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四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10)

1. 訶子皮散

治腸胃虛寒泄瀉,米穀不化,腸鳴腹痛脫肛,或作膿血,日夜無度。

訶子(去核,煨,七分),乾薑(炮,六分),粟殼(去蒂隔,蜜炒),橘皮(各半錢)

《本草十劑》云:澀可去脫。以粟殼之酸微澀,上收固氣去脫,主用為君也;以訶子皮之微酸,上收固血,治其形脫。橘皮微苦溫,益真氣升陽為之使,以乾薑大辛熱之劑除寒為臣。

上為細末,分作二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和滓熱服,空心再服痊愈。

治久患脾泄瀉,臟腑虛滑,不進飲食。

上用青州大棗,擘破去核,以木香如棗枚大,置棗中,十數枚,以水一盞煮,候棗軟熟,食前溫嚼吃,就以煮棗湯送下,甚者不過一二劑。

白話文:

訶子皮散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腸胃虛寒引起的腹瀉,消化不良,吃下去的米飯穀物不能消化,腸鳴腹痛,脫肛,或者大便帶膿血,一天到晚不停拉肚子。

藥材組成:

煨過的訶子(去除核,用七分),炮製過的乾薑(用六分),蜜炒過的粟殼(去除蒂和隔膜),橘皮(各用半錢)。

《本草十劑》說:「澀性可以去除脫肛。」這個方子用粟殼的微酸澀味來向上收斂固氣,去除脫肛,作為主要藥材(君藥);用訶子皮的微酸味來向上收斂固血,治療身體脫肛的症狀。橘皮的微苦溫性,可以補益真氣、升陽,作為輔助藥材(使藥);用乾薑這種大辛大熱的藥材來去除寒氣,作為輔助藥材(臣藥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分成兩份,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,連同藥渣一起趁熱服用,早上空腹再服一次,病就會痊癒。

另一個方子,治療長期脾虛腹瀉,臟腑虛弱滑利,沒有食慾的病症。

使用青州大棗,把棗擘開去掉核,把像棗核大小的木香放入棗中,放十幾個,用水一碗煮,等棗煮軟熟後,在吃飯前趁溫熱嚼著吃,然後用煮棗的湯送服,病情嚴重的,吃一兩劑就好。

2. 龍骨散

治水瀉腹痛,不納飲食。

龍骨,當歸(炒),肉豆蔻(麵裹煨),木香(各一兩),厚朴(二兩,去粗皮,薑汁炙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用粥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龍骨散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水瀉腹痛,並且吃不下東西的狀況。

藥材包含:龍骨、炒過的當歸、用麵粉包裹煨過的肉豆蔻、木香,各一兩;厚朴,二兩,去除粗皮後用薑汁炙烤過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前用粥湯調和服用。

3. 代赭丸

治水瀉腸鳴,臍腹撮痛。

代赭石(煅),乾薑(炮),龍骨(各一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,三分)

上為細末,研軟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米飲湯送下,日午再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瀉腹鳴,肚臍周圍絞痛。

將煅燒過的代赭石、炮製過的乾薑、龍骨,各取一兩,以及炮製過去除皮臍的附子,取三分,一起磨成細末,用軟飯和勻製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中午再服一次。

4. 如聖丸

治水瀉,並赤白痢。

綠豆,烏頭(端正大者,炮裂,去皮臍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新水和丸,如綠豆大,以丹砂為衣,每服五丸,不拘時服。白痢乾薑湯下,赤痢甘草湯下,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,水瀉新汲水下,小兒服一二丸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瀉,以及赤痢、白痢。

綠豆、烏頭(選擇形狀端正且大的,炮製後剝去外皮和臍,兩者等量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新汲水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綠豆一般,再以丹砂為外衣。每次服用五顆,服用時間不限。白痢以乾薑湯送服,赤痢以甘草湯送服,赤白痢以乾薑甘草湯送服,水瀉以新汲水送服。小孩服用一至二顆。

5. 梅棗湯

治水瀉不止。

烏梅(十個,取肉),棗子(十個,去核),罌粟殼(一個,去蒂膈)

上銼粗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瀉不止的藥方。

材料:烏梅十個(取果肉),紅棗十個(去核),罌粟殼一個(去除蒂頭和內膜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切成粗末,每次取二錢,加水一碗,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藥渣,不論何時溫服。

6. 紅豆丸

治臟腑泄瀉,名為飧泄。

紅豆,藿香,糖求,莪朮(煨),鬱金,陳皮(去白),青皮(去穰),甘草(各三兩),神麯(炒),麥櫱(炒),半夏(湯洗七次),砂仁(各一兩半),良薑,蓽茇(各二兩),丁香(不見火,半兩),硇砂(三錢,醋化)
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用米飲或隨物空心送下,病甚者日進三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內臟引起的腹瀉,這種腹瀉又叫做完穀不化的腹瀉。

需要準備紅豆、藿香、糖求(一種糖的古稱)、煨過的莪朮、鬱金、去除白色內膜的陳皮、去除內瓤的青皮、甘草(以上各三兩),炒過的麥芽、炒過的麥芽、用湯洗過七次的半夏、砂仁(以上各一兩半),良薑、蓽茇(以上各二兩),不經火處理的丁香(半兩),用醋溶解的硇砂(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煮的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一百顆,用米湯或者根據情況空腹送服。病情嚴重的,一天可以服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