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2)

1. 神效沃雪湯

治傷寒陰陽二證未辨,時行疫癘,惡氣相傳,服之如湯沃雪,此藥功力不可具述。

白話文:

治療傷寒,陰陽兩證尚未辨別,時有流行疫情,惡氣傳染,服用此藥如同用熱水煮雪,其藥效不可盡述。

蒼朮(堅者,炮刮去皮),乾薑(炮製),甘草(炙,各六兩),厚朴(去皮,薑汁製),防風(嫩者),白芍藥(去皮),葛根(各四兩)

白話文:

  • 蒼朮(堅硬的,炮製後颳去外皮)

  • 乾薑(炮製過的)

  • 甘草(炙過的,各六兩)

  • 厚朴(去皮,用薑汁製過的)

  • 防風(嫩的)

  • 白芍藥(去皮的)

  • 葛根(各四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二盅,煎至一盅,去滓熱服之,不拘時服,少頃取生薑蔥作羹或粥投之,避風坐臥,身體微潤即愈。如疫氣正相傳染,清晨進一服為佳,常服每用二錢,水一盞,煎至八分服。

白話文:

上㕮咀,每次服用四錢,用兩盅水煎煮至只剩一盅,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,服藥時間不限。服用後不久,用生薑和蔥煮成湯或粥來服用,並避免著涼和吹風,直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痊癒。如果疫情正處於傳染期,最好在清晨服用一劑。平常服用時,每次使用二錢藥材,搭配一盞水煎煮至八分滿後服用。

2. 桔梗枳殼湯

治結胸,心下痛欲死者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胸中結,胸膈痞悶,咳喘,心下痛欲死者。

現代白話文:

胸中有結塊,胸悶、氣促,咳嗽、喘息,心痛嚴重到想死。

桔梗(炒),枳殼(麩炒),甘草(炙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桔梗(炒熟),枳殼(用麩皮炒), 甘草(烘烤), 各份量相等。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服,或不用生薑亦可。痰多加半夏生薑,有熱加黃芩

白話文:

上㕮咀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除渣滓後服用,也可以不用生薑。如果痰多,可以添加半夏生薑,如果有熱,可以添加黃芩。

治傷寒陽證結胸,死無可藥者。

上用蚯蚓十五條,活者擂爛,蜜半盞,冷水半碗,灌服,若無蜜,砂糖亦妙。

白話文:

治療陽證結胸,病重危急者。

取蚯蚓十五條,活著時將其搗爛,加入半杯蜂蜜和半碗冷水,灌服病人。若沒有蜂蜜,用砂糖代替也行。

3. 茵陳蒿大黃湯

治傷寒發黃,面目悉黃,小便赤,宜服。

白話文:

治傷寒發黃,面目悉黃,小便赤,宜服。

茵陳蒿,山梔仁,柴胡黃柏(蜜炙),龍膽草(各半兩),黃芩(去黑心),升麻大黃(炒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茵陳蒿、山梔仁、柴胡、黃柏(用蜂蜜炙過)、龍膽草(各半兩)、黃芩(去掉黑色的種子)、升麻、大黃(炒過,各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一盞,去滓,早晚食後溫服。

白話文:

每服五錢重,加入一杯半水煎煮,取出一杯藥汁,去除藥渣,於早晚飯後溫熱服用。

4. 茅根湯

治傷寒發黃,遍身如金色者。

白話文:

古代中醫文字:

傷寒發黃,遍身金色者。

現代白話文:

傷寒時發黃,遍身像金子一樣發黃。

茅根(洗銼),山梔仁,茵陳蒿地骨皮甘草(炙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茅根(洗淨、切碎),山梔仁,茵陳蒿,地骨皮,甘草(炙,各 120 公克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用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豆豉三七粒,同煎至一盞,去滓,早晚食遠溫服。

白話文:

上芍藥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豆豉三十七粒,一起煎煮到一盞,去掉渣滓,早晚飯後溫服。

5. 茵陳五苓散

治傷寒溫濕熱病,感冒後發為黃疸,小便黑赤,煩渴發熱,不得安寧。此蓋汗下太早,服藥不對,證因感濕熱病,以致遍身發黃,予當用茵陳五苓散治之,甚效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感冒而引起的傷寒、溫熱、濕熱病,出現黃疸、小便黑赤、口乾煩渴、全身發熱,身體極度不適。這是因為過早使用發汗藥物所致,服藥不當,導致濕熱病症,而使全身發黃。應當服用茵陳五苓散進行治療,效果良好。

上用生料五苓散一兩,加入茵陳半兩,車前子一錢,木通一錢半,柴胡一錢半,酒後得證,加乾葛二錢,作㕮咀並前藥和勻,分作二服,每服水一碗,燈草五十莖,同煎八分,去滓,食前服,滓再煎,連進數服,小便清利為愈。

白話文:

服用生料五苓散一兩,加入茵陳半兩,車前子一錢,木通一錢半,柴胡一錢半,如果是在喝酒之後患病,再加乾葛二錢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碎末,與前面提到的藥材均勻混合,分成兩份,每次服用一份,加入一碗水,加上五十根燈草,一起煎煮,煎至只剩下八分之一的量,過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,剩下的藥渣再煎煮一次,連續服用數次,直到小便清澈通暢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