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39)

回本書目錄

瘡診論卷之六十五 (39)

1. 病證未分所用藥

病有外同而內異,又有病中遇天氣寒暑躁濕不同,感異氣者,又有病中喜怒哀樂不節,病變異不常,書中無名者,仲景謂之目睛不了了,睛不和是也。目睛不了,醫未識其證也。了睛不和,用藥不中其病,此外同而內異也。大抵治病多調適寒溫,治熱熱去而不冷,治冷冷去而不熱,陰不虧而陽不損,無不愈者。

治風以治風藥,治以治冷藥,治勞治氣無非用治勞治氣藥,後人不能究其病之源流緊要,一概用四君子湯參苓之類,藥性溫平,為不能知病之由,欲逃其差誤。殊不知縱令病熱瀰漫,卒不能救,誤人者多,不可不知。要之用和緩之藥,各從其類而和緩,但不致剛烈爾。

且防風白朮治漏風,川芎當歸治血風,川芎荊芥治頭風,獨活羌活治高風,天雄附子治虛風,乾薑細辛治寒風,大黃荊芥治熱風,木瓜天麻治筋風,各隨虛實寒熱而治之,何嘗治風而不用風藥,治冷而不用冷藥,但令病去而不生他證為妙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有外在表現相同,但內部病因不同的情況,還有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天氣寒冷、炎熱、乾燥、潮濕等不同的影響,又或者因為病人本身的情緒波動,像是過度的喜怒哀樂而導致病情變化無常,這些情況在醫書中找不到明確的病名,就像張仲景所說的「目睛不了了,睛不和」,意思就是眼睛看起來不對勁,但卻說不出哪裡有問題。當眼睛的狀況不明確,醫生無法確切診斷出病症時,就可能會用錯藥,這就是外在表現相同但內部病因不同的情況。基本上,治療疾病多半是調節身體的寒熱平衡,讓熱證用熱藥去除,寒證用寒藥去除,使陰陽不虧損,這樣就沒有不痊癒的道理。

治療風證就用治療風的藥,治療寒證就用治療寒的藥,治療勞損就用治療勞損的藥,治療氣虛就用治療氣虛的藥,後代醫生常常沒有仔細探究病症的根源和關鍵所在,一概使用四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之類的藥,這些藥的藥性溫和,是因為醫生無法了解病因,想要避免犯錯。但實際上,如果疾病是熱證卻用溫藥,反而會使熱勢蔓延,最終無法挽救,這種錯誤的做法實在害人不淺,不可不慎。總之,用藥要選擇溫和的,但也要根據病症的類別來溫和調治,只是不要過於剛猛而已。

再說,防風、白朮可以用來治療因風邪引起的漏風,川芎、當歸可以用來治療血虛引起的風證,川芎、荊芥可以用來治療頭風,獨活、羌活可以用來治療高處來的風邪,天雄、附子可以用來治療虛弱引起的風證,乾薑、細辛可以用來治療寒邪引起的風證,大黃、荊芥可以用來治療熱邪引起的風證,木瓜、天麻可以用來治療筋脈引起的風證。這些藥物都是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情況來選用的,哪有治療風證卻不用治風藥,治療寒證卻不用治寒藥的道理?只要能把病治好,又不會產生其他病症,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。

2. 瘡疹後觀虛實而解利

稟受有虛實,病後亦有虛實,安得一概而論?且瘡疹病後須解利之,解利須觀虛實而用藥也。且小兒稟受既實,平時榮衛充壯,瘡疹後須觀熱氣淺深,熱者必大便難,咽乾作渴,面赤而煩,小便或赤有熱證者,方可解利。大段熱甚者,以大黃散。胃有餘毒,嘔吐口赤有瘡,或下利黃赤,黃連散主之。

煩喘而小便利,燈心湯。餘熱溫壯,齒齦宣腫,牙疼不能嚼物,面赤而黃或煩,甘露飲子槐花散。肝臟餘毒不解,叫怒不能睡臥者,調肝散。瘡疹出而恐入目,淨心散。出後餘毒未退,渴水仍下血疼痛,牛蒡子散、黃耆散,痘癰才發者,小柴胡湯、犀角地黃湯為良。今才見病瘡疹當解利,不問虛實,便乃解利,誤投涼劑者多。

蓋解利是治其有餘毒者,用之瘡疹後無熱毒者,但當隨宜安養之。又有稟受怯弱,因天氣不常,冬溫邪熱,遂成瘡痘,瘡痘既出榮衛,為斑,為血疱,為膿血,為痂疕,其榮衛大虛,坐立戰搖,大便不秘,小便不赤,身無諸熱證,宜用胃愛散、七寶散、雙和散之類安養之。候其乳食如故,不畏風寒,肌膚稍充實,而少以解利藥無害。

常見瘡疹,不問虛實,便解利之,或為寒中,或為下利,生病多端,故因而及之。

白話文:

每個人的體質有虛實之分,生病後也會有虛實的狀況,怎麼能一概而論呢?而且麻疹、痘疹等疾病痊癒後,需要適當的「解利」(這裡指排除體內餘毒),而解利必須根據體質虛實來用藥。

如果小孩體質本來就強壯,平時營養充足、衛氣旺盛,那麼在出疹後,要觀察體內熱邪的深淺。如果熱邪較盛,通常會出現大便困難、口乾舌燥、臉色發紅、煩躁不安、小便赤黃等熱證,這時才可以考慮用「解利」的方法。如果熱邪非常嚴重,可以用大黃散來治療。如果腸胃裡還有殘留毒素,出現嘔吐、嘴角發紅潰瘍,或腹瀉排出黃色、赤色的糞便,可以用黃連散來治療。

如果出現氣喘、煩躁,但小便正常,可以用燈心湯。如果餘熱未完全消退,牙齦腫脹,牙痛到無法咀嚼食物,臉色發紅帶黃或煩躁,可以用甘露飲子搭配槐花散。如果肝臟的餘毒未解,導致情緒暴躁、睡不安穩,可以用調肝散來治療。如果擔心出疹時會傷到眼睛,可以用淨心散來治療。出疹後,餘毒還沒完全清除,導致口渴想喝水、仍有下血疼痛的狀況,可以用牛蒡子散、黃耆散。如果是剛開始發痘瘡癰腫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、犀角地黃湯。現在常見的情形是,一看到長疹就直接用「解利」的藥物,不問體質虛實,就隨意用涼性的藥物,反而造成誤治。

要知道,「解利」是針對體內有餘毒的人使用的,如果出疹後沒有熱毒,就應該好好休養。另外,有些孩子體質虛弱,因為天氣變化無常,冬天時感染到溫熱的邪氣,才導致長疹子。疹子出現後,可能是呈現斑點、血泡、膿皰、結痂等不同樣貌,這代表身體的營養與防禦能力都非常虛弱,可能出現坐立不安、身體搖晃、大便不困難、小便不紅,身上也沒有明顯熱證等情況。這時應該使用胃愛散、七寶散、雙和散等溫和的藥方來調理身體。等到孩子恢復食慾、不害怕風寒、皮膚也變得比較飽滿後,再稍微使用一些「解利」藥物也不遲。

現在常見的問題是,出疹時不問體質虛實,就直接用「解利」的藥物,反而導致身體受寒,或是腹瀉等許多病症,很多情況都是這樣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