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九 (3)

1. 附子瀉心湯

治心下痞而後惡寒汗出者。

大黃,黃連,黃芩(各二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,切作四塊,止用一塊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心下(胃脘部)痞塞不舒,之後出現怕冷、出汗的症狀。

藥材組成:大黃、黃連、黃芩(各二錢),炮製過的附子(去除外皮和臍部,切成四塊,只用其中一塊)。

服用方法:以上藥材為一劑,加兩盅水煎煮至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
2. 生薑瀉心湯

治傷寒汗出後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,噫氣臭,脅下有水氣,腹中雷鳴不利者。

生薑,黃芩,人參(去蘆),乾薑(炮,各二錢),半夏,黃連,大棗(三枚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傷寒病發汗後,出現胃不舒服,心下(胃脘部)覺得痞塞、發硬,打嗝有臭味,脅肋下有水聲,肚子裡咕嚕作響且排便不順暢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是:生薑、黃芩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乾薑(炮製過),各二錢;半夏、黃連、大棗三枚。

以上藥材煮成一服。用水兩盅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
3. 白虎湯

治傷寒脈浮滑者,表裡有熱,若汗下吐後,七八日不解,熱結在裡,大渴,舌上乾燥欲飲水者。

知母(三錢),石膏(五錢),甘草(一錢),粳米(半合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[白虎湯],用來治療傷寒病,病人的脈象呈現浮滑的狀態,表示身體表裡都有熱。如果病人發汗、瀉下或催吐後,經過七、八天病情沒有緩解,熱邪鬱積在體內,會感到非常口渴,舌頭乾燥想喝水。

藥方組成:知母三錢、石膏五錢、甘草一錢、粳米半合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加兩盅水煎煮,煎到剩下一盅的量,在飯後服用。

4. 白虎加人參湯

(又名化斑湯),治傷寒發斑,口燥煩渴。

知母(三錢),石膏(五錢),人參(二錢),甘草(一錢半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粳米一百粒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又叫做化斑湯,可以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發斑,以及口乾舌燥、煩躁口渴的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知母三錢、石膏五錢、人參二錢、甘草一錢半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,放入粳米一百粒,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盅的量,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