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四 (15)

1. 八里 微沉緩澀遲伏濡弱

遲寒緩結微為痞,澀脈敗血濡氣滯。

伏患癖痛沉積冷,弱因患後虛浮是。

白話文:

脈象遲緩而寒冷,多半是因為氣血凝結,輕微時會感覺胸腹脹悶痞塞。脈象澀滯不暢,代表身體可能氣血運行不佳,滯留不通。脈象沉伏,多為體內有積聚的寒冷,造成經絡阻塞,導致疼痛。脈象虛弱,多半是生病後身體虛損的表現。

2. 九道 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

脈長陽毒在三焦,短脈胸中食不消,

虛主多驚人恍惚,促時加峻命難逃。

結為氣痞代羸瘦,牢者骨蒸似火燒,

動則血崩精不固,細還酸腫主枯標。

白話文:

脈象呈現長的,代表陽氣過盛,病邪在三焦;脈象短的,表示胸部不適,消化不良。

脈象虛弱的,通常容易驚恐、精神恍惚;脈象急促的,病情加重,可能危及生命。

脈象呈現結的,代表氣機阻塞,導致身體虛弱消瘦;脈象牢固的,代表骨蒸勞熱,像被火燒一樣。

脈象跳動不穩的,容易導致血崩、精氣不固;脈象細微的,表示肢體酸痛腫脹,身體將會枯槁衰敗。

3. 視嬰孩大要

一視兩眼精神,二視聲音響大,三前後頂囟,四形貌,五毛髮。

一兩目為五臟精華所聚,一身之神氣所鍾。若精珠黑光滿輪,精神明快,主兒有壽,一生少病,雖有病亦易愈。若眼白多,睛昏懶,睛珠或黃或小,此是稟受怯弱,兒多患也。

二聲音大而響亮,五臟之氣壯,令兒易得長,設如孩兒自生來不曾大啼哭,乃聲音不出,此乃一臟或二臟之陰竅不通,神氣怯,或叫聲如啾唧咿𨴜之狀,此兒不壽,而難養必矣。

三囟門乃母氣血充實,令兒囟門堅實而耐養。如母多病,氣血怯弱,令兒囟門虛軟而不實。又後頂囟乃父之精,元氣充實,令兒後頂上堅硬而耐養,如父之原氣不足,耽酒多愁,令兒後頂虛孔不堅,亦不壽。如父母俱怯,生下兒女,俱不壽。若如此,其父母自亦不能保於天年。

前囟又曰信門,道家為泥丸,後信名腦後頂門,頭中心頂上,又名百會穴,華陀看面部訣載甚詳,囟與信同音,凡前後信及百會間之虛名解顱。

四形貌口大鼻端,眉聳目秀方福。此嬰孩易長,福氣堅康。如小鼻歪,眉目甌皺,令兒怪異,不貧則夭,亦是乖雕,此等要剖決。

五發乃血之餘,母之血氣充實,則發黑而光潤,如母因血虛帶漏敗墮,月事不調,或耽酒多淫,或母胎有患,令兒發黃焦槁,生疳熱瘡痍之患。

凡視小兒神氣色脈,無出於此。五者不能全見,但得兩目精神,聲音響亮,此可保其六七,此乃漢東王氏之心法,口授之秘訣也。

白話文:

觀察嬰兒的重點:

第一,看眼睛是否有神。第二,聽聲音是否洪亮。第三,看前後囟門。第四,看外形樣貌。第五,看毛髮。

第一,兩隻眼睛是五臟精華匯聚的地方,全身的神氣都集中在這裡。如果眼珠黑亮,光彩飽滿,精神明亮敏捷,表示這個孩子有長壽的潛力,一生少生病,即使生病也容易痊癒。如果眼白多,眼睛昏暗無力,眼珠顏色發黃或過小,這表示孩子天生體質虛弱,容易生病。

第二,聲音洪亮有力,表示五臟之氣強壯,孩子容易成長。如果孩子出生後從來沒有大聲啼哭,或者聲音很小,這表示某一或兩個臟腑的陰竅不通,神氣不足。如果啼哭聲音像蟲子唧唧叫或發出微弱的咿呀聲,這樣的孩子難以長壽,很難養活。

第三,囟門的堅實與否與母親的氣血是否充足有關。如果母親氣血充足,孩子的囟門就會堅實耐養。如果母親多病,氣血虛弱,孩子的囟門就會虛軟而不堅實。後囟門則與父親的精氣有關,父親元氣充足,孩子的後囟門就會堅硬耐養。如果父親元氣不足,嗜酒多愁,孩子的後囟門就會虛軟不堅實,也難以長壽。如果父母都體弱多病,生下的孩子也會體弱難長壽。這種情況下,父母自己也難以安享天年。

前囟門又稱為信門,道家稱之為泥丸。後信門是指腦後頂門,頭頂中心又稱為百會穴。華陀的《看面部訣》對此有詳細記載。囟門和信門的發音相同,前後信門及百會穴之間的空隙,在醫學上稱為解顱。

第四,外形方面,口大、鼻樑端正、眉毛上揚、眼睛秀美,表示這個嬰兒容易成長,福氣深厚,身體健康。如果鼻樑歪斜,眉目皺縮,表示孩子長相怪異,不是貧窮就是早夭,也可能是畸形,這些情況要仔細辨別。

第五,頭髮是血液的餘澤,母親的血氣充足,孩子的頭髮就會烏黑亮麗。如果母親血虛,帶下病或月經不調,或者嗜酒多淫,或者懷孕時有疾病,孩子的頭髮就會枯黃焦躁,容易生瘡或長熱毒。

總而言之,觀察小兒的神氣、氣色、脈象,都離不開以上這些方面。如果不能全部觀察到,只要眼睛有神,聲音洪亮,就能夠確保孩子有六七成的健康保障。這些是漢東王氏口傳的心法秘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