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三 (2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29)

1. 倉廩湯

治噤口痢有熱,乃毒氣衝心,食即吐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治噤口痢有熱,乃毒氣衝心,食即吐。

現代白話文:

治療緊閉嘴巴的痢疾(一種伴有發熱的腹瀉),這是由於毒氣衝擊心臟導致的,一吃食物就會嘔吐。

人參茯苓甘草(炙),前胡川芎羌活獨活桔梗柴胡枳殼陳倉米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甘草(烤過的)、前胡、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桔梗、柴胡、枳殼、陳倉米(各等份)。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,不拘時熱服。

白話文:

煲咀,每次服五錢,水一盞半,薑三片,煎至剩七分,過濾掉渣滓,不限時間,熱服即可。

2. 參苓白朮散

治胃虛口噤。

人參茯苓白朮白扁豆(薑汁浸炒,去皮),山藥,蓮肉,砂仁薏苡仁(炒),桔梗甘草(炙,各二兩)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白扁豆(用薑汁浸泡後炒製,並去除外皮)、山藥、蓮子肉、砂仁、薏仁(炒製過)、桔梗、甘草(炙烤過的,各取二兩)

上為細末,石菖蒲煎湯下,宜食生韭菜

白話文:

用上等的細末,用石菖蒲煎湯送下,適宜吃生的韭菜。

3. 通神丸

治膿血雜痢,後重疼痛,日久不瘥。

白話文:

治膿血雜痢,後重疼痛,日久不瘥:香附一兩,乾薑一兩,吳茱萸五錢,縮砂仁五錢,廣棗仁五錢,三稜三錢,莪朮三錢,川楝子三錢,青皮三錢,訶子三錢,木香二錢,肉桂二錢,厚朴一兩,白芍一兩,甘草二錢。

沒藥(研),五靈脂(去砂石,研),乳香(研,各一錢),巴豆霜(研,半錢)

白話文:

  • 沒藥(研磨成粉)

  • 五靈脂(去除砂石,研磨成粉)

  • 乳香(研磨成粉,各一錢重)

  • 巴豆霜(研磨成粉,半錢重)

上同研勻,滴水為丸,如黃米大,每服七丸,食前煎生木瓜湯下,小兒服三丸,隨歲加減。

白話文:

以上藥物研磨均勻,滴水製成如黃米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丸,於飯前以生木瓜湯送服。小兒服用三丸,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丸數。

4. 芍藥黃芩湯

治泄痢腹痛,或後重身熱,久不愈,脈洪疾者,及下痢膿血稠黏。

芍藥,黃芩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,炙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,無時。如痛加桂少許,煎服。

白話文:

芍藥、黃芩(各一兩)、甘草(半兩,先炙過)

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取五錢藥粉,加入一杯半水煎煮至剩一杯水量,濾去藥渣後溫服,不拘時辰。如果腹痛較為劇烈,可適量加入桂枝一起煎煮服用。

5. 三奇散

治痢後,裡急後重。

白話文:

枳殼:

性味:苦、辛,涼。

歸經:肺、大腸經。

功效:行氣,消食,導滯,散結。

主治:胸痛,痞滿,腹脹,便祕,瘡瘍腫痛。

黃耆:

性味:甘,微溫。

歸經:脾、肺經。

功效:補氣,固表,生津,益衛。

主治:氣虛乏力,自汗,盜汗,表虛不固,脾虛泄瀉,肺虛咳嗽,衛氣不足。

防風:

性味:辛、甘,微溫。

歸經:膀胱經。

功效:祛風,解表,通竅,散寒。

主治:頭痛,項背強痛,肌肉痠痛,感冒,鼻塞,流涕,咳嗽,氣喘。

上等分為末,每服二錢,蜜湯調下,米飲亦得。

治裡急後重。

好蛤粉,穿山甲(炒)

上等分為末,每服一錢,空心用好酒調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裡急後重

方劑:

  • 生蛤粉
  • 穿山甲(炒製)

用法:

  • 將兩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每服取兩錢藥粉,用蜜糖湯或米湯調服。

6. 大黃湯

治泄痢久不愈,膿血相雜稠黏,裡急後重,日夜無度,久不愈者。

白話文:

治療久治不癒的泄痢,膿血相雜且稠黏,裡急後重,日夜發作,久治不癒者。

上用大黃一兩,銼細,以好酒二大盞,浸半日許,煎至一盞半,去大黃不用,將酒分二服,頓服之,未利再服,以利為度。後服芍藥湯和之,痢止再服黃芩芍藥湯,以撤其毒也。

白話文:

先用大黃一兩,切細,用二大杯的酒浸泡半日,煎成一小杯半,去除掉大黃不要服用,將酒分兩次服用,全部服完為止,沒有排便再重新服用,以順暢排便為度。然後服用芍藥湯來緩和,痢疾停止後再服用黃芩芍藥湯,來去除毒素。

7. 白朮黃耆湯

服前藥,痢疾雖除,更宜服此和之。

白話文:

服藥之後,即使痢疾已經痊癒,仍然應該服用這個藥方來調理。

白朮(一兩),黃耆(七錢),甘草(三錢)

白話文:

白朮(60公克),黃耆(42公克),甘草(18公克)

上㕮咀,分作三服,用水煎服。一方無黃耆,用黃芩半兩。

白話文:

藥材上嚼,分為三服,用開水煎服。一方中若沒有黃耆,可用黃芩半兩代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