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三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8)

1. 育腸丸

治腸胃虛弱,內傷生冷,腹脹泄瀉,時時刺痛,裡急後重,下痢赤白,或變膿血,晝夜頻並,經久不瘥,此藥實腸胃,進飲食。

烏梅肉,黃連(去須,各一分),訶子皮,罌粟殼(去蒂筋,蜜炙),肉豆蔻(濕紙裹煨,各半兩),當歸(去蘆頭,酒浸一宿,焙,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,空心食前飯湯下。如小兒作小丸,煎甘草乾薑湯下。一方加川芎一分。

白話文:

此藥丸能治療腸胃虛弱,因為內傷、吃了生冷食物導致的腹脹、拉肚子,時常感到刺痛,想大便卻解不出來,或拉出紅紅或白白的黏液,嚴重時甚至變成膿血便,白天晚上都頻繁跑廁所,而且很久都好不了。此藥能確實地調理腸胃,增進食慾。

藥方成分有:烏梅肉、黃連(去除鬚根,各一份)、訶子皮、罌粟殼(去除蒂頭和筋,用蜂蜜炙烤過)、肉豆蔻(用濕紙包裹煨烤,各半兩)、當歸(去除蘆頭,用酒浸泡一晚後烘乾,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在空腹時、吃飯前用米湯送服。如果是小孩服用,可以將藥丸做小顆一點,用甘草乾薑湯送服。另一個配方是加入川芎一份。

2. 六神散

治瀉痢赤白,腹痛不可忍,痢久不止者。

御米殼(蜜炙,一兩)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烏梅肉,乾薑(炮,各五錢),甘草(炙,三錢)

上件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乳香一粒,同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,食前,日進二服。一方無乳香,赤痢冷服,白痢熱服,花痢溫服。一方無干姜。

治泄痢方。

《夷堅甲志》云:昔虞丞相自渠州被召,途中冒暑得疾,泄痢連月,夢壁間有韻語方一紙,讀之數過,其詞曰:

暑毒在脾,濕氣連腳;不泄則痢,不痢則瘧;獨煉雄黃,蒸餅和藥;甘草作湯,服之安樂;別作治療,醫家大錯。如方服之遂愈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拉肚子,包括拉出來的糞便帶有紅色或白色黏液,以及肚子疼痛到難以忍受,或是拉肚子很久都停不下來的情況。

藥方組成: 蜜炙過的御米殼(一兩),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的青皮,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的陳皮,烏梅肉,炮製過的乾薑(各五錢),炙過的甘草(三錢)。

使用方法: 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加入一碗半水,再加一粒乳香,一起煎煮到剩六分(大約一半多一點),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,飯前服用,一天服用兩次。另一種配方沒有乳香,如果是紅色黏液的腹瀉就冷服,白色黏液的腹瀉就熱服,如果是像花瓣一樣的痢疾就溫服。另一種配方沒有乾薑。

這個藥方是治療泄瀉(拉肚子)的。

《夷堅甲志》這本書記載:以前虞丞相從渠州被召回京,在路途中因為中暑生病,拉肚子持續好幾個月。有一天他夢見牆壁上有一張寫著韻語的藥方,他讀了好幾遍,上面的內容是:

中暑導致毒氣積在脾胃,濕氣也從腳底向上蔓延;如果不拉肚子就會變成痢疾,不痢疾就會變成瘧疾;單獨用煉製的雄黃,用蒸餅將藥裹好,用甘草煮水當藥引,服用後就會痊癒;如果用其他的方法治療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虞丞相照這個藥方服用後,病就好了。

3. 石榴皮散

治暴瀉不止,及痢下赤白。

上用酸石榴皮燒灰存性,不以多少,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用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突然發生的腹瀉不止,以及痢疾、排出紅或白色黏液的情況。

取酸石榴皮燒成灰,保留藥性,不限數量,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米湯調服。

4. 炙雞散

治脾胃氣虛,腸滑下痢。

上用黃雌雞一隻,治如食法,以炭炙之,槌了以鹽醋刷之,又炙令極乾燥,空腹食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脾胃虛弱、腸道滑利導致的腹瀉。

做法是:取一隻黃色母雞,像平常處理食物一樣處理乾淨,用炭火烤熟。烤好後捶打成鬆散狀,用鹽和醋刷過,然後再烤到非常乾燥,空腹時食用。

5. 不二散

治諸般瀉痢神效。

罌粟殼,青皮(去穰,焙乾),陳皮(去穰,焙乾,各二兩),當歸(去蘆,炒),甘草(炙甜藤如無,只以乾葛代,以上各一兩)

上件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通口服。如患赤白痢,用酸石榴皮一片同煎,極妙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腹瀉痢疾,效果非常好。

罌粟殼、青皮(去除內層白膜,烘乾)、陳皮(去除內層白膜,烘乾,各二兩),當歸(去除蘆頭,炒過),甘草(如果沒有炙甘草,就用葛根代替,以上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杯,煎煮至剩七分,濾掉藥渣,一次服下。如果是赤白痢疾,可以用一片酸石榴皮一起煎煮,效果極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