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四 (11)
卷之十四 (11)
1. 高良薑湯
治腸胃受風,久為飧泄,下痢嘔逆,腹內㽲痛。
白話文:
治療因風寒侵襲腸胃導致的慢性腹瀉,伴有嘔吐反胃,腹中痙攣疼痛。
高良薑,木香,檳榔,赤茯苓(去皮),人參(各三分),肉豆蔻(去殼),吳茱萸(湯洗,焙炒),陳皮(湯浸,去白,焙),縮砂(去皮,各半兩),乾薑(一分,炮),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不拘時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高良薑、木香、檳榔、赤茯苓(去皮)、人參(各三分),肉豆蔻(去殼)、吳茱萸(用熱水洗淨,焙炒至乾燥並去除雜質)、陳皮(用熱水浸泡,去除白色部分,焙乾)、縮砂(去皮,各半兩),乾薑(一分,炮製)。
取㕮咀,每次用量四錢,加水一盞半,煎煮至八分水量,不限服藥時間,每日三次。
2. 乾薑丸
治腸胃風冷,飧泄注下,腹痛不止。
白話文:
竹茹 3 錢 半夏 5 錢 蒼術 5 錢 茯苓 5 錢 陳皮、枳殼、丁香、肉桂 各 1.5 錢 甘草 1 錢 人參、白芍 各 1 錢 炮薑 3 分 生薑 3 分 白蜜煉製的薑棗膏 1 合
功效
治療腸胃受風寒,引發的腹瀉、持續性腹痛。
乾薑(炮)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),當歸(切焙,各三分),阿膠(炙燥),龍骨(各一兩)
白話文:
乾薑(炮製過的),厚朴(去粗皮,用薑汁炙過的),當歸(切片烘烤過的),各三分,阿膠(炙烤過的),龍骨(各一兩)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棗湯下,日午再服。
白話文:
將上藥研磨成細粉,加入蜂蜜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棗子湯送服,中午時分再服一次。
3. 木香散
《內經》曰: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。又曰:久風入中,則為腸風飧泄。夫脾胃土也,其氣衝和,以化為事,今清氣下降不升,則風邪入而干胃,是木賊土也。故中和之,氣不能化,而令物完出,謂之飧泄。或飲食太過,腸胃所傷,亦致米穀不化,此俗呼水穀痢也。法當下舉之,而消克之,以加減木香散主之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上說:肺氣在下,症狀表現是消穀洩液。又說:長期的風邪侵犯體內,會導致腸胃虛弱而產生飧泄。脾胃屬土,其氣應該升發舒暢,以便運化水穀,而現在清氣下降,不升反降,風邪乘虛而入,侵犯胃,這是木邪侵犯脾土。因此,脾胃功能不調和,水穀無法正常消化吸收,而導致食物完整地排出,這就是飧泄。飲食過多,腸胃受損,也會導致米穀不化,這就是俗稱的「水穀痢」。治療方法是應該升舉清氣,同時消散風邪,可以用木香散加減來治療。
木香,良薑,升麻,檳榔,人參(各七錢半),肉豆蔻(煨),吳茱萸(湯洗),陳皮,砂仁乾薑(炮,各半錢),神麯(二錢,炒)
白話文:
木香、良薑、升麻、檳榔、人參(各七錢半),肉豆蔻(煨)、吳茱萸(湯洗)、陳皮、砂仁乾薑(炮,各半錢),神麯(二錢,炒)
木香、良薑、升麻、檳榔、人參(各 37.5 公克),肉豆蔻(煨過)、吳茱萸(用湯洗過)、陳皮、砂仁乾薑(炮製過,各 2.5 公克),神麯(炒過,10 公克)
上為細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滓,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四錢,加水一杯半,煎煮至剩一杯,去渣,於飯前溫服。
4. 堅中丸
治脾胃受濕,滑泄注下。
白話文:
脾胃受了濕邪,導致泄瀉不止。
黃連(去須),黃柏,赤茯苓,白朮,澤瀉(各一兩),陳皮,人參,肉豆蔻,白芍藥,半夏曲,官桂(各半兩)
白話文:
黃連(去除鬚根):1兩
黃柏:1兩
赤茯苓:1兩
白朮:1兩
澤瀉:1兩
陳皮:半兩
人參:半兩
肉豆蔻:半兩
白芍藥:半兩
半夏曲:半兩
官桂:半兩
上為細末,水浸蒸餅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用溫米飲送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水浸透的蒸餅和丸劑,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在吃飯前用溫米湯送服。
5. 肉豆蔻散
治腸胃受濕,濡泄不止,兼治暴水瀉。
白話文:
茯苓、甘草、五味子散治療腸胃受濕,腹瀉不止,同時治療暴發性水瀉。
肉豆蔻(去殼煨),訶黎勒(煨,去核),黃連(去須,各三分),甘草(炙),赤茯苓(去皮)乾薑(炮),白朮(各半兩)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,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米飲調下,日三。
白話文:
肉豆蔻(去除外殼,用火煨過),訶黎勒(用火煨過,去除核),黃連(去除鬚根,各取三分),甘草(用火炙過),赤茯苓(去除外皮,乾薑(用火炮製過),白朮(各取半兩),厚朴(去除粗糙的樹皮,用薑汁炙過,取一兩)
細末,每服二錢,空腹時用米湯調服,一日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