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二 (18)
卷二 (18)
1. 牡狗陰莖
味鹹,平。主傷中,陰痿不起,令強、熱、大、生子,除女子帶下十二疾。一名狗精。膽:主明目。
《名醫》曰:六月上伏取,陰乾百日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平。主要治療身體內部損傷,以及男性陰莖萎軟無法勃起,能使其強壯、發熱、變大,並能幫助生育,還能去除女性白帶等十二種疾病。又名狗精。狗膽:主要能使眼睛明亮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在六月入伏時採集,陰乾一百天。
2. 羚羊角
味鹹,寒。主明目,益氣,起陰,去惡血注下,闢蠱毒惡鬼不祥,安心氣,常不大厭寐。生川穀。
《名醫》曰:生石城及華陰山,採無時。
案:《說文》云:羚,大羊而細角。《廣雅》云:美皮,冷角。《爾雅》云;弘,大羊。郭璞云:羚羊,似羊而大,角園銳,好在山崖間。陶弘景雲:《爾雅》名羱羊。據《說文》云:莧,山羊細角也。《爾雅》云:羱,如羊。郭璞云:羱,似吳羊而大角。角橢,出西方。莧,即羱正字。然《本經》羚字,實羚字俗寫,當以羚為是。《爾雅》釋文引本草,作羚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寒。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,增補元氣,振奮陰氣,去除體內惡血下注,能避開蠱毒和惡鬼帶來的不祥,安定心神,使人經常不感到疲倦想睡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石城和華陰山,採集沒有特定的時間。
考證:根據《說文解字》記載,羚羊是體型大的羊,角細。《廣雅》記載,羚羊的皮很美,角是涼性的。《爾雅》記載,弘是指大的羊。郭璞說,羚羊像羊但體型較大,角是圓而尖的,喜歡在山崖間活動。陶弘景認為,《爾雅》稱羚羊為羱羊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記載,莧是指山羊的細角。《爾雅》記載,羱像羊。郭璞說,羱羊像吳羊但角較大,角呈橢圓形,產於西方。莧就是羱的正字。然而《神農本草經》中的羚字,實際上是羚字的俗寫,應該以羚為正確。《爾雅》的釋文引用本草,也是寫作羚。
3. 犀角
味苦,寒。主百毒蟲注,邪鬼、障氣,殺鉤吻、鴆羽、蛇毒,除不迷或厭寐。久服輕血。生山谷。
《名醫》曰:生永昌及益州。
案:《說文》云:犀,南徼外牛,一角在鼻,一角在頂,似豕。《爾雅》云:犀,似豕。郭璞云:形似水牛,豬頭大腹;痹腳,腳有三蹄,黑色;三角,一在頂上,一在鼻上,一在額上。鼻上者,即食角也。小而不橢,好食棘。亦有一角者。《山海經》云:琴鼓之山,多白犀。
郭璞云:此與闢寒、蠲忿、闢塵、闢暑諸犀,皆異種也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犀角,出南郡,上價八千,中三千,下一千。
上獸,中品七種。舊同。
白話文:
犀角,味道苦,藥性寒涼。主要可以治療各種毒蟲咬傷、邪氣鬼魅引起的疾病、瘴氣,可以殺死鉤吻、鴆羽、蛇的毒性,也可以解除神志不清或睡不安穩的狀況。長期服用可能會使人血氣虛弱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產於永昌和益州一帶。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犀,是南方邊境之外的牛,一隻角長在鼻子上,一隻角長在頭頂,外形像豬。《爾雅》說:犀,外形像豬。郭璞說:犀,外形像水牛,頭像豬,肚子很大;腳有關節僵硬的毛病,腳有三個蹄,顏色是黑色的;有三個角,一個在頭頂,一個在鼻子上,一個在額頭上。鼻子上的角,就是可以食用的角。角小而不圓,喜歡吃帶刺的植物。也有一隻角的犀牛。《山海經》說:琴鼓山,有很多白色的犀牛。
郭璞說:這種犀牛與能避寒、消除憤怒、避開塵土、避暑的犀牛,都是不同的種類。《範子計然》說:犀角,產於南郡,上等的價格是八千,中等的是三千,下等的是一千。
屬於上等的動物藥材,中等的有七種。和以前的說法相同。
4. 燕屎
味辛,平。主蠱毒鬼注,逐不祥邪氣,破五癃,利小便。生平谷。
《名醫》曰:生高山。
案:《說文》云:燕,元鳥也。爾口,布翅,枝尾,象形。作巢,避戊己,乙元鳥也。齊魯謂之乙,取其名自呼,象形。或作亂。《爾雅》云:燕亂。《夏小正》云:二月來降,燕乃睇。《傳》云:燕,乙也,九月陟元鳥,蟄。《傳》云:元鳥者,燕也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平。主要治療蠱毒和鬼怪作祟引起的疾病,驅逐不祥的邪氣,能破除五種小便不通的病症,使小便順暢。生長在平坦的山谷地帶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高山上。
考究:《說文解字》說:燕,就是玄鳥。它的嘴巴是彎的,張開翅膀,尾巴分叉,像圖形一樣。燕子築巢,會避開戊己日,因為乙是玄鳥。齊魯一帶稱燕子為「乙」,這是取它自身叫聲而得名,也像圖形一樣。有時也寫作「亂」。《爾雅》說:燕子叫「亂」。《夏小正》說:二月燕子飛來,觀察四周。《傳》說:燕,就是乙,九月玄鳥(燕子)上升,蟄伏。《傳》又說:玄鳥指的就是燕子。
5. 天鼠屎
味辛,寒。主面癰腫,皮膚洗洗時痛,腸中血氣,破寒熱積聚,除驚悸。一名鼠沄,一名石肝。生山谷。
《名醫》曰:生合浦。十月、十二月取。
案:李當之云:即伏翼屎也。李云:天鼠,《方言》一名仙鼠。
案:今本《方言》云:或謂之老鼠,當為天字之誤也。
上禽,中品二種。舊同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屬性寒涼。主要可以治療臉上的癰腫、皮膚搔癢時的疼痛、腸道內的血氣不順,能破除寒熱形成的積聚,消除驚悸。又名鼠沄,也叫石肝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產於合浦,在十月、十二月採集。
考證:李當之說,就是蝙蝠的糞便。李時珍說,天鼠,《方言》中又名仙鼠。
考證:現在版本的《方言》說,有人稱它為老鼠,應該是“天”字之誤。
屬於上品藥中的禽類,總共有兩種。舊時分類相同。
6. 猥皮
味苦,平。主五痔陰蝕,下血赤白五色,血汁不止,陰腫、痛引要背。酒煮殺之。生川穀。
《名醫》曰:生楚山田野。取無時。
案:《說文》云:⿱艹認,似豪豬者,或作猥。《廣雅》云:虎王,猥也。《爾雅》云:匯,毛刺。郭璞云:今謂狀似鼠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云:鵲矢中猥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五種痔瘡引起的肛門陰部潰爛,以及排出紅、白、黃、黑、紫五種顏色的血,或者血水流不止,陰部腫脹、疼痛,牽引到腰背部。可以用酒煮後服用來殺死病菌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楚地田野。採集沒有時間限制。
考證:根據《說文解字》記載,「⿱艹認」這種植物長得像豪豬,有人寫作「猥」。《廣雅》說:「虎王」這種動物,也叫做「猥」。《爾雅》說:「匯」指的是帶有毛刺的東西。郭璞註解說:「現在說的樣子像老鼠。」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記載:「喜鵲的糞便落在猥身上。」
7. 露蜂房
味苦,平。主驚癇瘈瘲,寒熱邪氣,瘨疾,鬼精蠱毒,腸痔。火熬之,良。一名蜂腸。生山谷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百穿,一名蜂𭄰。生牂柯。七月七日採,陰乾。
案:《淮南子·汜論訓》云:蜂房不容卵。高誘云:房巢也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。主要治療驚風、癲癇、抽搐、寒熱引起的邪氣、癲狂疾病、鬼魅精怪作祟的蠱毒,以及腸痔。用火烤過之後,效果更好。又名蜂腸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又名百穿,又名蜂𭄰。產於牂柯(古地名)。在七月七日採收,陰乾。
考證:《淮南子·汜論訓》中說:蜂巢無法容納雞蛋。高誘註解說:蜂巢就是蜂的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