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九 (1)
卷之三十九 (1)
1. 葶藶子丸
治腳氣成水腫,兼上氣喘急,咳嗽,大小便苦澀,所服利水藥,反利大便,惟小便轉澀者。
葶藶子(隔紙炒,別研三兩),防己,甘草(以上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,炒,別研如脂),貝母(去心,各二兩半)
上為細末,入葶藶杏仁拌勻,以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,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大棗桑白皮糯米煎飲下。如小便未快,即加至四十丸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治療腳氣引起的水腫,同時伴隨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大小便困難,而且大便乾澀,服用利尿藥反而導致腹瀉,小便更加不暢的情形。
使用的藥材有:葶藶子(隔著紙炒過,另外研磨成粉,用三兩)、防己(一兩)、甘草(一兩)、杏仁(去皮尖炒過,另外研磨成膏狀,二兩半)、貝母(去心,二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,把葶藶子和杏仁粉拌勻,然後用棗肉攪和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空腹服用三十丸,用大棗、桑白皮、糯米一起煮的湯送服。如果小便不暢,可以增加到四十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