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1)

1. 鯽魚方

治腸風血痔,及下痢膿血,積年瀉血,面色痿黃。

大活鯽魚(一個,不去鱗肚,不穿孔,去其腸穢,入白礬),白礬(一塊,如金橘大)

上用敗棕皮重包,外用厚紙裹,先煨令香熟,去紙於熨斗內燒,帶生存性,為細末,每服一錢,空心溫米飲調下。一方瓦瓶內蓋定,炭火燒為灰,軟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前粥飲下。

治腸風及脫肛不收,有血,下部腫悶,疼痛

上用不蛀皂角五莖,捶碎,水一碗,揉令皂角消盡,絹二重濾過,取十分清汁,將脫肛腸浸在藥水中,其腸自收,不用手按,如大腸收了,更用湯燙其腰腹上下,令皂角氣行,則不再作。一方皂角去黑皮,塗酥炙為末,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食前粥飲下。

白話文:

鯽魚方

治療腸風痔瘡出血、下痢膿血、長期腹瀉出血,導致臉色枯黃的病症。

取一條大的活鯽魚,不要去除魚鱗和內臟,但要去除腸內的穢物,並在魚腹中放入一塊像金橘大小的白礬。

用舊棕櫚皮仔細包裹好,外面再用厚紙包起來,先用文火煨烤至熟透,取出,去掉紙,放在熨斗裡燒,保留藥性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在空腹時用溫熱的米湯調服。另一個方法是,將藥材放入瓦瓶中蓋好,用炭火燒成灰,再用軟飯揉成丸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二十丸,在飯前用粥湯送服。

皂角方

治療腸風以及脫肛不收縮,有出血,下部腫脹悶痛的病症。

取五根沒有蟲蛀的皂角,搗碎後放入一碗水中,揉搓至皂角溶解,用雙層絹布過濾,取十分清澈的汁液,將脫出的肛腸浸泡在藥水中,腸子會自行收回,不需要用手按壓。如果大腸收回後,再用熱水燙洗腰腹上下部位,使皂角的藥氣運行,便不會再復發。另一個方法是,將皂角去掉黑皮,塗上酥油炙烤後研成粉末,與棗肉揉成丸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十五丸,在飯前用粥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