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二 (12)
卷之十二 (12)
1. 足太陽膀胱瘧(附論)
夫太陽瘧之狀,《內經》謂令人腰痛頭重,寒從背起,先寒後熱,熇熇暍暍然,熱止汗出難已,刺郄中出血。蓋膀胱經下抵腰中,上巔絡腦,故腰痛頭重,寒從背起也,經虛受邪,故先寒後熱也,熱止汗出難已,以真氣不勝邪故也。
白話文:
太陽經的瘧疾,根據《內經》所說,會使人腰痛、頭部沉重,寒冷從背部開始發作,先感到寒冷後發熱,發熱時身體感到發燙、不舒服,熱退後汗流不止,難以停止,可以用針刺委中穴放血治療。這是因為膀胱經向下到達腰部,向上聯繫到頭頂,所以會出現腰痛和頭部沉重的症狀,寒冷也從背部開始。經絡虛弱而感受邪氣,所以會先感到寒冷再發熱。熱退後汗流不止,難以停止,是因為身體的真氣無法戰勝邪氣的緣故。
2. 柴胡湯
治足太陽瘧寒熱。
柴胡,常山,知母(焙),鱉甲(去裙袢,醋炙黃),青蒿(乾者),甘草(炙),枳殼(去穰,麩炒),官桂(去粗皮,各一兩)
上粗搗篩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柳枝心七枚,蔥白二寸,細切,同煎至七分,去滓,空腹溫服,發前再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足太陽經脈的瘧疾,症狀是發冷發熱。
藥材包含:柴胡、常山、知母(炒過)、鱉甲(去除外殼邊緣,用醋炙烤至黃色)、青蒿(乾燥的)、甘草(炙烤過)、枳殼(去除內層白色部分,用麩皮炒過)、官桂(去除粗糙外皮),以上藥材各取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篩過,每次服用三錢。用水一杯,加入柳枝心七枚、切細的蔥白二寸,一同煎煮至剩下七分,去除藥渣,在空腹時溫熱服用,瘧疾發作前再次服用。
3. 足陽明胃瘧(附論)
夫足陽明胃瘧,在經則令人先寒酒淅,寒甚久乃熱,熱去汗出,喜見日月光火氣快然,當刺足陽明跗上;在胃則令人旦病善飢而不能食,食則支滿腹大,當刺足陽明太陰,橫脈出血。蓋胃圍沖氣,為水穀之海,邪氣客之,則沖氣不和,故善飢不能食,食則支滿腹大。傳於經者為寒熱,陽不勝於陰,故喜見日月光及火氣也。
白話文:
足陽明胃經的瘧疾,如果病邪是在經絡,會使人先感到寒冷,像喝醉酒一樣發抖,寒冷很久之後才會發熱,發熱退去後會出汗,喜歡看到陽光和火光,感覺很舒服,這時應當針刺足陽明經腳背上的穴位;如果病邪是在胃腑,會使人早上發病,容易感到飢餓卻吃不下東西,吃了東西就會覺得腹部脹滿,這時應當針刺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交會處的橫向脈絡放血。這是因為胃是氣血匯聚的地方,是容納水穀的海洋,邪氣侵犯胃,就會導致胃氣不調和,所以會容易感到飢餓卻吃不下東西,吃了東西就會覺得腹部脹滿。如果病邪傳到經絡,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這是陽氣無法勝過陰氣的表現,所以才會喜歡看到陽光和火光。
4. 順氣湯
治足陽明胃瘧,支滿腹大。
厚朴(去皮,薑汁製),陳皮(湯浸,去白,焙),白朮,半夏(湯浸七次,制,各一兩),乾薑(炮),柴胡(去苗),甘草(炙,各半兩)
上粗搗篩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五片,棗二枚,擘破,煎七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此方劑名為順氣湯,用於治療足陽明胃經的瘧疾,症狀為胸腹脹滿。
藥材包含:厚朴(去除外皮,用薑汁炮製)、陳皮(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,再烘乾)、白朮、半夏(用湯浸泡七次炮製,以上各藥材皆使用一兩)、乾薑(炮製過)、柴胡(去除莖苗)、甘草(炙烤過,以上各藥材皆使用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碗水、五片生薑、兩顆剝開的紅棗,煎煮至剩七分時,去除藥渣,不論何時皆可溫服。
5. 枳殼湯
治胃瘧,心腹脹滿不食。
枳殼(去穰,麩炒,三兩),厚朴(去皮,薑製),人參,白朮,白茯苓(各二兩)
上粗搗篩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入生薑一棗,大切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枳殼湯,可以用來治療因為胃部問題引起的瘧疾,症狀是心窩和肚子脹滿,吃不下東西。
藥材包含:枳殼(去除裡面的白色瓤,用麩皮炒過,三兩)、厚朴(去除外皮,用薑製過,各二兩)、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(各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一顆棗子大小的量,切成大片,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碗的量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
6. 紅丸子
專治食瘧。
荊三稜(醋煮),莪朮(各二兩),胡椒(一兩),青皮(炒香,三兩),阿魏(一分,醋化)
上為細末,別用陳倉米同阿魏,醋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加至百丸,用薑湯吞下。或因食生果成瘧,用麝香湯吞下,一方炒土朱為衣,以老瘧飲下,古方雖有鱉甲煎等,不時服不見效。
白話文:
專門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瘧疾。
荊三稜(用醋煮過)、莪朮(各二兩)、胡椒(一兩)、青皮(炒過使其散發香味,三兩)、阿魏(一分,用醋化開)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另外用陳年的米和阿魏一起用醋煮成糊狀,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可以增加到一百丸,用薑湯送服。如果是因為吃了生冷水果而得瘧疾,就用麝香湯送服。有個方子是用炒過的土朱做藥丸的外衣,然後用治療老瘧的藥湯送服。古方雖然有鱉甲煎等藥方,但按時服用效果也不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