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1)

1. 脾胃門(附論)

夫脾胃者,清純沖和之氣,位居中州,其屬土也,無物不入,無物不包,營衛出焉。而脾又受胃之稟,行其氣血,灌溉諸經,榮養百骸,生髮諸陽上升之氣,元氣由此而充焉,故為十二經之海。

白話文:

脾胃是純淨、清澈、溫和的氣,位於人體的中央,屬於土,什麼東西都能進入,什麼東西都能包容,營養和保護著全身的組織和器官,滋養著全身的血液。而脾又接受胃的稟賦,運行氣血,灌溉全身的經絡,滋養全身的骨骼和肌肉,生發出陽氣上升的氣機,元氣由此而充盛,所以是十二經脈的匯海。

常以食入於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食氣入胃,濁氣歸心,淫精於脈,脈氣流經,氣歸於肺,肺朝百脈,輸精皮毛,毛脈合精,行氣於腑,腑精神明,流於四臟,氣歸於權衡,權衡以平,氣口成寸,以決生死也,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

白話文:

通常以食物進入胃,分散精氣於肝臟,淫氣(滋生之氣)於筋,食物之氣進入胃,濁氣歸於心臟,淫精於脈,脈氣流經,氣歸於肺,肺臟早晨供給百脈(周身經脈),輸精於皮毛,毛孔脈絡聚合精氣,運行氣於腑臟,腑臟精神清明,輸流於四臟,氣歸於權衡(權衡指心臟),權衡以平衡,氣口成寸,以此決定生命生死。喝入的飲品進入胃,散溢精氣,往上輸送於脾臟,脾氣散佈精氣,往上歸於肺臟,疏通水道,往下輸送於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與四時五臟陰陽相合,揆度以為常規。

凡人之生,皆以胃氣為本,經云: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,水入於經,其血乃成,若人絕水穀則死,蓋胃氣絕而故也。正所謂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,水去則營散,谷消則衛亡,營散衛消,將何以立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人的生命,都以胃氣為根本。經典上說:食物進入胃中,脈絡、經絡就會運轉,水進入經絡,血液就開始形成。如果沒有水和食物,人類就會死亡,這是因為胃氣終止而引起的。正所謂有食物就能發展,沒有食物就會滅亡,水離開後,營養就會散失,食物耗盡後,衛氣就會消失,營養散失,衛氣消失,人就不能生存了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
蓋天地以生五氣五味,人之所養,莫重於此,慎勿以太過不及,以傷其正,故曰陰之所生,本在五味,陰之五宮,傷在五味,可不謹乎?此乃大經大法,故《調經篇》論云:病生陰者,得之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,五亂交作。病則身熱頭痛,目眩體重,四肢不收,怠惰嗜臥,實者則腹脹中滿,停食霍亂,虛者為嘔吐噦逆,泄瀉浮腫噁心。

白話文:

天地賜予我們五種氣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和五種味道(酸、甜、苦、辛、鹹),這些東西是養育人的根本,所以不要過度或不足,以免損傷人的根本。因此說,陰的產生,根本在於五種味道,五臟的損傷,也與五味有關,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。這是一條主要的原則,所以《調經篇》中說:疾病的產生,是飲食、居住、陰陽、喜怒等五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疾病的症狀包括:身體發熱、頭痛、頭暈、身體沉重、四肢無力、疲倦嗜睡、身體實的則會腹脹、腹中滿悶、停食、霍亂,身體虛的則會嘔吐、呃逆、腹瀉、浮腫、噁心。

又曰:飲食勞倦則傷脾,脾傷則內閉九竅,外壅肌肉,衛氣散解,此謂自傷,氣之削也,蓋脾好乾惡濕,或濕邪所淫為五泄,變為痢為疸。《原病式》云:諸濕腫滿,皆屬脾土。土衰則不能制水,水泛四肢,上乘於肺,為腫為滿為喘,為小便不利,為泄瀉,為飲食停積胃口,脾不能克化,鬱而為痰,變生嗽喘眩暈,嘈雜噯氣吞酸,翻胃吐食,胃脘當心而痛,有脾間蟲動。

白話文:

又說:過度飲食和勞累會損傷脾胃,脾胃受損則會阻閉九竅,堵塞肌肉,衛氣散失,這就是自己傷害自己,削弱了元氣。因為脾臟喜燥惡濕,如果濕邪過盛,就會侵犯五臟,變成腹瀉、痢疾、疸病等。《原病式》中說:各種濕性腫滿,全都屬於脾土。脾臟衰弱則不能控制水液,水液泛濫於四肢,上侵於肺,就會造成腫滿、喘息、小便不利、泄瀉,以及飲食停滯在胃中,脾胃不能消化,鬱積而生痰,變化為咳嗽、喘息、眩暈、嘈雜噯氣、吞酸、反胃吐食、胃脘及心窩疼痛,以及脾胃間有蟲在蠕動等症狀。

其為痛也,氣血痰水、食積風冷諸證之痛,每每停聚而不散,惟蟲痛則乍作乍止,來去無定,又嘔吐清沫之為可驗。又有動氣,按之牢若痛者,脾胃虛之故也。若人湯飲入胃,至臍便欲小便者,由精不輸於脾,不歸於肺,心火上攻,令人口燥咽乾,陰火太盛也。東垣發明,迨盡其旨之要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疼痛,是氣血、痰水、食物積滯、風寒等各種疾病引起的疼痛,往往停留積聚而不散,只有蟲痛則時發時止,來去不定,而且嘔吐清沫可以驗證。又有動氣的,按壓時牢牢地疼痛,這是脾胃虛弱的緣故。如果人喝了湯湯水水進入胃裡,到了肚臍就想要小便,這是因為精氣不輸送到脾臟,不歸於肺臟,心火往上衝,使人口乾咽燥,這是陰火太旺盛的緣故。東垣先生發明,窮盡了這種病症的要旨。

人之百病,皆由脾胃衰而生也。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,感則害人,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,乃受外邪,不因虛邪,賊邪不能獨傷人乎,豈不從脾胃虛而生明矣,然所傷之因不一,為病多端。分而其略,飲食傷胃,勞倦傷脾,飢則損氣,飽則傷氣,勞則氣耗,逸則氣滯,及喜怒憂恐,皆能損胃之元氣,而為不足之證。惟飲食所傷者有異耳。

一則內弱強食,填塞不化,此有物也,屬乎克伐;一則中虛少食,痞滿難運,此不足也,屬乎補養。醫者便以飲食內傷,中氣不和之病治之,不分何物所傷,又不審傷物之有無,又不辨脾胃之強弱,而據投《局方》之劑。輕以香熱克化,重以巴豆攻逐,一途取利,實實虛虛之禍豈小哉?實者則已,虛者愈損其胃,甚至病轉危殆而死者有之。今將治法分類施之,是以物各有性。

白話文:

現代白話文:

人體所有的疾病,都是由於脾胃功能虛弱所造成的。至於經書中所討論的天地間各種邪氣,如果接觸到身體有害人的話,是因為五臟六腑和氣血都虛弱,才被外來的邪氣所侵犯。如果身體不虛弱,邪氣是無法單獨傷害人的。由此可見,疾病都是因為脾胃虛弱而產生的。不過,造成脾胃虛弱的原因不只一種,所引發的疾病也千奇百怪。簡單地分類如下:

飲食不節損傷胃,勞累過度損傷脾,飢餓會損傷氣,飽食也會損傷氣,勞累會耗氣,休閒會使氣鬱滯。還有喜怒憂恐等情緒,都能損傷胃的元氣,變成虛損的症狀。不過,飲食不節所造成的損傷,與其他原因不同。

有的人是內裡虛弱,卻勉強進食很多,導致食物積聚消化不良,這是屬於邪實的證狀,需要瀉下攻逐。有的人是脾胃中氣虛弱,吃得少卻感覺飽脹難以消化,這是屬於虛證的症狀,需要調理補養。可是,醫生往往只根據飲食不節,中氣不和就來治療,卻不分清楚是哪種原因造成的,也不仔細判斷身體是虛還是實,就胡亂投用《局方》中的藥方。輕則用香熱的藥物來幫助消化,重則用巴豆來攻下驅逐,一味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,卻不知道這樣做對身體的虛實會造成多大的危害。虛實錯投藥,實證的病情可能會拖延,虛證的病情可能會愈來愈嚴重,甚至危及性命。因此,現在將各種治療方法分類施用,因為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疾病,需要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。

若傷於飲者,飲乃無形之物,或微汗散之於表,或淡滲利之於下,或若濕以燥其中;傷於食者,或損谷以和之,或強脾以磨之,果因食物停滯甚盛而作悶亂者,吐下以奪之;中有物傷於寒者則熱之,傷於熱者則涼之,寒熱共傷者,各從其性以和之;傷於魚肉菜果之類,求其氣之相剋而相制者用之,如硇砂阿魏治肉積,胡黃連麝香治果積,神麯麥櫱礞石巴豆皆治酒積食積痰積,是皆有形之物,填塞不化,必待驅逐,然後從其所宜,制之而得安,豈可一例而用香熱藥也?若夫飲食勞倦,內傷中氣,脾胃虛弱,虛滿不食,使營運減削,不能輸精皮毛,行氣六腑,發為諸證,此乃不足之邪,理宜溫之和之,調之養之,必使生氣增益,胃氣完而後愈也。脾胃之證,前人所論甚詳,後學必須誠究,決無實實虛虛之咎,豈可輕易哉!

白話文:

如果食飲傷人,飲是一種無形之物,治療時,可以利用輕微的出汗使它從表散出,或用淡滲藥利之於下焦,或用燥藥使內部水濕蒸騰化解;食物傷人,可以減少食谷以調和之,或用健脾化濕藥以磨消之,如果因食物停滯很盛,而造成胸悶腹脹,可以用吐下法將它祛除;有寒邪傷人的,則溫熱之,有熱邪傷人的,則涼瀉之,寒熱共傷人的,則分別寒熱性質調和之;飲食魚肉菜果之類引起的積滯,可以找出它們相剋制之氣而用之,比如硇砂阿魏治肉積,胡黃連麝香治果積,神麯麥櫱礞石巴豆皆治酒積食積痰積,這些都是有形的東西,積在體內不能消化,必須驅逐出去,然後再根據病人的情況,用相應的藥物治療,才能使病人安康。怎麼能一概而論,用芳香熱性藥物呢?至於飲食不節,勞倦傷身,導致中氣內傷,脾胃虛弱,虛滿不思飲食,使人的營養運輸減少,不能輸布精微於皮毛,運行氣血於六腑,而發為各種病證,這都是虛弱的病邪,理應溫補和調,調理養護,必須使生氣增益,胃氣完強才能治癒。脾胃的病證,前人論述得很詳盡,後學之人必須誠心鑽研,才能辨別清楚實證虛證,決不能輕易下結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