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7)

1. 二灰散

治傷寒陰陽易。

手足指甲(二十片,男病用女者,女病用男者),中衣襠(一斤,男病用女者,女病用男者)

上並燒作灰,研令極細,分三服,不拘時候,用溫酒調下,或米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雙手雙腳的指甲(二十片,男性患者用女性的指甲,女性患者用男性的指甲),中衣的襠部(一斤,男性患者用女性的中衣,女性患者用男性的中衣)

以上物品燒成灰,研磨得極細,分成三份,不拘任何時間,用溫酒或米湯調服。

2. 六君子湯

治傷寒汗下之後,將見平復,宜服此調理,助脾進食,辟邪氣,大妙。

白話文:

傷寒經汗下之後,若見平復徵兆,宜服此調理方,以助脾胃恢復進食,驅邪氣,功效甚佳。

人參白朮黃耆,白茯苓山藥甘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、白茯苓、山藥、甘草(各等分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棗三枚,同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
白話文:

細嚼咀碎藥材,每次取四錢,加水一盞半,薑三片,棗三枚,一同煎煮至剩七分水,去除渣滓後,溫熱服用。

3. 養脾湯

治傷寒後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古代文字:

傷寒後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或氣短自汗,或畏寒肢厥。

現代白話文:

得了傷寒病後,脾胃虛弱,沒有胃口,不想吃飯。有的還會出現氣短、自發性出汗,或怕冷、四肢冰冷等症狀。

茯苓乾薑(炮,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,丁香人參甘草

白話文:

茯苓、乾薑(炮製過,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,丁香、人參、甘草

上如法事治,一處搗羅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溫服,日進三服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在如法的祭祀儀式中,將羅卜搗碎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配上水一碗。煎煮至水量剩六分之一,趁溫熱時服用。每天服用三次,時間不限。

4. 補脾湯

治傷寒汗後,脾胃傷冷物,胸膈不決,尋常血氣不和。

白話文:

治療傷寒後出汗,導致脾胃受寒傷冷,胸膈鬱結不暢,導致氣血不調。

人參乾薑白朮陳皮(去白),青橘皮(去白),甘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人參、乾薑、白朮、陳皮(去除白色的外皮)、青橘皮(去除白色的外皮)、甘草(各等份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數沸,熱服,入鹽點亦得。又記有人患傷寒,得汗數日,忽身熱自汗,脈弦數,心不得寧,真勞復也。予診曰:勞心之所致,未復其初,而又勞其神,榮衛失度,當補其子,入其脾,解發其勞,庶幾得愈。授以補脾湯,佐以小柴胡湯得解。《難經》曰:虛則補其母。

白話文:

中藥材要細細研磨,每次服三錢,加入一杯水,煎煮數次,熱飲,也可加入少許鹽。另有人患傷寒,發汗數日,忽然覺得身熱自汗,脈搏弦急,心中不得安寧,這是真正的勞累復發。我診斷說:勞心所導致的疾病,還沒有恢復到最初的狀態,又勞累他的精神,榮衛失調,應該補益他的腎陰,引導到他的脾臟,消除他的勞累,這樣纔有痊癒的希望。我授予他補脾湯,輔以小柴胡湯,才得以解除。 《難經》說:虛弱的應該補益他的腎陰。

今補其子何也?予曰:子不知虛勞之異乎?《難經》曰:虛則補其母,實則拂其子。此虛當補其母,人所共知也。《千金》曰:心勞甚者,補脾氣以益之,脾王則感於心矣。此勞則當補其子,人所未聞也。蓋母生我者也,子繼我而助我者也。方治其虛,則補其生我者,與《錦囊》所謂本骸得氣,遺體受蔭同義;方治其勞,則補其助我者,與荀子所謂未有子富而父貧同義,此治虛與勞所以異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用何方補他的兒子呢?我說:你不知道虛病與勞病的不同嗎?《難經》說,身體虛弱則補其母,正氣太盛就要瀉其子。這虛病當然補其母,這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。《千金方》說,心病嚴重時,補養脾氣來幫助它改善,脾是心的國王,脾氣一旺就可以影響到心了。這勞病當然補其子,這一點卻是大家所沒有聽說過的。原來「母」生我,「子」繼我後幫助我。治療虛病,就應該補那個生我的(也就是營氣),這和《錦囊》裡說的「本骸得氣,遺體受蔭」是一樣的道理。治療勞病,就應該補那個幫助我的(也就是衛氣)。這和荀子說的「沒有兒子富裕,而父親貧窮的」是一樣的道理。治虛病與治勞病的不同就在於此。

5. 健脾散

治傷寒後,脾胃虛弱,不欲飲食,縱食不能消化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文字:

傷寒後,脾胃虛弱,不欲飲食,縱食不能消化。

現代白話文:

經受傷寒症後,脾胃虛弱,沒有食慾,就算勉強進食也不能消化。

訶黎勒皮,白朮,麥櫱(炒,令微黃),人參(各一兩),神麯(炒),甘草(炙),枳殼(麩炒),大腹皮(各半兩),乾薑(二分,炮)

白話文:

訶黎勒皮、白朮、炒至微黃的麥芽、各一兩的人蔘、炒過的神曲、炙甘草、用麩炒過的枳殼、各半兩的大腹皮、炮製過的二分乾薑。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服,熱服。

白話文:

加生薑半分於藥末中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杯水煎煮,煮至六分量,過濾渣滓後飲用,不拘時段,趁熱飲用。

6. 助胃丸

治宿食不化。

砂仁茯苓(去黑皮),白朮(各一兩),紅豆甘草(炙),人參枳殼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縮砂仁、茯苓(去除表皮)、白朮(各一兩),紅豆、甘草(炒制)、人參、枳殼(各五錢)。

上搗羅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五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空心溫酒送下,米飲亦得。

白話文:

將洛神花搗碎成粉末,加入蜂蜜混合搗三至五百次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15丸,空腹時以溫酒送服,也可以用米飲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