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1)

1. 芫花丸

治寒疝積聚動搖,大者如鱉,小者如杯,乍來乍去,在於胃脘,大腸不通,感風寒則腸鳴,心下寒氣上搶,胸脅滿。

芫花(二兩,醋拌炒),川椒(炒),川大黃(銼炒)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,細辛,赤芍藥,桂心,赤茯苓,木香(以上各一兩),吳茱萸(湯泡,微炒),半夏(湯泡),桔梗(去蘆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溫酒送下,日三服,當下如泥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芫花丸」是用來治療因為寒邪引起的疝氣,這種疝氣會形成積聚,在體內移動不定,大的像鱉一樣,小的像杯子,會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,位置在胃部和腸子之間,導致大便不通暢。如果感受到風寒,就會腸鳴,心下會感到寒氣向上衝,胸部和脅肋會覺得脹滿。

藥方組成包含:芫花(二兩,用醋拌炒過),川椒(炒過),川大黃(切碎炒過),川烏頭(炮製過去皮臍),細辛,赤芍藥,桂心,赤茯苓,木香(以上各一兩),吳茱萸(用熱水泡過,稍微炒過),半夏(用熱水泡過),桔梗(去除蘆頭,以上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,再搗製二三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顆,用溫酒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,服用後會像泥一樣把體內的東西排泄出來。

2. 昆布丸

治陰疝,腫大偏墜。

昆布(洗去殼,炙),海藻(洗去殼,炙),蕪荑仁(炒),蒺藜子(炒,去角),檳榔(銼,各一兩半),枳殼(去穰,麩炒),火麻子(研,各二兩),訶黎勒(煅,去核),黃耆,木香(以上各三分),陳皮(去白,炒),桃仁(去皮尖,炒研),菟絲子(酒浸一宿,別研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昆布丸

治療陰囊疝氣,症狀是陰囊腫大,一邊偏墜下垂。

藥材包含:昆布(洗淨去除外殼,烤過),海藻(洗淨去除外殼,烤過),蕪荑仁(炒過),蒺藜子(炒過,去除角刺),檳榔(切碎,以上各用一兩半),枳殼(去除內膜,用麩皮炒過),火麻子(研磨成粉,以上各用二兩),訶黎勒(煅燒過,去除果核),黃耆,木香(以上各用三分),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,炒過),桃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炒過並研磨成粉),菟絲子(用酒浸泡一晚,另外研磨成粉,以上各用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