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4)

1. 白青

味甘,平。主明目,利九竅,耳聾,心下邪氣,令人吐,殺諸毒、三蟲。久服,通神明,輕身、延年、不老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神農:甘,平;雷公:酸,無毒。生豫章,可消而為銅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豫章,採無時。

案:《範子計然》云:白青,出巴郡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平和。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、通利身體的各個孔竅、治療耳聾、去除心胸部位的邪氣,使人嘔吐,能殺滅各種毒素和體內的寄生蟲。長期服用,能使人精神清明,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永保青春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神農認為白青味甘,性平;雷公認為味酸,無毒。生長在豫章,可以融化變成銅(《御覽》引用)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豫章,採集時間沒有限制。

考證:《範子計然》說:白青,出產於巴郡。

2. 扁青

味甘,平。主目痛,明目,折跌,癰腫,金創不療,破積聚,解毒氣(《御覽》引作闢毒),利精神。久服,輕身、不老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扁青,神農、雷公:小寒,無毒,生蜀郡,治丈夫內絕,令人有子(《御覽》引云:治癰脾風痹。久服,輕身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朱崖、武都、朱提,採無時。

案:《範子計然》云:扁青,出宏農、豫章。

上,玉、石,上品一十八種,舊同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平。主要治療眼睛疼痛,能使視力清晰,能治跌打損傷,癰瘡腫痛,金屬外傷久不癒合,還能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,解除毒氣(《御覽》引用的版本寫作「避開毒氣」),增進精神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扁青,神農、雷公認為:性微寒,無毒,生長在蜀郡,治療男子因精血枯竭而無法生育,能使人有子。(《御覽》引用的版本說:治療癰腫、脾臟相關的風濕痹痛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)。

《名醫》說:生長在朱崖、武都、朱提等地,採集時間不限。

考證:《範子計然》說:扁青,產自宏農、豫章。

以上,玉石類,上品共有十八種,過去的記載也是這樣。

3. 菖蒲

味辛,溫。主風寒濕痹,咳逆上氣,開心孔,補五臟,通九竅,明耳目,出聲音。久服,輕身、不忘、不迷或,延年。一名昌陽(《御覽》引云:生石上,一寸九節者,久服輕身云云。《大觀本》,無生石上三字,有云一寸九節者良,作黑字),生池澤。

《吳普》曰:菖蒲,一名堯韭(《藝文類聚》引云:一名昌陽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上洛及蜀郡嚴道,五月十二日採根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𦭭,菖蒲也,益州生。《廣雅》云:邛,昌陽,菖蒲也。《周禮》云:菖本。鄭云:菖本,菖蒲根,切之四寸為菹。《春秋左傳》云:食以菖歜。杜預云:菖歜,菖蒲菹。《呂氏春秋》云:冬至後五旬七日,菖始生。菖者,百草之先,於是始耕。

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云:菖羊,去蚤蝨而來蛉窮;高誘云:菖羊,菖蒲;《列仙傳》云:商邱子胥食菖蒲根,務光服蒲韭根,《離騷·草木疏》云,沈存中雲:所謂蘭蓀,即今菖蒲是也。

白話文:

菖蒲味道辛辣,屬性溫和。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,以及咳嗽氣逆上衝的症狀。它能開通心中鬱結,補益五臟,疏通身體的九個孔竅,使耳聰目明,發出聲音清晰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,記憶力增強,不健忘、不迷糊,延年益壽。又名昌陽。

《御覽》引述說:菖蒲生長在石頭上,莖有一寸長且有九節的,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健。《大觀本》沒有提到「生長在石頭上」這句話,但說一寸長且有九節的菖蒲品質最好,並用黑字標示。菖蒲多生長在池塘沼澤。

《吳普》說:菖蒲,又名堯韭。

《名醫》說:菖蒲生長在上洛和四川嚴道一帶,在五月十二日採收根部,陰乾。

根據考證,《說文解字》說:𦭭,就是菖蒲,產於益州。《廣雅》說:邛,也就是昌陽,是菖蒲的別名。《周禮》說:菖本,鄭玄注釋說菖本就是菖蒲根,切成四寸長用來做醃菜。《春秋左傳》說:用菖歜來下飯,杜預注釋說菖歜就是菖蒲醃菜。《呂氏春秋》說:冬至後五十七天,菖蒲開始生長。菖蒲是所有草類中最早生長的,所以這時候開始耕種。

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說:菖羊能驅除跳蚤和蝨子,招來蜻蜓;高誘注釋說:菖羊就是菖蒲。《列仙傳》說:商邱子胥吃菖蒲根,務光服用蒲韭根。《離騷·草木疏》中,沈存中說:所謂的蘭蓀,就是現在的菖蒲。

4. 鞠華

味苦,平。主風,頭眩腫痛,目欲脫,淚出,皮膚死肌,惡風濕痹。久服,利血氣,輕身、耐老、延年。一名節華,生川澤及田野。

《吳普》曰:菊華,一名白華(《初學記》),一名女華,一名女莖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日精,一名女節,一名女華,一名女莖,一名更生,一名周盈,一名傅延年,一名陰成,生雍州。正月,採根,三月,採葉;五月,採莖;九月,採花;十一月,採實。皆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蘜,治牆也。蘜,日精也。似秋華,或省作菊。《爾雅》云:蘜,治牆。

郭璞云:今之秋華,菊。則蘜、⿱艹⿰辛匊、⿱艹⿰辛人,皆秋華,惟今作菊。《說文》以為大菊瞿麥,假音用之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,如頭暈目眩、腫痛、眼睛像要脫落般、流淚不止、皮膚失去活力、怕風寒濕氣引起的關節疼痛。長期服用可以活絡氣血,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、延長壽命。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節華,生長在河邊、沼澤以及田野。

《吳普》說:菊花,又名白華(《初學記》記載),又名女華,又名女莖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菊花又名日精,又名女節,又名女華,又名女莖,又名更生,又名周盈,又名傅延年,又名陰成,產於雍州。正月採根,三月採葉,五月採莖,九月採花,十一月採果實。都需陰乾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蘜這種植物可以修飾牆壁。蘜,也叫日精。外觀像秋天的花朵,有時會簡寫成菊。《爾雅》也說:蘜,可以修飾牆壁。

郭璞說:現在所說的秋花,就是菊。那麼「蘜」、「⿱艹⿰辛匊」、「⿱艹⿰辛人」,這些都是秋花,只有現在寫作「菊」。《說文解字》認為「大菊瞿麥」只是借用它的讀音而已。

5. 人參

味甘,微寒。主補五臟,安精神,定魂魄,止驚悸,除邪氣,明目、開心、益智。久服,輕身、延年。一名人銜,一名鬼蓋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人參,一名土精,一名神草,一名黃參,一名血參,一名人微,一名玉精,神農:甘,小寒;桐君、雷公:苦;岐伯、黃帝:甘,無毒;扁鵲:有毒。生邯鄲。三月生葉,小兌,核黑,莖有毛,三月、九月採根,根有頭、足、手,面目如人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神草,一名人微,一名土精,一名血參,如人形者,有神。生上黨及遼東。二月、四月、八月上旬,採根。竹刀刮,曝乾,無令見風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參,人參,藥草,出上黨。《廣雅》云:地精,人參也;《範子計然》云:人參,出上黨,狀類人者,善。劉敬叔《異苑》云:人參,一名土精,生上黨者,佳。人形皆具,能作兒啼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帶點微寒。主要功效是補養五臟,安定精神,穩定魂魄,止息驚嚇心悸,去除邪氣,使眼睛明亮、心情開朗、增進智慧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又名「人銜」,也叫「鬼蓋」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人參,又名土精、神草、黃參、血參、人微、玉精。神農認為,人參味甘,性小寒;桐君、雷公認為味苦;岐伯、黃帝認為味甘,無毒;扁鵲認為有毒。生長在邯鄲一帶。三月長出葉子,小而有缺口,果核黑色,莖上有毛。三月、九月採挖根部,根部有頭、足、手,面貌像人。(《御覽》記載)

《名醫別錄》說:人參,又名神草、人微、土精、血參。外形像人的,有神奇功效。生長在上黨及遼東一帶。二月、四月、八月上旬採挖根部。用竹刀刮淨,曬乾,不要讓它吹到風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參,指人參,是一種藥草,產於上黨。《廣雅》說:地精,就是人參。《範子計然》說:人參,產於上黨,形狀像人的,品質最好。劉敬叔《異苑》說:人參,又名土精,生長在上黨的,品質佳。人形皆具備,還能發出像嬰兒啼哭的聲音。

6. 天門冬

味苦,平。主諸暴風濕偏痹,強骨髓,殺三蟲,去伏屍。久服,輕身、益氣、延年。一名顛勒(《爾雅》注引云:門冬,一名滿冬,今無文)。生山谷。

《名醫》曰:生奉高山,二月、七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牆,牆蘼,滿冬也;《中山經》云:條谷之山,其草多宜冬。《爾雅》云:牆蘼,滿冬。《列仙傳》云:赤鬚子食天門冬;《抱朴子·仙藥篇》云:天門冬,或名地門冬,或名筵門冬,或名顛棘,或名淫羊食,或名管松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各種突然發作的風濕、半身不遂,能強壯骨髓,殺死體內寄生蟲,去除體內積滯的屍毒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,增補氣力,延年益壽。有一個別名叫顛勒(《爾雅》的註解引用說:天門冬,有一個別名叫滿冬,現在沒有相關記載)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奉高山,二月、七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牆,指牆蘼,也就是滿冬。《中山經》說:條谷山,那裡的草多是宜冬。《爾雅》說:牆蘼,就是滿冬。《列仙傳》說:赤鬚子吃天門冬。《抱朴子·仙藥篇》說:天門冬,有的叫地門冬,有的叫筵門冬,有的叫顛棘,有的叫淫羊食,有的叫管松。

7. 甘草

味甘,平。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堅筋骨,長肌肉,倍力,金創尰,解毒。久服,輕身、延年(《御覽》引云:一名美草,一名密甘,《大觀本》作黑字)。生川穀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密甘,一名美草,一名蜜草,一名蕗草。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。二月、八月除日,採根,曝乾,十日成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苷,甘草也;蘦,大苦也;苦,大甘苓也;《廣雅》云:美草,甘草也。《毛詩》云:隰有苓。《傳》云:苓,大苦。《爾雅》云:蘦,大苦。郭璞云:今甘草,蔓延生;葉似荷,青黃;莖赤黃,有節,節有枝相當。或云蘦似地黃,此作甘,省字。苓,通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五臟六腑的寒熱病邪,能使筋骨強健,肌肉生長,增加力氣,還能治療刀傷腫痛,並有解毒的功效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(《御覽》引用說:又名美草,又名密甘,《大觀本》寫作黑字。)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又名密甘,又名美草,又名蜜草,又名蕗草。生長在河西的積沙山和上郡。在二月和八月的除日,採挖根部,曬乾,十天即可完成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苷,就是甘草;蘦,是極苦的藥草;苦,是極甘的苓。 《廣雅》說:美草,就是甘草。《毛詩》說:低濕的地方有苓。《毛詩傳》說:苓,是極苦的藥草。《爾雅》說:蘦,是極苦的藥草。郭璞說:現在的甘草,蔓延生長;葉子像荷葉,青黃色;莖是赤黃色,有節,節上有枝相對生長。有人說蘦像地黃,這裡當作甘草,是省略寫法。苓,是通用的寫法。

8. 乾地黃

味甘,寒。主折跌絕筋,傷中,逐血痹,填骨髓,長肌肉,作湯,除寒熱積聚,除痹,生者尤良。久服,輕身、不老。一名地髓。生川澤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苄,一名芑,生咸陽、黃土地者,佳,二月八日採根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苄,地黃也。《禮》曰:鈃毛牛藿、羊苄、豕薇;《廣雅》云:地髓,地黃也。《爾雅》云:苄,地黃。郭璞云:一名地髓,江東呼苄。《列仙傳》云:呂尚服地髓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寒。主要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的筋骨斷裂,身體內部損傷,驅除血脈不暢的病症,填補骨髓,增長肌肉。用來煮湯,可以去除寒熱積聚的病症,以及關節麻木的疾病,新鮮的藥材效果尤其好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它又名地髓。生長在沼澤地帶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它又名苄,又名芑,生長在咸陽、黃土地帶的品質較好,在二月八日採挖根部,陰乾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苄,就是地黃。《禮記》說:毛牛吃藿,羊吃苄,豬吃薇;《廣雅》說:地髓,就是地黃。《爾雅》說:苄,就是地黃。郭璞說:它又名地髓,江東地區稱它為苄。《列仙傳》記載:呂尚曾服用過地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