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10)

1. 知母湯

治肝瘧,上焦壅滯,心煩頭疼,寒熱不止,肌肉消瘦,不下食。

白話文:

肝臟引起的瘧疾,胸腔上部氣血循環不暢通,導致心煩、頭疼,體溫忽冷忽熱,肌肉消瘦,不想吃東西。

知母,地骨皮,升麻(各一兩),鱉甲(去裙袢,醋炙黃),犀角(鎊屑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,焙),柴胡,石膏(各二兩),甘草(生,半兩),虎頭骨(酥炙,一兩半,一方無此,有赤茯苓二兩)

上粗搗篩,每服四錢,水一大盞,入香豉五十粒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知母:1 兩

  • 地骨皮:1 兩

  • 升麻:1 兩

  • 鱉甲:1 兩(去除裙邊,醋炙至黃)

  • 犀角:2 兩(研成粉末)

  • 人參:2 兩

  • 麥門冬:2 兩(去除心,烘烤)

  • 柴胡:2 兩

  • 石膏:2 兩

  • 甘草:半兩(生用)

  • 虎頭骨:1.5 兩(酥炙)

  • 一方中沒有虎頭骨,使用赤茯苓 2 兩代替

將藥材簡單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大盞水煎煮,加入五十粒香豉,煎煮至藥水剩六分之三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

2. 木香犀角丸

治肝瘧。

木香,羚羊角(鎊屑),犀角(鎊屑,各一兩半),升麻,玄參,豬苓,檳榔(各二兩半),鱉甲(酥炙),甘草(炙,各二兩),豉(炒,五兩)

白話文:

木香、羚羊角(刮成屑)、犀牛角(刮成屑,各一兩半)、升麻、玄參、豬苓、檳榔(各二兩半)、鱉甲(用酥油炙過)、甘草(炙過,各二兩)、炒豆豉(五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用溫酒或米飲送下,日再服。體熱即去甘草檳榔,加大黃(五兩)。

白話文:

藥材上半部分磨成細粉末,和蜂蜜混合做成丸狀,丸子的大小就像梧桐樹的果實。每次服用 30 顆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如果服用者體質燥熱,去除甘草和檳榔,增加大黃(五兩)。

3. 手少陰心瘧(附論)

手太陰陽明是也。蓋心肺獨居膈上,其氣相通,故瘧邪干肺,內動於心,則為寒熱善驚之候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陰和陽明就是這樣。心臟和肺臟獨自位於橫隔膜上,它們的氣息相通。所以瘧疾之邪侵犯肺部,內動於心臟,就會出現怕冷怕熱和容易受驚的症狀。

4. 人參丸

治肺瘧,心寒熱善驚,如有所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肺部瘧疾,心臟既寒又熱,容易受驚嚇,好像看見什麼東西。

人參,鱉甲(去裙袢,醋炙),桃仁(去皮尖及雙仁,炒研),常山,甘草(炙),肉蓯蓉(酒浸切,焙),升麻(各三分),桂心(去粗皮,半兩),烏梅肉(炒),龍齒(研,各一兩),丹砂(研,一分),阿魏(研,一分)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研,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空心用米飲下,未發時並二服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鱉甲(去除裙邊,用醋炙烤)、桃仁(去除皮尖和雙仁,炒熟研磨)、常山、甘草(炙烤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切碎,烘烤)、升麻(各取三分)、桂心(去除粗皮,取半兩)、烏梅肉(炒熟)、龍齒(研磨,各取一兩)、丹砂(研磨,取一分)、阿魏(研磨,取一分)、杏仁(去除皮尖和雙仁,炒熟研磨,取半兩)

將藥材末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,每次服用十五丸,空腹時以米湯送服,症狀發作前同時服用兩次。

5. 杏仁丸

治肺瘧。

杏仁(四十枚,湯浸去皮尖雙仁,炒),常山(三分),丹砂(別研,半兩),甘草(一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綠豆大,每服十五丸,未發米飲下,日再服之。

白話文:

  1. 杏仁(四十顆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尖端,然後炒熟)

  2. 常山(三分)

  3. 丹砂(研磨成細粉,半兩)

  4. 甘草(一分)

細切研磨成綠豆大小,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米湯送服,每日再服用一次。

6. 足少陰腎瘧(附論)

《內經》謂足少陰腎瘧,在經則令人嘔吐,甚多寒熱,熱多寒少,欲閉戶牖而處,其病難已;在臟則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,大便難,目眴眴然手足寒,刺足太陽少陰,蓋腎脈入肺中,肺脈環胃口,故使人嘔,陰虛則陽氣偏,故熱多,若灑淅腰脊痛,大便難,目眴,手足寒,特以藏氣內虛,機關不利,故為此證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上說,足少陰腎瘧,在經絡上會讓人嘔吐,有很多寒熱,其中熱多寒少,病人想關閉門窗獨處,這種病很難治癒;在臟腑上會讓人腰脊疼痛、轉動不靈、大便困難、眼睛昏花、手腳冰涼。針灸足太陽少陰經,因為腎臟的經脈進入肺臟,肺臟的經脈環繞胃的開口,所以讓人嘔吐。陰虛就會導致陽氣偏盛,所以熱多,如果出現灑淅腰脊痛、大便困難、眼睛昏花、手腳冰涼,都是因為臟腑氣血虛弱,機關不利造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