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5)

1. 克效餅子

治一切瘧疾,發作有時,先覺伸欠,乃作寒慄,鼓振頤頷,中外皆寒,腰脊俱痛,寒戰既已,內外皆熱,頭痛如破,渴欲飲冷,或痰聚胸中,煩滿欲嘔,或先熱後寒,或先寒後熱,或寒多熱少,或熱多寒少,或寒熱相半,或但熱不寒,或但寒不熱,或一日一發,或一發後六七日再發,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各種瘧疾,這種病發作的時候是有時間性的,首先會感到伸懶腰、打哈欠,然後開始畏寒、發抖,上下牙齒咯咯作響,全身內外都很寒冷,腰部和脊椎也很疼痛,畏寒發抖之後,全身內外都會發熱,頭痛得好像要裂開一樣,口渴想喝涼水,有的還會痰液積聚在胸中,感到煩躁、胸悶、想嘔吐,有的會先發熱然後畏寒,有的會先畏寒然後發熱,有的畏寒的時間長發熱的時間短,有的發熱的時間長畏寒的時間短,有的畏寒和發熱的時間一樣長,有的只發熱不畏寒,有的只畏寒不發熱,有的隔一天發作一次,有的發作一次後過了六七天再發作,這些都可以治療。

甘草(爐),綠豆末,荷葉(爛,各五錢),定粉(研),龍腦(研),麝香(研,各半兩),金箔(二十五片,為衣),信砒(醋煮,二兩半),硃砂(研飛,一兩)

白話文:

甘草(烘烤過),綠豆粉,荷葉(爛的,各五錢),定粉(研磨),龍腦(研磨),麝香(研磨,各半兩),金箔(二十五片,用來做外表),信石(用醋煮過,二兩半),硃砂(研磨成粉,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搜和,每兩作二十丸,捏匾,以金箔為衣,每服一餅,以新水磨化,日發者未發前服之,間日者不發夜服,隔數日發者,前一日夜服,連日者凌晨服。

白話文:

把藥物研成細末,與蜂蜜混合,每兩藥物製成二十粒藥丸,捏成扁形,並用金箔包覆。每次服用一粒藥丸,用水研磨化開,白天發作的病症在發作前服用,間歇性發作的病症在不發作的晚上服用,隔數日發作的病症在前一天晚上服用,連續發作的病症在凌晨服用。

2. 常山酒

治瘧。

白話文:

治療瘧疾。

常山,鱉甲(醋炙黃,各三分),虎頭骨(炙,半兩),豉(炒,半分),桃枝(一握),柳枝(一握),桃仁(三七枚,去皮尖,炒),干棗(三枚,去核),烏梅(炙,十枚)

上細銼,以酒一升,浸一宿,明日入生薑五片,煎取五合,去滓,空心分為二服。

白話文:

常山、鱉甲(以醋炙烤至微黃,各三分),虎頭骨(炙烤,半兩),豉(炒熟,半分),桃枝(一握),柳枝(一握),桃仁(三七枚,去掉外皮和尖端,炒熟),幹棗(三枚,去掉果核),烏梅(炙烤,十枚)

用一升的酒浸泡一晚,次日加入五片生薑煎煮,取五合的湯液,去除渣滓,空腹分兩次服用。

3. 五行神驗丸

治一切瘧疾。

靛花(二兩,東方),桂心(一兩,南方),乾薑(一兩,西方),巴豆(一兩,北方),硫黃(一兩,中央),麝香(少許)

白話文:

  1. 靛花(兩錢,東方):用於疏風清熱,解毒消腫。

  2. 桂心(一錢,南方):有溫補心陽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3. 乾薑(一錢,西方):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的功效。

  4. 巴豆(一錢,北方):有瀉下積滯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  5. 硫黃(一錢,中央):有殺蟲止癢、解毒散結的功效。

  6. 麝香(少量):有開竅醒神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上將五般藥於盤內,據五方安排定,取四月二十八日夜安桌子上,於中庭露,以香一爐,當虔心。如是露七夜,至端午日早修合,將巴豆去殼,湯五十沸搗研,余藥為散,入麝香,以薄糊調靛花末為丸,如櫻桃大,合時忌女子等見,丸子焙乾於盒內盛,發日淨手取,以綿裹香火炙令熱,男左女右,預前帶安耳中,便利時除卻,淨手後再安耳中,不得女子捻觸,女子患男子與安,忌一切葷腥果子(一方無麝香)。

白話文:

將五種藥品放在盤子裡,依照五個方位排列,找個四月二十八日的晚上放置在桌子上,放在院子裡露一整夜,並點一爐香,虔誠的祈求。重複上述步驟七天,直到端午節早上才將藥品混合在一起,將巴豆去殼,用沸水煮五十次後搗碎研磨,其餘藥品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,用麵糊和靛花末調成藥丸,大小如櫻桃。製作藥丸時,忌諱有女性在場。將藥丸焙乾後放置在盒子裡,發作當天淨手取出,用棉花包著用香火炙烤至溫熱後,男性放在左耳,女性放在右耳,藥品要事先帶好並放在耳中。大便時將藥丸取下,淨手後再將藥丸放回耳中,女性不得接觸藥丸,若女性生病則由男性放置藥丸,並且忌諱食用一切葷腥果子(另一種方法不加入麝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