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四 (2)
卷之十四 (2)
1. 肉豆蔻散
治脾虛腸鳴,泄瀉不食。
肉豆蔻(七枚,每一枚剜一竅,納木香一粒在內,以麵裹燉熟,去面不用)
上碾為末,分作二服,不拘時用米飲湯調下。
白話文:
肉豆蔻散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腸鳴、腹瀉和食慾不振的。
使用肉豆蔻七枚,每一枚都挖一個小洞,放入一粒木香在裡面,再用麵團包裹後燉煮至熟,然後去除麵團不用。
將肉豆蔻和木香研磨成粉末,分成兩份服用,不拘時間用米湯調和後喝下。
2. 平胃散
治傷濕泄瀉。
蒼朮(三錢,炒),厚朴(薑製),橘紅(各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二個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用來治療因濕氣引起的腹瀉。
使用蒼朮(炒過,三錢)、厚朴(用薑製過,二錢)、橘紅(二錢)、甘草(烤過,一錢)。
將以上藥材當作一份,加兩碗水,三片生薑,兩個紅棗,煎煮成一碗,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。
3. 六和湯
治心脾不調,氣不升降,霍亂吐瀉,或致泄瀉,寒熱交併,小便赤澀。
方見暑門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心脾功能失調,導致氣機升降不順暢,引起的霍亂吐瀉,或者導致腹瀉,出現忽冷忽熱,小便赤黃且排尿不暢等症狀。
這個方子的詳細內容,請參閱暑門篇章。
4. 加味五苓散
治伏暑發熱,及虛實泄瀉,或煩渴,小便不利。
赤茯苓(去皮),木豬苓(去皮),澤瀉,白朮(各二錢),車前子,肉桂(各一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加味五苓散,可以用來治療因為暑熱潛伏體內導致的發燒,以及各種虛實原因引起的腹瀉,或者感到煩躁口渴,小便不順暢等症狀。
這個方子的組成是: 赤茯苓(去掉外皮)、木豬苓(去掉外皮)、澤瀉、白朮,每樣各二錢;車前子、肉桂,每樣各一錢。
使用方法是: 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服,加入兩盅水,放入生薑五片一起煎煮,煎到剩下一盅藥液即可服用,服用時間不拘。
5. 厚朴丸
治泄瀉不止。
白龍骨,乾薑(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厚朴(薑製),訶子(炮,去核),肉豆蔻(麵煨),陳皮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酒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用米飲送下。
白話文:
治療腹瀉不止。
使用白龍骨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炮製過去皮臍的附子、薑汁製過的厚朴、炮製過去核的訶子、用麵粉煨過的肉豆蔻、陳皮,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煮成的糊狀物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6. 補脾丸
治滑泄不禁。
肉豆蔻(麵煨),川厚朴(薑製),川白姜(炮),赤石脂,白朮(各一兩),神麯(炒),麥櫱(炒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蓽茇(各五錢)
上為細末,醋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用米飲送下。
白話文:
治療大便滑脫不止的症狀。
藥材:肉豆蔻(用麵粉包裹後煨過),川厚朴(用薑製過),川白薑(炮製過),赤石脂,白朮(各一兩),神麯(炒過),麥芽(炒過),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),蓽菝(各五錢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煮成的糊狀物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7. 大藿香散
治一切脾胃虛寒,嘔吐霍亂,心腹撮痛,如泄瀉不已,最能取效。
藿香(一兩),陳皮,厚朴(薑製),青皮(麩炒),木香,人參,肉豆蔻(麵裹煨),良薑(炒),麥櫱(炒),神麯(炒),訶子(煨,去核),白豆蔻(去皮),甘草(炙,各半兩),白乾薑(炮,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空心用生薑湯調服。如水瀉滑泄,腸風臟毒,米飲湯調下。赤白痢甘草黑豆湯調下。脾胃虛冷,宿滯酒食,痰氣作暈,入鹽少許,生薑紅棗湯調服。胃氣吃噫,生薑自然汁一呷,入鹽少許,調服此藥,大能消食順氣,利膈開胃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劑主要治療各種脾胃虛寒引起的疾病,例如嘔吐、霍亂、心腹絞痛,對於拉肚子不止的情況,效果尤其顯著。
藥方組成: 藿香(一兩)、陳皮、厚朴(用薑製過)、青皮(用麩皮炒過)、木香、人參、肉豆蔻(用麵包裹著煨過)、良薑(炒過)、麥芽(炒過)、神麴(炒過)、訶子(煨過,去除果核)、白豆蔻(去除外皮)、甘草(用火烤過,以上各半兩)、白乾薑(炮製過,三錢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用生薑湯調服。如果腹瀉不止,屬於腸風或臟毒引起的,可用米湯調服。若是赤白痢疾,則用甘草黑豆湯調服。脾胃虛弱寒冷,有積食或酒食未消化,痰多氣逆導致頭暈的,可在藥中加入少量鹽,用生薑紅棗湯調服。若胃氣不順、打嗝,可先喝一口生薑自然汁,再加入少許鹽,用此藥調服,能幫助消化、理順氣機、開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