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1)
卷之五十四 (1)
1. 大黃散
治石癰,腫硬疼痛,心腹煩悶,不得宣暢。
川大黃(一兩,炒),川芒硝,黑豆皮,枳殼(去穰,麩炒,各半兩),牛蒡子(微炒),當歸,川芎(各一分),甘草(生銼,半兩)
上銼碎,分作三服,每服水半盞,煎至五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,以利為度。
治石癰,堅如石,未作膿者。
上用生商陸根,不拘多少,熟搗敷之,干即易,取軟為度,及治濕漏諸癰癤,羊城人用此方,取效者多。
白話文:
[大黃散]
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石癰,症狀是腫塊堅硬疼痛,同時感到心胸腹部煩悶不舒服,無法順暢地舒展開來。
藥方組成:
川大黃(一兩,炒過)、川芒硝、黑豆皮、枳殼(去除內部的白色薄膜,用麩皮炒過,各半兩)、牛蒡子(稍微炒過)、當歸、川芎(各一分)、甘草(切成小塊,生用,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分成三份。每次取一份,加入半小杯水煎煮,煎到剩下五分之二的量時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,以排便順暢為目標。
這個藥方也可用來治療石癰,特徵是腫塊堅硬如石頭,且尚未化膿的情況。
此外,可以用新鮮的商陸根,不論多少,搗爛後敷在患處。藥乾了就換新的,直到腫塊軟化為止。這個方法也可以治療濕漏以及各種癰癤。廣州一帶的人們使用這個方法,效果很好。
2. 芍藥湯
治胃脘積熱,結聚為癰。
赤芍藥,石膏,犀角(鎊),麥門冬,薺苨,木通(各二兩),朴硝,升麻,玄參,甘草(生,各一兩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八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胃部積熱,熱邪結聚成癰(一種皮膚或組織內的膿腫)。
藥方組成:
赤芍藥、石膏、犀角(磨成粉)、麥門冬、薺苨、木通(各二兩),朴硝、升麻、玄參、甘草(生的,各一兩)。
用法: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加水一碗半,煎煮至剩八分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