紅,表示三焦有積熱,可以使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。
鼻頭上方呈現紅黃色,表示身體平穩沒有問題。
頤門部位出現紅色血管,表示外腎因風溫而有熱,導致陰莖上縮。
臉頰發紅,表示身體內有煩躁和發熱的狀況。
右邊太陽穴到日角出現紅色血管,是因為喝了哺乳母親因為感冒而濃稠的奶汁,導致產生乳癖,停滯產生風熱痰等症狀。
右邊太陰部位出現紅色血管,是因為喝了哺乳母親因熱病而產生痰的奶水,可能產生痰,應該注意觀察。
武臺部位出現紅色血管,表示即將出現吐瀉和驚風的徵兆。
風池部位發紅,表示母親沒有忌口辛辣的食物,或是食用了豬羊骨湯,導致有毒的奶水產生風邪。
氣池部位發紅,表示母親有熱痰,即使嬰兒長到十歲,疾病也可能會發生,這是因為熱痰透過奶水進入嬰兒五臟,導致嬰兒眼睛昏暗,並傳變成其他疾病。
頤門部位發紅,表示腎氣有問題,是因為母親可能飲酒過量,或是喜好吃特殊的食物,以及食用雞鴨鵝、生魚、韭菜蒜,將來會產生其他特殊的疾病。
5. 七表 浮芤滑實弦緊洪
浮主中風芤失血,滑吐實下分明別,
弦為拘急緊為寒,洪脈由來偏主熱。
白話文:
浮脈主要對應中風,芤脈則代表失血;滑脈是嘔吐,實脈則是腹瀉,這兩者要清楚分辨。
弦脈代表筋脈拘攣和急迫,緊脈則代表身體受寒;洪脈的出現通常偏向於體內有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