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3)

1. 寬中散

治因憂恚鬱結,或作寒熱,遂成膈氣,不進飲食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憂悶憤怒情緒鬱結在體內,有時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遂而形成膈氣,導致食慾不振。

白豆蔻(去皮,一兩),青皮(去白),縮砂(去皮),丁香(各二兩),木香(一兩半),甘草(炙,二兩半),陳皮(去白,四兩),香附子(炒,去毛),厚朴(去粗皮,薑製炒,各八兩),檳榔(二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用生薑鹽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白豆蔻(去掉外皮,一兩)

  • 青皮(去掉白色內皮)

  • 縮砂(去掉外皮)

  • 丁香(各二兩)

  • 木香(一兩半)

  • 甘草(烤過的,二兩半)

  • 陳皮(去掉白色內皮,四兩)

  • 香附子(炒過的,去掉毛)

  • 厚朴(去掉粗糙的外皮,用生薑炒過的,各八兩)

  • 檳榔(二兩)

將每服二錢的藥末,不限服用的時間,用薑鹽湯調製後服用。

2. 寬膈丸

治七情鬱結,膈塞不通,及食冷物即發,其病緊痛欲吐,食飲不下,甚者手足冷短氣,或上氣喘急嘔逆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七情鬱結,胸悶不暢,吃冷食後發作。其病症為胸悶疼痛欲吐,無法進食。嚴重的會手腳冰冷、呼吸短促,或氣喘嘔吐。

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,各五兩),人參(四兩),川椒(炒,出汗),遠志(去心,炒),細辛(去苗),桂心(各三兩),乾薑(炮,一兩),附子(炮,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麥門冬(去心):甘甜,滋陰潤肺,清心安神。

  • 甘草(炙,各五兩):甘甜,補中益氣,緩解胃痛。

  • 人參(四兩):甘甜,補氣益血,增強免疫力。

  • 川椒(炒,出汗):辛辣,溫中散寒,解表止痛。

  • 遠志(去心,炒):辛甘,益心安神,補腎固精。

  • 細辛(去苗):辛溫,發汗解表,通竅止痛。

  • 桂心(各三兩):辛甘,溫中散寒,補益心氣。

  • 乾薑(炮,一兩):辛辣,溫中散寒,止嘔回陽。

  • 附子(炮,一兩):辛熱,補腎壯陽,散寒止痛。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食前米湯下。夏加麥門冬甘草人參各一兩。一方以吳茱萸代桂,遇寒冷則心痛,咽中有物,吐不出咽不下,飲食減少,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丸劑,丸子的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於飯前用米湯送服。在夏季,可以加入麥門冬、甘草和人參,各一兩。另一種藥方是用吳茱萸代替桂枝,適用於因寒冷引起的胸痛、咽喉有異物感,吐不出來又吞不下去,導致食慾不振的情況。

3. 沉香開膈散

治五膈五噎,痞滿嘔吐,心腹刺痛,脅肋脹。

白話文:

胸腔有痞氣、腹中飽脹,心腹刺痛,嘔吐不吃東西。

心中有痞氣,食道噎住、嘔吐逆氣,心腹、脅肋都痛。

肺中有痞氣,咳嗽、嘔吐,胸背部疼痛。

脾中有痞氣,腹部脹滿疼痛,牽扯到脅肋部疼痛。

腎中有痞氣,小腹拘急,嘔吐、腹瀉。

沉香,白豆蔻,荊三稜,蓬莪朮,縮砂,蓽澄茄,草果仁,益智仁,丁香,川白薑,人參,丁皮(各半兩),木香,白茯苓,香附(炒),藿香葉,青皮,半夏曲,陳皮(各一兩),甘草(炒,一兩一分)
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棗二枚,煎至中盞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沉香、白豆蔻、荊三稜、蓬莪朮、縮砂、蓽澄茄、草果仁、益智仁、丁香、川白薑、人參、丁皮(各半兩)

木香、白茯苓、香附(炒)、藿香葉、青皮、半夏曲、陳皮(各一兩)

甘草(炒,一兩一分)

材料粗略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棗子二枚,煎煮到水剩下半盞,去掉渣滓,在吃飯前服用。

4. 沉香散

治五膈五噎,胸中久寒,諸氣結聚,嘔逆噎塞,飲食不化,結氣不消。常服順氣通噎,寬中進食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胸膈窒塞,胸口長期氣寒,各種氣結聚,嘔吐噎塞,食物無法消化,氣結無法消散。常服可順氣通噎,寬中促進食慾。

白朮,茯苓(各半兩),木通,當歸,青皮,陳皮,大腹皮,大腹子,白芍藥,木香(各二兩),紫蘇葉,枳殼(麩炒,去穰),白芷(各三兩),甘草(各一兩半),沉香(一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一枚,煎至七分,空心溫服。一方無木香。

白話文:

白朮、茯苓(各半兩)

木通、當歸、青皮、陳皮、大腹皮、大腹子、白芍藥、木香(各二兩)

紫蘇葉、枳殼(麩炒,去穰)、白芷(各三兩)

甘草(各一兩半)

沉香(一兩)

搗成細末,每次取兩錢,用一杯水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煮到剩七分之一,空腹時溫服。另一種方子不加木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