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
1. 卷之十七
2. 脾胃門(附論)
夫脾胃者,清純沖和之氣,位居中州,其屬土也,無物不入,無物不包,營衛出焉。而脾又受胃之稟,行其氣血,灌溉諸經,榮養百骸,生髮諸陽上升之氣,元氣由此而充焉,故為十二經之海。
常以食入於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食氣入胃,濁氣歸心,淫精於脈,脈氣流經,氣歸於肺,肺朝百脈,輸精皮毛,毛脈合精,行氣於腑,腑精神明,流於四臟,氣歸於權衡,權衡以平,氣口成寸,以決生死也,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
凡人之生,皆以胃氣為本,經云: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,水入於經,其血乃成,若人絕水穀則死,蓋胃氣絕而故也。正所謂安穀則昌,絕谷則亡,水去則營散,谷消則衛亡,營散衛消,將何以立,此之謂也。
蓋天地以生五氣五味,人之所養,莫重於此,慎勿以太過不及,以傷其正,故曰陰之所生,本在五味,陰之五宮,傷在五味,可不謹乎?此乃大經大法,故《調經篇》論云:病生陰者,得之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,五亂交作。病則身熱頭痛,目眩體重,四肢不收,怠惰嗜臥,實者則腹脹中滿,停食霍亂,虛者為嘔吐噦逆,泄瀉浮腫噁心。
又曰:飲食勞倦則傷脾,脾傷則內閉九竅,外壅肌肉,衛氣散解,此謂自傷,氣之削也,蓋脾好乾惡濕,或濕邪所淫為五泄,變為痢為疸。《原病式》云:諸濕腫滿,皆屬脾土。土衰則不能制水,水泛四肢,上乘於肺,為腫為滿為喘,為小便不利,為泄瀉,為飲食停積胃口,脾不能克化,鬱而為痰,變生嗽喘眩暈,嘈雜噯氣吞酸,翻胃吐食,胃脘當心而痛,有脾間蟲動。
其為痛也,氣血痰水、食積風冷諸證之痛,每每停聚而不散,惟蟲痛則乍作乍止,來去無定,又嘔吐清沫之為可驗。又有動氣,按之牢若痛者,脾胃虛之故也。若人湯飲入胃,至臍便欲小便者,由精不輸於脾,不歸於肺,心火上攻,令人口燥咽乾,陰火太盛也。東垣發明,迨盡其旨之要。
人之百病,皆由脾胃衰而生也。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,感則害人,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,乃受外邪,不因虛邪,賊邪不能獨傷人乎,豈不從脾胃虛而生明矣,然所傷之因不一,為病多端。分而其略,飲食傷胃,勞倦傷脾,飢則損氣,飽則傷氣,勞則氣耗,逸則氣滯,及喜怒憂恐,皆能損胃之元氣,而為不足之證。惟飲食所傷者有異耳。
一則內弱強食,填塞不化,此有物也,屬乎克伐;一則中虛少食,痞滿難運,此不足也,屬乎補養。醫者便以飲食內傷,中氣不和之病治之,不分何物所傷,又不審傷物之有無,又不辨脾胃之強弱,而據投《局方》之劑。輕以香熱克化,重以巴豆攻逐,一途取利,實實虛虛之禍豈小哉?實者則已,虛者愈損其胃,甚至病轉危殆而死者有之。今將治法分類施之,是以物各有性。
若傷於飲者,飲乃無形之物,或微汗散之於表,或淡滲利之於下,或若濕以燥其中;傷於食者,或損谷以和之,或強脾以磨之,果因食物停滯甚盛而作悶亂者,吐下以奪之;中有物傷於寒者則熱之,傷於熱者則涼之,寒熱共傷者,各從其性以和之;傷於魚肉菜果之類,求其氣之相剋而相制者用之,如硇砂阿魏治肉積,胡黃連麝香治果積,神麯麥櫱礞石巴豆皆治酒積食積痰積,是皆有形之物,填塞不化,必待驅逐,然後從其所宜,制之而得安,豈可一例而用香熱藥也?若夫飲食勞倦,內傷中氣,脾胃虛弱,虛滿不食,使營運減削,不能輸精皮毛,行氣六腑,發為諸證,此乃不足之邪,理宜溫之和之,調之養之,必使生氣增益,胃氣完而後愈也。脾胃之證,前人所論甚詳,後學必須誠究,決無實實虛虛之咎,豈可輕易哉!
白話文:
脾胃,是清純平和的氣,位於身體的中央,五行屬土,能容納一切物質,包含一切事物,是營氣和衛氣產生的根源。脾又接受胃的供給,運行氣血,灌溉全身經絡,滋養全身各處,並使身體的陽氣上升,元氣因此而充足,所以被稱為十二經脈的海洋。
食物進入胃後,精華會輸送到肝,肝氣會濡養筋脈;食物的氣進入胃,濁氣會回到心;食物的精華會進入脈絡,脈絡中的氣會流經全身,最終氣會回到肺。肺朝向全身的脈絡,將精華輸送到皮膚毛髮,毛髮與脈絡的精氣相合,將氣運行到六腑,六腑精神清明,再流向五臟,氣會回歸到平衡的狀態。當平衡正常時,脈搏就會穩定,能以此來判斷生死。水進入胃後,精氣會散溢,向上輸送到脾,脾將精華散開,向上歸於肺,然後肺調控全身的水道,向下輸送到膀胱,水精分佈全身,五條經脈同時運行,與四季和五臟陰陽相合,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人活著,都以胃氣為根本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穀物進入胃,脈絡才能運行;水進入經脈,血液才能生成。」如果人沒有水和食物就會死亡,因為胃氣衰竭了。正如所說,能好好吃飯就會昌盛,沒有食物就會滅亡。水分減少營氣就會散失,食物減少衛氣就會消亡,營氣和衛氣都消散了,生命又如何維持呢?就是這個道理。
天地產生五種氣味,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養分,最重要的是不要過量或不足,以免傷害身體的正氣。所以說,陰的產生根本在於五種味道,陰的五個方面,受損害也因為五種味道,能不謹慎嗎?這是很重要的原則。《調經篇》說:「疾病產生在陰的方面,是因為飲食、居住環境、陰陽、喜怒等各種因素混雜所導致。」生病就會出現發熱頭痛、頭暈體重、四肢無力、疲倦嗜睡等症狀,體質強壯的會腹脹胸悶、消化不良、上吐下瀉,體質虛弱的則會出現嘔吐、打嗝、腹瀉、浮腫、噁心等症狀。
又說:「飲食過度勞累會損傷脾,脾損傷就會導致體內九竅阻塞,體外肌肉腫脹,衛氣消散,這是自己造成的傷害,是氣的損耗。」脾喜歡乾燥,討厭潮濕,如果被濕邪入侵就會導致腹瀉,嚴重的會變成痢疾或黃疸。《原病式》說:「各種因濕引起的腫脹,都屬於脾的問題。」脾虛弱就不能控制水分,水分會流到四肢,向上侵犯肺,就會出現腫脹、胸悶、喘息、小便不順暢、腹瀉、飲食停留在胃裡無法消化,導致脾無法運化,積聚成痰,進而引發咳嗽、喘息、頭暈、嘈雜、噯氣、吞酸、胃內容物反流、胃脘疼痛,甚至出現肚子裡有蟲子在動的感覺。
這種疼痛,可能是氣滯、血瘀、痰濕、食積、風寒等各種因素造成的,常常停留在原地不散,只有蟲痛會時作時止,沒有固定的時間。此外,嘔吐清水泡沫也可以驗證是蟲痛。還有一種情況,按壓腹部有明顯的疼痛,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。如果喝湯後很快就想小便,這是因為精華沒有輸送到脾,沒有回到肺,心火上炎,導致口乾舌燥,是陰火過於旺盛。這些都是東垣先生的精闢見解,闡明了疾病的關鍵。
人之所以會生各種疾病,都是因為脾胃虛弱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天地之間的邪氣侵入人體會導致疾病,五臟六腑和形體的氣都虛弱時,才容易受外邪侵襲,如果不是因為虛弱,外邪是很難傷害到人的。這不就說明了,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嗎?但是導致脾胃損傷的原因有很多,疾病的表現也千差萬別。簡單來說,飲食損傷胃,勞累損傷脾,飢餓會損耗氣,吃太飽也會損傷氣,勞動會消耗氣,過於安逸則會導致氣滯。喜怒憂恐等情緒,都會損傷胃的元氣,導致身體虛弱。其中,飲食的傷害又有所不同。
一種是身體虛弱還勉強吃東西,導致食物堆積難以消化,這是因為有食物堆積在體內,屬於攻伐的範疇;另一種是身體虛弱,吃不下東西,導致腹脹難以運化,這是因為脾胃不足,屬於需要補養的範疇。醫生常常把這些都當作飲食內傷、中氣不和來治療,卻不仔細分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,也不檢查體內是否有食物堆積,更不分辨脾胃是強還是弱,只是照搬《局方》的藥方。輕的就用辛熱的藥物來幫助消化,重的就用巴豆等瀉藥來攻伐,只追求一時的效果,這樣導致的結果是虛實不分,危害很大。體質強壯的還好,體質虛弱的則會更加損傷脾胃,甚至導致病情危重而死亡。現在將治療方法分類說明,因為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。
如果傷害是因為喝水引起的,水屬於無形之物,可以稍微發汗讓它從體表散發出去,也可以用淡滲利尿的方法讓它從下排出,或者用燥濕的藥物來治療;如果傷害是因為食物引起的,可以用消食的藥物來幫助消化,或者用強健脾胃的藥物來磨化食物。如果因為食物停滯太過嚴重,導致胸悶難受,可以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來去除。體內有寒氣導致損傷的,就用熱性的藥物來治療;體內有熱氣導致損傷的,就用涼性的藥物來治療;寒熱交雜的,就根據具體情況用藥。如果是魚肉蔬菜瓜果等食物造成的損傷,就用能互相制約的藥物來治療,比如硇砂和阿魏可以治療肉食積滯,胡黃連和麝香可以治療水果積滯,神麯、麥芽、礞石、巴豆等都可以治療酒食痰積,這些都是有形的物質,堆積體內難以消化,必須用藥物驅逐出去,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理,才能恢復健康,怎麼能一概而論使用辛熱藥呢?如果因為飲食過度、勞累而導致內傷中氣、脾胃虛弱、腹脹不思飲食,使得營養物質減少,不能輸送到皮膚毛髮,不能將氣運行到六腑,進而引發各種疾病,這是屬於虛弱的邪氣,應該用溫和的方法來調理,必須使身體的生氣增加,胃氣恢復正常,病才能好。前人對於脾胃的論述已經很詳細了,後學者必須仔細研究,不要犯虛實不分的錯誤,不可輕視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