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二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9)

1. 手太陰肺瘧(附論)

夫肺瘧者,《內經》謂令人心寒,寒甚則熱。熱間善驚,如有所見,刺夫心瘧者,《內經》謂令人煩心,甚欲得清水,反寒多不甚熱,刺手少陰是也。蓋心為神舍,邪不可干,邪氣干之,故煩心,其欲清水者,以心火內熱故也。其反寒多不甚熱者,內熱而外寒故也,治宜通心經、利邪熱則愈。

白話文:

肺瘧的患者,《內經》說會讓人感到心寒,寒氣嚴重的就會發熱。發熱的間歇時,容易受到驚嚇,好像看到了什麼東西。而刺痛心瘧的患者,《內經》說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,非常想要喝清水,反而是感到寒冷,大多不會很熱,這種情況是刺痛手少陰經引起的。由於心臟是神明居住的地方,邪氣不能侵犯,邪氣侵犯了心臟,所以會感到心煩意亂,想要喝清水,是因為心火內熱的緣故。反而是感到寒冷,大多不會很熱,是因為內熱而外寒的緣故,治療的原則是打通心經,順利排除邪氣,就能夠痊癒。

2. 甘草湯

治心熱,為瘧不止,或止後熱不渴,乍來乍去,令人煩心,甚欲飲清水,反寒多不甚熱者。

白話文:

治療心臟發熱,瘧疾久治不癒,或瘧疾停止後仍有發熱,不口渴,熱退又復發,令人心煩意亂,非常想喝冷水,反而寒氣較多,不會很熱。

甘草(一兩),蜀漆(三兩),常山鱉甲(各四兩),石膏(五兩),香豉(一合),梔子烏梅(各十三枚),竹葉(切,二升)

白話文:

  • 甘草(60克)

  • 蜀漆(90克)

  • 常山(120克)

  • 鱉甲(120克)

  • 石膏(150克)

  • 香豉(180毫升)

  • 梔子、烏梅(各39粒)

  • 竹葉(切碎,480毫升)

上㕮咀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

白話文:

現代白話文:內容上要咀嚼細碎後用九升水煮沸,取三升藥液,分三次服用。

3. 麝香丸

治心瘧。

麝香,黃丹(炒紫色),砒霜(各一分),硃砂(一兩),金箔(三十片)

白話文:

• 麝香:一種來自雄性麝鹿的囊狀腺分泌物,具有芳香氣味,在中醫中用作鎮痛、活血化瘀的藥物。

• 黃丹:一種由氧化鉛製成的礦物顏料,顏色為紅色或橙色,在中醫中用作收斂止血、消炎殺菌的藥物。

• 砒霜:一種有毒的砷化合物,在中醫中用作殺蟲、解毒的藥物,但由於其毒性強,現已很少使用。

• 硃砂:一種由硫化汞製成的礦物,顏色為鮮紅色,在中醫中用作鎮靜安神、清熱解毒的藥物。

• 金箔:一種由純金製成的薄片,在中醫中用作補氣養顏、延年益壽的藥物。

上細研令勻,用粳米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男左女右,中指節上,用緋絹裹系一丸,發前以冷醋湯下一丸,忌食熱物。

白話文:

將這上等的藥物研磨細均勻,使用粳米飯和成丸劑,形似梧桐子的大小,依照男女的不同,分別在左手和右手的食指關節上,用紅色的絲絹包裹住一枚藥丸,在藥丸服下之前,先飲用冷醋湯,並且忌食辛熱的食物。

4. 硃砂丸

治心瘧。

白話文:

原文: 瘧疾,治心瘧。

翻譯: 治療瘧疾,針對心瘧。

光明砂(半兩,細研),常山(一兩),杏仁(十枚,湯浸,去皮尖,麩炒微黃)

白話文:

  • 光明砂(半兩,研磨成細粉)

  • 常山(一兩)

  • 杏仁(十枚,用熱水浸泡,去除皮和尖端,用麩皮炒至微黃)

上為末,研入硃砂令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未發前以粥飲下十五丸,欲發時再服。

白話文:

把它研磨成粉末,與硃砂混合均勻,加入蜂蜜和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在痘疹尚未發出來之前,用稀粥送服十五粒。等到痘疹即將發出來時,再服用一次。

5. 足太陰脾瘧(附論)

夫足太陰之經,脾之脈也。脾經之瘧,令人不樂,好太息,不嗜食,多寒熱汗出,病至則嘔,嘔已乃寒。寒則腹中痛,熱則腸中鳴鳴。肝瘧顏色蒼蒼,顫掉氣喘,積年不瘥,鱉甲丸等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經是脾的經脈。脾經的瘧疾,會讓人心情鬱悶,常常嘆息,不想吃東西,經常感到冷熱交替,出汗,病情嚴重時會嘔吐,嘔吐後又感到寒冷。寒冷時腹部疼痛,炎熱時腸中鳴叫。肝臟的瘧疾,面色青黃,顫抖氣喘,多年不癒,可用鱉甲丸等方劑治療。

6. 鱉甲丸

治肝瘧色蒼蒼,顫掉氣喘,久不瘥者,或久熱勞微動如瘧。

白話文:

適用於肝氣鬱結引起的瘧疾,患者面色蒼白,冷顫、氣喘,久治不癒;或因勞熱而氣微,發作似瘧疾。

鱉甲(去裙袢,醋浸,炙),蜀漆葉,烏梅(取肉,炒),常山知母(各一分),甘草(微炙),苦參,葳蕤,石膏(各半兩),香豉(一合,微炒)

白話文:

鱉甲(去除裙邊,用醋浸泡,炙烤),蜀漆葉,烏梅(取肉,炒),常山,知母(各1份),甘草(微烤),苦參,葳蕤,石膏(各半兩),香豉(1合,微炒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,未發前米飲下,臨發再服。

白話文:

將這些細小的煉蜜丸藥丸製作成「梧桐子」般大小,每次服用十丸,在病發前以米湯送服,病發時再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