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七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4)

1. 枳朮丸

治痞,消食強胃。

枳實(去穰,麩炒,一兩),白朮(二兩)

白話文:

**枳實:**一兩,去除果肉,用麩皮炒製。

**白朮:**二兩。

**功效:**治療痞滿,消食強胃。

上為細末,用荷葉包米,煨熟飯,搗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不拘時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細末,用荷葉包裹米飯,蒸熟後搗碎和丸,丸子的大小像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不拘時間,以白開水送服。

2. 木香和中丸

治脾氣,益腎水,消腸胃中積聚,癥瘕癖塊,宣暢三焦,和脾開利胸膈,氣逆攻心,脅肋脹滿痞痛,身體困倦,大小便不利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不調,滋養腎水,消散腸胃中的積聚,癥瘕癖塊,暢通三焦,調和脾胃,疏通胸膈,緩解氣逆攻心,脅肋脹滿痞痛,身體睏倦,大小便不利等症狀,並能治療各種相關疾病。

木香沉香檳榔枳實(去穰,麩炒),青皮(去白),莪朮(煨),橘皮(去白),當歸(酒浸),黃芩(去蘆),木通(去皮),黃連白豆蔻,郁李仁(去皮,另研),牙皂連子(酥炙),三稜(各一兩),縮砂仁(二兩半),香附子(去毛),黃柏(去皮,各三兩),牽牛(取頭末),大黃(蒸,各四兩)

白話文:

木香、沉香、檳榔、枳實(去皮仁,炒焦)、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莪朮(煨烤)、橘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當歸(浸泡在酒中)、黃芩(去除蘆葦)、木通(去除樹皮)、黃連、白豆蔻、郁李仁(去除外皮,另研磨成粉)、牙皁連子(用酥油烘烤)、三稜(各一兩)、縮砂仁(二兩半)、香附子(去除毛)、黃柏(去除樹皮,各三兩)、牽牛(取頭部末)、大黃(蒸熟,各四兩)
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錢,不拘時生薑湯下,或茶湯下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上水滴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二錢,不限時間,可以用生薑湯或茶湯送服。

治中湯

治脾胃不和,嘔逆霍亂,中滿虛痞,或致泄瀉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不協調,嘔吐、腹瀉嚴重,腹脹無力,或導致腹瀉。

人參(去蘆),乾薑(炮)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白朮甘草(炙,各二錢)

白話文:

人參(去蘆):人參,去除根須。

乾薑(炮):乾薑,經過炮製處理。

青皮(去白):青皮,去除白色部分。

陳皮(去白):陳皮,去除白色部分。

白朮:白朮,一種中藥材。

甘草(炙,各二錢):甘草,經過炙製處理,各取二錢。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空心服。如嘔吐不已,加半夏二錢,丁香一錢,名丁香溫中湯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混合後,煎煮一碗水,空腹服用。如果嘔吐不止,另可加入半夏二錢、丁香一錢,稱為丁香溫中湯。

3. 進食散

治脾胃虛冷,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古代文字:

虛勞內傷,脾胃虛冷,不思飲食,倦怠乏力,面色萎黃,舌淡苔薄白,脈細弱無力。

現代白話文:

身體虛弱,內部受損。脾胃虛寒,導致不想進食。體力不濟,容易疲勞。面容蠟黃,舌苔淡薄呈白色。脈搏細弱無力。

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良薑(炒),肉桂(去粗皮),川烏頭(炮),草果甘草(炙,各一錢半),訶子(煨,去核,一錢)

白話文:

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,良薑(炒熟),肉桂(去除粗糙的樹皮),川烏頭(炮製),草果,甘草(炙烤,各一錢半),訶子(煨製,去除果核,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空心服

白話文:

取藥材一服,加入兩碗水,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一碗,趁空腹時服用。

4. 思食調中丸

治脾胃久弱,三焦不調,氣滯胸膈,痞悶不食,嘔吐噁心,或吐痰水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扶脾和胃湯

治脾胃久弱,三焦不調,氣滯胸膈,痞悶不食,嘔吐噁心,或吐痰水。

組成:

蒼朮、黨參、白朮、藿香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砂仁、炙草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
用法:

水煎服。

現代白話文:

調理脾胃湯

適用於脾胃虛弱時間長、三焦功能紊亂、胸膈氣機不暢、腹悶不思飲食、嘔吐噁心、或吐出痰液。

成分:

蒼朮、黨參、白朮、藿香、厚朴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砂仁、甘草、炙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
用法:

用清水煎煮服用。

人參檳榔(各七錢半),神麯(炒),麥櫱(炒),陳皮(去白),半夏曲木香沉香(各半兩),烏藥(一兩),白朮(一兩半)

白話文:

人參、檳榔(各七錢半),神曲(炒)、麥芽(炒)、陳皮(去白)、半夏曲、木香、沉香(各半兩),烏藥(一兩),白朮(一兩半)。

上為細末,蜜調白麵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遠,用米飲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列細碎藥末,加入蜂蜜調和成糊狀,再裹入白麵做成丸劑,每顆的大小如梧桐子般,每次服用三十丸,於飯後服用,並以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