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1)

1. 痢門(附論)

夫痢者,古云滯下,今為痢疾。《脈經》云:腸澼下膿血,脈沉小留連者生,數實且大有熱者死。又腸澼筋攣,其脈小細,安靜者生,浮大緊者死。嚴氏云:下痢之脈,微小者生,洪者難治,腸澼下膿血者脈宜滑大,若弦急者死。仲景分治之法,下痢脈沉弦者下重,脈大者為未止,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,雖發熱不死。

白話文:

痢疾,古代稱之為滯下,現在稱為痢疾。《脈經》上說:腸澼下膿血,脈沉小留連的人可以生,脈數實且大,有熱的人會死。又腸澼筋攣,脈小細,安靜的人可以生,脈浮大緊的人會死。嚴氏說:下痢的脈,微小的人可以生,洪大的人難以治療,腸澼下膿血的人脈應該滑大,如果弦急的人會死。仲景的分治方法,下痢脈沉弦的人下重,脈大的人為未止,脈微弱數的人為欲自止,雖然發燒也不會死。

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,灸之不溫,若脈不至,反微喘者死。下痢有微熱而渴,脈弱者令自愈,脈數有微熱,汗出令自愈。設脈緊為未解,下痢脈數而渴者令自愈。設不差,必清膿血,以有熱故也。病機要云:後重則宜下,腹痛則宜和,身重則除濕,脈弦則去風。膿血稠黏,以重劑竭之;身冷自汗,以藥溫之;風邪內縮宜汗之;鶩溏為痢當溫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腹瀉後手腳冰冷,沒有脈搏,用艾灸也沒辦法溫暖起來,如果脈搏不到,又出現微弱的氣喘症狀,則會死亡。腹瀉時出現輕微發熱口渴,脈搏虛弱,讓其自行痊癒即可;脈搏急促、微熱、出汗,讓其自行痊癒即可。如果脈搏緊繃,說明病情沒有解除;腹瀉時脈搏急促並且口渴,讓其自行痊癒即可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一定會排出清澈的膿血,這是因為體內有熱引起的。病機要略中說:大便頻急宜瀉,腹痛宜和中,身體沉重宜除濕,脈搏弦緊宜驅風。膿血粘稠,用重藥攻之;身體寒冷自汗,用溫熱藥物調理;風邪內縮宜發汗;溏瀉為痢疾,宜溫暖調理。

又云:在外發之,在裡下之,在上湧之,在下竭之,身表熱內陳之,小便澀分利之。又曰:盛者和之,去者送之,至者止之。《蘭室秘藏》云:假令傷寒,飲食脹滿而傳飧泄者,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;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,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。風邪下陷者升舉之,濕氣內勝者分利之,裡急者下之,後重者調之,腹痛者和之。

白話文:

原文中的「又云」和「又曰」都是指之前的已經說過的話。

「又說:在外面的發出來,在裡面的瀉出來,在上面的升起來,在下面的排出去,身體表面熱的用溫涼的方法來治療,小便不通暢的用分利的方法。又說:盛大的用緩和的方法來治療,要去除的用幫助排除的方法,到來的用阻遏的方法。「蘭室祕藏」中說:假使得了傷寒症,飲食脹滿而傳變成飧泄,這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消導;因傷濕熱的而變成膿血,這就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疏導。風邪下陷的用升舉的方法,濕氣在內體盛的用分利的方法,裡急的用瀉下的方法,後重症的用調和的方法,腹痛的用和解的方法。

白話文:

翻譯: 又說:外證發出來,內證瀉出來,上證升起來,下證排出去。身體表面熱的用溫涼的方法治療,小便不通暢的用利尿的方法。

又說:盛大的用緩和的方法治療,要清除的用幫助排除的方法,到來的用阻遏的方法。

「蘭室祕藏」中說:假設得了傷寒,飲食脹滿而變成腹瀉,這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消導;因濕熱而變成膿血,這就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疏導。

風邪下陷的用升舉的方法,濕氣在內體盛的用利尿的方法,裡急的用瀉下的方法,後重症的用調和的方法,腹痛的用和解的方法。

洞泄腸鳴無力,不及拈衣,其脈弦細而弱者,溫之收之;膿血稠黏,至圊而不能便,其脈洪大而有力者,寒之下之,機要又云:太陰經受濕,而為水泄虛滑,身重微滿,不知穀味,久則防變而為膿血。脾經傳腎,謂之賊邪,故難愈者,若先痢而後滑,謂之微邪,故易痊,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。

白話文:

1、腹瀉拉肚子、腸子咕嚕咕嚕響,身體無力,連衣服都拿不起來,脈搏細弱無力,應當溫補固澀治療。

2、膿血黏稠,大便的時候排不出來,脈搏洪大有力,應當寒涼瀉下治療。

3、重要竅門還說:太陰經受濕,容易造成腹瀉稀溏,身體沉重、腹部脹滿,吃東西沒有味道,時間一長,還會變成膿血。

4、脾經傳給腎經,叫做賊邪,所以難以治癒;如果是先痢疾後腹瀉稀溏,叫做微邪,所以容易治癒,這些都是脾土受濕造成的。

陳無擇云:滯下之證,《內經》所載血溢血泄,血便注下,古方則有清膿血,今為痢疾,其實一也。多由脾胃不和,飲食過度,停積於腸胃,不能克化,又為風寒暑濕之氣所幹,故為此疾。傷熱則赤,傷冷則白,傷風則下清血,傷濕則下如豆汁,冷熱交併,赤白兼下。

白話文:

陳無擇說:有關滯下的病症,《內經》所記載的血溢血泄、血便直往下流的症狀,古方則有清膿血,現在稱為痢疾,其實都是一回事。許多都是因為脾胃不和順,飲食過度,停積在腸胃中,無法消化,又受到風寒暑濕之氣的影響,因此造成這種疾病。傷害熱氣則呈紅色,傷害寒氣則呈白色,傷害風氣則排出清血,傷害濕氣則排出像豆汁,冷熱交雜,赤白兼下。

治法當通利之藥,疏滌臟腑,嚴氏以巴豆等劑推其積熱,後辨以冷熱風濕之證,用藥調治,熱赤者清之,冷白者溫之,傷風而下清血者則祛逐之,傷濕而下豆汁者分利之,冷熱相併,溫涼以調之,仍須先調胃氣,切不可驟用罌粟訶子之藥,止之澀之,使停滯不泄,多致危殆。陳無擇又云:古方風停膚腠,下瘀血或下鮮血,濕毒下如豆汁,皆外因之所致。

白話文:

治療的方法應該使用疏通利氣的藥物,疏通並清理臟腑。嚴氏使用大黃等藥劑來緩解熱積,後來根據冷熱風濕的不同證狀,使用不同的藥物來調理治療。對於熱赤的症狀,使用清熱的藥物;對於冷白的症狀,使用溫補的藥物;對於傷風而導致清血下漏的症狀,使用驅逐風邪的藥物;對於傷濕而導致豆渣樣分泌物流出的症狀,使用利濕的藥物;對於冷熱夾雜的症狀,使用溫涼相濟的藥物來調理。在治療的過程中,仍然需要先調理胃氣,千萬不可驟然使用罌粟、訶子等藥物,以免止瀉澀腸,導致停滯不泄,引發危險。陳無擇還說:古代方劑中提到因風邪停滯在皮膚腠理,而導致瘀血或者鮮血下流;因濕毒導致的分泌物流出,形狀像豆汁,都是由外因引起的。

古方有五泄,因臟氣鬱結,隨其所發,使利膿血,作青黃赤白黑,一一不同,即內因也。又飲食油膩熱物,酒醴醓醢,縱情恣欲,房室致傷精血,腸胃黏溢,久積冷熱,遂成毒痢,皆不內外因。治之先推其歲運,以平其外,察其鬱結,以調其內,審其所傷,以治不內外,條然明白,不致妄投也。此分三因,而治用藥當以三因內求之。

白話文:

古時的方劑上有五種泄瀉,是因臟腑氣機鬱結,依照病症的發作,使膿血通泄,這些膿血的顏色有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等,各種類別都不同;這些都是內在病因。另外,飲食油膩熱物、酒醴醓醢、縱情恣欲、房室過度導致精血受損,腸胃黏溢,長久積累寒熱,漸漸形成毒痢,這些都是內外因造成的。治療時,首先要推測是哪一年所發生的,以平定外因;察看鬱結的症狀,以調順內因;審察自己受傷的部位,來治療內外因。讓這些條理分明、明明白白的,就不會盲目投放藥物。這些方法將病因分為三個,而治病用藥時,則要根據這三個病因而尋求治療。

《大全良方》云:有一方,一家之內,上下傳染,長幼相似,是疫毒痢也。治法雖當察運氣之相勝,亦不可狎泥。當先察其虛實冷熱,首用敗毒散,倍加人參甘草陳皮,隨證用之。陳無擇又云:飲食冷熱,酒醴醓醢,腸胃黏溢,久積冷熱,遂成毒痢。嚴氏云:或有飲冷酒寒物,房欲勞傷精血,而成久痢,則宜化毒以保衛之。

白話文:

《大全良方》中記載:有一種疾病流行,一個家庭裡的人,無論長幼,都相繼感染,這種病就是疫毒痢。治療方法雖然應該考慮運氣的相勝相剋,但也不可拘泥於此。首先要辨別患者的虛實冷熱,首先使用敗毒散,再加入人參、甘草、陳皮,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。陳無擇又說:飲食冷熱不當,過度飲酒,腸胃黏膩,冷熱積聚久了,就會變成毒痢。嚴氏說:有的人飲用冷酒或寒涼的食物,房事過度,勞傷精血,導致久痢,則應化解毒性,以保護身體。

《病機》云:裡急後重,脈大而洪實為里,熱甚而閉,是有物結墜也。若脈大,甚不宜下,雖裡急後重,而脈沉細弱者,謂寒在內而氣散,可溫養自愈。裡急後重閉者,大腸經氣不宣通也,宜加檳榔木香,宣通其氣。《原病式》云:下迫後重,裡急窘迫,急痛也,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機》中說:如果出現裡急後重,脈搏強勁且有力,說明病在體內,熱邪熾盛而閉塞,是體內有症結墜阻所致。如果脈搏強勁,這種情況就不適合用瀉法來治療,即使出現裡急後重的症狀,但脈搏沉細弱小的,說明是寒邪在體內而氣血虛弱,可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,自然可以痊癒。裡急後重而閉塞不通的,是因大腸經氣機不暢所致,可以用檳榔、木香等藥物來宣通氣機。《原病式》中說:如果出現下迫後重,裡急窘迫的症狀,這是急痛,是因為火性急躁而能使物體乾燥的緣故。

《機要》云:腹痛者和之,如發熱惡寒,腹不痛,以黃芩多用。腹痛甚者,加當歸倍芍藥。《百一選方》云:禁口痢是毒氣上衝心肺所致,用石蓮肉以通心氣。丹溪云:吃病氣自下衝上,屬火之象,古方悉以胃弱言之,殊不知胃弱者,陰弱也,虛之甚也,滯下之義,多見此證,乃久下而陰虛也。

白話文:

《機要》中說:腹痛者應該和解中焦,如果還發熱惡寒、腹不痛,應該多用黃芩。如果腹痛很厲害,應該添加當歸並倍用芍藥。《百一選方》中的禁口痢是毒氣上衝心肺所致,可以用石蓮肉來通心氣。丹溪說:吃病氣自己從下衝到上,屬火之象。古代方劑全部以胃虛來解釋,卻不知道胃虛者是陰虛、很虛弱。下焦有停滯不暢的證狀,多見此證,是長久下痢而陰虛所致。

《原病式》曰:或言下痢白為寒者誤也,若果為寒,則不能消穀,何由反化為膿也?所謂下痢谷,反為膿血,如世之穀肉果菜,濕熱甚則自化,腐爛潰發,化為汙水也。其熱為赤,熱屬心火故也;其濕為黃,濕屬脾土也;燥郁為白,屬肺金也。經曰:諸氣憤郁,皆屬於肺,謂燥金之化也。

白話文:

《原病式》中說:有人說腹瀉呈白色是寒症,這是一種誤解。如果真的是寒症,就不能消化食物,怎麼反而會變成膿液?所謂腹瀉食物,反而變成膿血,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穀物、肉類、蔬菜,濕熱過度就會自己消化、腐爛、潰爛,化為污水一樣。其中的熱是紅色的,熱屬心火;其中的濕是黃色的,濕屬脾土;燥鬱是白色的,屬肺金。經文說:「所有的氣憤鬱結,都歸屬於肺。」這是說燥金的變化。

然諸瀉痢皆兼於濕,今反言氣燥者,謂濕熱甚於腸胃之內,而腸胃怫鬱,結而又濕至於否,以致氣液不得宣通,因以成腸胃之燥,使煩渴不止也。假如下痢赤白,俗言寒熱相兼,其說尤誤,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,尤權衡也,一高則必一下,一盛則必一衰,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,而同為痢也。

白話文:

然而各種瀉痢都兼有濕邪,現在反而說,是氣分燥熱,這是因為濕熱在腸胃中很嚴重,而腸胃受熱鬱,水濕阻滯,凝聚在一起,以致氣液不能宣通,因此導致腸胃乾燥,使人煩渴不止。假使瀉痢排出赤白色便,俗話說寒熱相兼,這種說法更是錯誤。難道不知道水火陰陽寒熱,都講究權衡的道理嗎?一邊高了,必然另一邊低了;一邊盛了,必然另一邊衰了。難道能寒熱同時在腸胃中很嚴重,而同為痢疾嗎?

如熱瘡瘍而出白膿者,豈可以白為寒歟?其在皮膚之分屬金,故色白也;次在血脈之分,屬心火故為血也,其色紅;在肌肉屬脾土,故作黃膿;在筋部屬肝木,故其膿色帶蒼;深至骨屬腎水,故紫黑血出也。各隨五臟之部,面見五色,是其標也;本則一出於熱,但分淺深而已。

白話文:

例如,熱性瘡瘍排出的膿是白色的,難道可以因為是白色的,就認為它是寒性嗎?瘡瘍位於皮膚這一層,皮膚屬金,所以膿是白色的;瘡瘍位於血脈這一層,血脈屬心火,所以膿是血色的;瘡瘍位於肌肉這一層,肌肉屬脾土,所以膿是黃色的;瘡瘍位於筋部這一層,筋部屬肝木,所以膿是青色的;瘡瘍深達骨頭這一層,骨頭屬腎水,所以膿是紫黑色的。膿液的顏色不同,是因為瘡瘍位於不同的部位,與五臟、五色相應,這是瘡瘍的標誌。但是,瘡瘍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熱邪所致,只是瘡瘍的深淺程度不同罷了。

大法下迫窘痛,後重裡急,小便赤澀,皆屬燥火,而下痢白者,必多有之,然為熱明矣。又云:白痢既為熱病,何故服辛熱之藥,亦有愈者耶?蓋辛熱之藥,能開發腸胃鬱結,使氣液宣通,流濕潤燥,氣和而已。蓋病微者可愈,甚者鬱結不開,其病轉加而死矣。凡治熱甚吐瀉亦然,夫治諸痢者,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,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。

白話文:

當嚴重的腹痛絞痛,伴有下腹部沉重感和緊急排便感,小便發紅、刺痛時,都屬於燥熱。而大便偏白,必定還有很多,這是熱症明顯的表現。有人說:白痢既然是熱症,為什麼服用辛熱藥物,也有人痊癒呢?這是因為辛熱藥物能夠疏通腸胃鬱結,使氣體和液體運行順暢,潤濕乾燥,氣和即可。病情輕微的可以痊癒,嚴重的則鬱結不通,病情加重而死亡。凡是治療熱性嚴重的嘔吐腹瀉也是如此,治療各種痢疾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辛涼藥物,也可以稍微加入辛熱藥物作為輔助。

辛能發散,開通鬱結,苦能燥濕,寒能勝熱,使氣宣平而已,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。故治諸痢者,黃連黃柏為多,以其至苦大寒,正主濕熱之病,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,治諸吐瀉下痢,或有愈,以其善開鬱結故也。然雖亦可驗者,或不中效,反更加害。

白話文:

辛味具有發散之功,能夠打開鬱結;苦味具有燥濕之功,寒性具有消除熱氣之功。所以辛能發散開鬱,苦能燥濕,寒能勝熱,氣宣平而已,如錢氏香連丸之類的藥物就是這樣的。所以治療各種痢疾的方劑,大多數都會使用黃連、黃柏這類非常苦寒的藥物,因為這些藥物專門治療濕熱病。至於那些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辛熱、金石類毒藥,雖然也可以治療各種嘔吐、腹瀉、痢疾,偶爾也能夠治癒,但那是因為這些藥物善於打開鬱結。但是,雖然也有值得驗證的案例,但有時卻不見效,反而會更加嚴重。

丹溪曰:或問河間之言,滯下似無挾寒者乎?予曰:泄痢之病,水穀或化或不化,虛實何如?惟覺困倦,若滯下則不然,或膿或血,或膿血相雜,或腸垢,或無糟粕,或糟粕相混,有痛不痛大痛之異,然皆裡急後重,逼迫腦人,似乎皆熱實證也。《原病式》云:所論痢之赤白,皆云有熱,熱在氣分為白,熱在血分為赤,赤白相雜者,氣與血皆受病也。且滯下之證,古人多與泄瀉同論,至《三因方》,始能另立條目,蓋實有不同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:有人問河間所說的話,滯下似乎沒有挾帶寒邪的?我說:泄痢的病症,水穀會或化或不化,那麼是虛證還是實證呢?病人只會感到睏倦,但滯下則不同,會出現膿液或血,或膿血相雜,或腸垢,或沒有糟粕,或糟粕相混,有疼痛、不痛、劇痛的不同,但都有裡急後重,迫逼人肛門的症狀,似乎都是熱實證。原病式中說:所論的痢疾的赤白二症,都說是因為有熱,熱在氣分表現為白色,熱在血分表現為紅色,赤白相雜,是氣和血都受了病的緣故。而且有關滯下的證候,古人大多與泄瀉同論,到了三因方,才另立條目,說明這兩種病證確實不同。

夫病有從外感而得者,須分六氣之異,外既受傷,腸胃鬱結,遂成赤白等證,當隨其氣血虛實以調之。有因臟氣發動,干犯腸胃而得者,須察其何臟相乘,以平治之。又有因飲食失節而得者,則又審其何物所傷,以消克之。

白話文:

疾病有的因外感而得,應該區分六種外邪的差異。人體外受到損傷,腸胃鬱結,於是形成腹瀉或痢疾等病症,應依照人體氣血虛實的情況來調理。有的因臟器內氣發動,幹擾腸胃而致病,應查明是哪個臟器相互影響,以和平調理的方法治療。還有因飲食失節而致病,則要仔細觀察是何種食物所傷,以消解和剋制它的方式治療。

世之感此疾者,其因誠不越乎是三者,但其受病之後,腸胃怫鬱,膿血稠黏,裡急後重諸方,雖有寒熱虛實之論,劉河間則以為熱,《內經》亦以熱多而寒少,丹溪以為挾虛寒之證,且前人立論,各有立法,見證立方,各有受病之源,隨證用藥。後之學者,宜深審之,可不懼諸,人之命豈可輕忽也!

白話文:

世上患此疾病的人,其緣由誠然都不超出這三種原因,但在發病之後,腸胃鬱悶,膿血黏稠,裡急後重等證候,雖然有寒熱虛實之論,劉河間則認為是熱,而《內經》亦以熱多而寒少,而丹溪則認為夾雜虛寒的病症,而且前人立論,各有自己的治療方法,見證開方,各有發病的根源,依據證據用藥。後世的學者,應該深入探究,就不用害怕了,人的生命怎麼可以輕視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