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七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17)

1. 升陽除濕湯

治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腸鳴腹痛,泄瀉無度,小便黃,四肢困倦,並宜服此。

白話文:

古文:

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腸鳴腹痛,泄瀉無度,小便黃,四肢睏倦,宜服此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脾胃虛弱、沒有食慾、腸中鳴響、腹痛、拉肚子不止、小便黃、四肢疲倦乏力等症狀,可以服用此藥。

蒼朮(一錢),半夏,益智,澤瀉羌活防風,神麯,柴胡升麻(各半錢),豬苓陳皮,麥櫱(如胃寒腸鳴者加),甘草(各三分)

白話文:

蒼朮(10克),半夏,益智,澤瀉,羌活,防風,神曲,柴胡,升麻(各5克), 豬苓,陳皮,麥麩(胃寒腸鳴者可加入),甘草(各3克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三盞,生薑三片,棗二枚,煎至一盅,去滓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搗碎,作成一個藥包,用三杯水、三片生薑,以及兩顆棗子燉煮,直到剩下一杯,去掉藥渣,空腹時服用。

2. 益胃湯

治頭悶,勞動則微痛,不喜飲食,四肢怠惰,躁熱氣短,口不知味,腸鳴,大便微溏黃色,身體昏悶,口乾不喜食冷。

白話文:

治療頭腦昏沉,勞動就會感到輕微疼痛,不喜歡飲食,四肢睏倦無力,煩躁而氣短,口裡沒有味道,腸鳴,大便略微稀軟黃色,身體昏沉,口乾不想吃冷的食物。

蒼朮(一錢半),當歸梢,升麻陳皮(各五分),人參白朮柴胡益智仁黃芩(各三分),半夏黃耆甘草(各二分)

白話文:

  • 蒼朮:1.5 錢

  • 當歸梢:0.5 錢

  • 升麻:0.5 錢

  • 陳皮:0.5 錢

  • 人參:0.3 錢

  • 白朮:0.3 錢

  • 柴胡:0.3 錢

  • 益智仁:0.3 錢

  • 黃芩:0.3 錢

  • 半夏:0.2 錢

  • 黃耆:0.2 錢

  • 甘草:0.2 錢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二大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去滓,食前稍熱服,忌飲食失節、生冷硬物及酒濕面。一方用紅花少許,名人參益胃湯

白話文:

把上㕮咀加水煎煮成一劑藥液,約兩大杯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至剩下一杯藥液,去除渣滓,在吃飯前稍熱飲用。注意飲食要規律,避免生冷硬的東西,不要喝烈酒。一方是指另一種方法,是在藥液中加入少量的紅花和一些人參益胃湯。

3. 草豆蔻丸

治脾胃虛弱,而心火乘之,不能滋榮上焦,元氣遇冬,腎與膀胱寒水旺時,子能令母實,以致肺金大腸相輔而來克,心乘脾胃,此大復仇也。經云:大勝必大復,理之常也。故皮毛血脈分肉之間,元氣已絕於外,只大寒大燥,二氣並乘之,則苦惡風寒,耳鳴及腰背相引而痛,鼻息不通,不聞香臭,額寒腦痛,大惡風寒,目時眩,不欲開,腹中為寒水,反乘痰唾沃沫,食則反出,腹中常痛,及心胃作痛,脅下縮急,有時而痛,腹不能努,大便多瀉而少秘,下氣不絕,或腹中鳴,此脾胃虛之至極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虛弱,而心火乘虛而入,不能滋潤上焦,元氣遇上冬季,腎與膀胱中的寒水旺盛時,子能使母實,以致肺金和大腸互相輔助而來剋制,心乘脾胃,這是大的報復。經典中說:大勝之後必定有大的報復,這是常理。所以皮毛血脈之間,元氣已經絕於體外,只有嚴寒和燥邪,兩種邪氣同時乘虛而入,這就會畏寒怕冷,耳鳴而且腰背相互牽引而疼痛,鼻息不通,聞不到香味和臭味,前額發涼腦子疼痛,非常畏懼風寒,眼睛時常眩暈,不願意睜開,腹中為寒水所困,反而會吐出痰液唾沫和泡沫,吃東西就會吐出來,腹中經常疼痛,而且心胃作痛,脅部下收縮急迫,有時疼痛,腹中不能用力,大便多瀉少祕,下氣不斷,或者腹中鳴叫,這是脾胃虛弱到了極點。

胸中氣亂,心煩不安,而為霍亂之漸,咽膈不通,極則噎塞有聲,喘喝閉塞,或於日陽處,或於暖室中,少緩口吸,風寒之氣則復作,四肢厥逆,身體沉重,不能轉側,頭不可以回顧,小便泄而時躁,此藥主之,秋冬寒涼,大復氣之藥也。

白話文:

胸中氣息混亂,心煩意亂,這是霍亂的徵兆。咽喉和膈膜不通暢,到極點時會阻塞有聲音,呼吸困難,胸悶閉塞。有時在陽光下或在溫暖的房間裡,略微緩和一些。一吸入空氣,風寒之氣就會復發,四肢逆冷,身體沉重,不能轉動側身,頭不能回顧,小便溏泄,而且有時煩躁。這種情況應該用這種藥來治療,它在秋冬寒冷的季節裡,是一種大補元氣的藥物。

草豆蔻(麵裹煨,熟為度,用仁一錢四分),神麯,柴胡(詳脅下痛,多少用之),薑黃(以上各四分),當歸身,青皮,生甘草,炙甘草(各六分),黃耆人參益智仁吳茱萸(湯洗,焙乾)白殭蠶,陳皮(以上各八分),澤瀉(小便數,減半),半夏(湯洗,各一錢),麥櫱(炒,一錢五分),桃仁(七個,湯浸去皮尖,另研)

白話文:

草豆蔻(用麵粉裹著煨,煨熟即可,用豆蔻仁一錢四分),神麯,柴胡(詳見脅部疼痛,用量多少),薑黃(以上各四分),當歸身,青皮,生甘草,炙甘草(各六分),黃耆,人參,益智仁,吳茱萸(用湯洗去雜質,焙乾),白殭蠶,陳皮(以上各八分),澤瀉(小便頻繁,減半),半夏(用湯洗,各一錢),麥櫱(炒,一錢五分),桃仁(七顆,用湯浸泡去除皮和尖端,另研磨)

上除桃仁外,余藥為細末,同研勻,湯浸蒸餅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遠用白湯送下,斟酌加減。

白話文:

除了桃仁之外,其餘藥材研磨成細粉,攪拌均勻,用湯浸軟蒸餅後一起揉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飯後用溫水送服,酌情增減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