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三 (1)
卷之十三 (1)
1. 黃連香薷散
治感冒,下痢鮮血。
方見暑門。
白話文:
治療感冒,以及拉肚子拉出鮮血的狀況。
藥方請參考暑門篇。
2. 香連丸
治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膿血相雜,裡急後重。
黃連(去須,十兩,用吳茱萸一兩同炒,令赤色,去茱萸不用),木香(二兩四錢,不見火)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用米湯送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「香連丸」是用來治療身體寒熱不調,引起的腹瀉,症狀是拉出紅紅白色或膿血混合的糞便,同時伴有強烈便意卻又解不乾淨的感覺。
藥材使用黃連(去除鬚根,用十兩,加入吳茱萸一兩一起炒,炒到黃連變紅色後,把吳茱萸丟棄不用),木香(用二兩四錢,不能用火處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調製的糊狀物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五七十顆,在吃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3. 水煮木香丸
治一切下痢赤白,膿血相雜,裡急後重。
木香(不見火),訶子(炮,去核),當歸(洗,去蘆,各六兩),青皮(去白),甘草(各二兩四錢),罌粟殼(去穰蒂,二兩八錢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用水一盅,煎至六分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,包括拉出紅、白相間的黏液,或是膿血混雜,以及裡急後重(想大便卻拉不出來的感覺)。
需要準備的藥材有:木香(不要經過火烤)、訶子(炮製過,去除果核)、當歸(洗淨,去除根部頂端),各六兩;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甘草,各二兩四錢;罌粟殼(去除內部薄膜和蒂頭),二兩八錢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一般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一盅水煎煮至剩下六分,空腹服用。
4. 黃連阿膠丸
治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裡急後重,臍腹疼痛,口燥煩渴,小便不利。
黃連(去須,三兩),茯苓(去皮),阿膠(各二兩)
上黃連茯苓為末,熬阿膠搜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用米飲湯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 [黃連阿膠丸] 可以治療身體寒熱不調,腹瀉時拉出紅、白相間的黏液,肚子裡急迫想排便卻又排不乾淨,肚臍周圍腹部疼痛,口乾舌燥,煩躁想喝水,小便不順暢。
藥材包含:黃連(去除鬚根,三兩)、茯苓(去除外皮)、阿膠(各二兩)。
做法是將黃連和茯苓磨成粉末,再將阿膠熬煮融化後,與藥粉混合均勻製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十顆,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