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 (1)
卷之十 (1)
1. 葳蕤湯
風溫之病,脈陰陽俱浮,汗出體重,其息必喘,其形狀不仁,嘿嘿但欲眠,下之者則小便難,發其汗者必譫語,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,但吐下之則遺失便利,如此病者宜服。
葳蕤,白薇,麻黃,獨活,杏仁,川芎,青木香,甘草(各一兩),石膏(三兩)
上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分三服,取汗。若一寒一熱,加朴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下之,如無木香,可用麝香一分。《小品方》云:葳蕤湯治冬溫,春月中風傷寒,則發頭腦疼痛,咽喉干,舌強肉疼,心胸痞滿,腰背強。
白話文:
風溫這種疾病,脈象呈現陰陽兩脈都浮在表面,會出汗且身體感到沉重,呼吸一定會急促,身體感覺麻木不靈活,常常默默地想睡覺。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,會導致小便困難;如果用發汗的方式治療,一定會胡言亂語;如果再用燒針來治療,會導致耳聾難以說話。如果只是用嘔吐或瀉下的方式治療,會造成大小便失禁。像這樣的情況,就應該服用這個藥方。
藥方組成: 葳蕤、白薇、麻黃、獨活、杏仁、川芎、青木香、甘草各一兩,石膏三兩。
服用方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,加水八升煮成三升,濾掉藥渣,分三次服用,以求發汗。如果出現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情況,要加入芒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來攻下。如果沒有木香,可以用麝香一分代替。《小品方》說:葳蕤湯可以治療冬季的溫病,以及春季中風引起的傷寒,這些疾病會導致頭痛、咽喉乾燥、舌頭僵硬、肌肉疼痛、心胸悶脹、腰背僵硬。
2. 柴胡石膏湯
治時行瘟疫,壯熱惡風,頭痛體疼,鼻塞咽乾,心胸煩滿,寒熱往來,痰實咳嗽,涕唾稠黏。
柴胡,石膏(煅),赤芍藥,前胡,乾葛(各十五兩),升麻(二十五兩),黃芩,桑皮(各三十七兩半),荊芥穗(三十七兩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豉十餘粒,同煎七分,去滓熱服,小兒分作三服,更量大小加減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時行的瘟疫,症狀有高燒怕風,頭痛身體痠痛,鼻塞喉嚨乾燥,胸口煩悶脹滿,忽冷忽熱,痰多咳嗽,鼻涕口水濃稠。
藥材包含:柴胡、煅石膏、赤芍、前胡、葛根(各十五兩)、升麻(二十五兩)、黃芩、桑白皮(各三十七兩半)、荊芥穗(三十七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加水一杯、生薑三片、淡豆豉十幾粒,一起煎煮到剩下七分,濾掉藥渣後趁熱服用。小孩分三次服用,並且要根據年齡大小調整劑量,不拘泥於特定時間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