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二 (1)
卷之四十二 (1)
1. 肝之積肥氣丸
治積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,久不愈,令人發咳逆痎瘧,連歲不已。
厚朴(半兩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川烏(炮去皮,一錢二分),川椒(炒出汗,四錢),巴豆霜,乾薑(炮,各五錢),皂角(去皮弦子,煨),茯苓(去皮,各一錢半),廣朮(炮),人參(去蘆),昆布(洗)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
上為極細末,入巴豆霜研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初服二丸,一日加一丸,二日加二丸,漸加至大便微溏,再從兩丸加服。周而復始,積減太半勿服,在後積藥,依此法服,春夏秋冬另有加減法,秋冬加厚朴半兩,減黃連一錢半。治風癇於一料中加人參茯神菖蒲各三錢,黃連即依春夏用七錢,雖秋冬不減,空心用淡醋湯送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「肝之積肥氣丸」是用來治療積聚在左側脅肋下方,像倒扣的杯子一樣,有頭尾形狀的腫塊,這種腫塊如果長期不癒,會使人咳嗽、嘔吐、瘧疾發作,甚至連年不癒。
藥方組成如下:厚朴(半兩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炮製過的川烏(去皮,一錢二分),炒過出汗的川椒(四錢),巴豆霜,炮製過的乾薑(各五錢),煨過的皂角(去皮和筋,一錢半),去皮茯苓(各一錢半),炮製過的廣朮,去蘆的人參,洗過的昆布,炙甘草(各二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巴豆霜攪拌均勻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剛開始服用時吃兩顆,一天增加一顆,第二天增加兩顆,逐漸增加到大便稍微鬆軟的程度,再從兩顆開始加量服用。這樣循環反覆,等到腫塊消退大半就停止服藥。如果之後還有腫塊,就按照這個方法繼續服用。春夏秋冬四季的用藥量會有所不同,秋冬季節要多加半兩厚朴,減少一錢半黃連。如果治療癲癇,就在這個藥方中加入人參、茯神、菖蒲各三錢,黃連的用量仍按照春夏的七錢使用,秋冬不減。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