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 (1)
卷之六十 (1)
1. 走馬散
治口內疳瘡。
梔子(去仁留殼,填入下藥),明礬,柳葉(火燒成灰,各等分)
上為細末,不拘多少,吹入口中。
治口瘡詩曰。
口瘡有熱腫連喉,百法醫來病不瘳。
搜取自然蘿蔔汁,吐涎頻漱病難留。
白話文:
治療口內疳瘡的藥方。
將梔子(去除種仁,留下果殼,用來裝填下面的藥)與明礬、柳葉(燒成灰),各取等量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不論用量多少,吹入口中。
治療口瘡的詩歌說:
口瘡發熱腫痛連到咽喉,用盡各種方法治療都無法痊癒。
尋找天然的蘿蔔汁,頻繁地用來漱口,口瘡病就會難以停留。
2. 龍膽湯
治熱口苦,名曰膽癉。
龍膽草,黃連(各四分),人參,天門冬,知母,黃芩(各七分),柴胡(一錢),山梔子,麥門冬,五味子,甘草(各五分)
上銼細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龍膽湯,用來治療因為熱邪引起的口苦,這種症狀又叫做膽癉。
藥材包含:龍膽草、黃連(各取四分),人參、天門冬、知母、黃芩(各取七分),柴胡(取一錢),山梔子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甘草(各取五分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七分,不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服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