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二 (17)
卷二 (17)
1. 松羅
味苦,平。主嗔怒邪氣,止虛汗、頭風,女子陰寒、腫病。一名女蘿。生山谷。
《名醫》曰:生熊耳山。
案:《廣雅》云:女蘿,松蘿也。《毛詩》云:蔦與女蘿。《傳》云:女蘿、菟絲,松蘿也。陸璣云:松蘿,自蔓松上,枝正青,與菟絲異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因憤怒引起的邪氣,能止虛汗、頭痛,以及女性的陰部寒冷、腫脹等病症。又名女蘿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熊耳山。
考證:《廣雅》說:女蘿,就是松蘿。《毛詩》說:蔦與女蘿。《毛詩傳》說:女蘿、菟絲,就是松蘿。陸璣說:松蘿,是攀附在松樹上的蔓生植物,枝條顏色是青綠色的,和菟絲不同。
2. 衛矛
味苦,寒。主女子崩中下血,腹滿汗出,除邪,殺鬼毒、蟲注。一名鬼箭。生山谷。
《吳普》曰:鬼箭,一名衛矛。神農、黃帝、桐君:苦,無毒。葉,如桃如羽,正月、二月、七月採,陰乾。或生田野(《御覽》)。
《名醫》曰:生霍山。八月採,陰乾。
案:《廣雅》云:鬼箭,神箭也。陶弘景雲:其莖有三羽,狀如箭羽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寒。主要治療婦女崩漏下血,腹部脹滿出汗,能去除邪氣,殺滅鬼毒、蟲注等病。又名鬼箭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鬼箭,又名衛矛。神農、黃帝、桐君認為:味苦,沒有毒性。葉子,像桃子也像鳥的羽毛,在正月、二月、七月採摘,陰乾。有的生長在田野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生長在霍山。八月採摘,陰乾。
考證:《廣雅》說:鬼箭,是神箭。陶弘景說:它的莖有三個像羽毛的翅膀,形狀像箭羽。
3. 合歡
味甘,平。主安五臟,利心志(《藝文類聚》作和心志,《御覽》作和心氣)。令人獻樂無憂。久服,輕身、明目、所欲。生山谷。
《名醫》曰:生益州。
案:《唐本》注云:或曰合昏,歡、昏,音相近。《日華子》云:夜合。
上木,中品一十七種,舊同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平和。主要能安定五臟,使心神清明(《藝文類聚》記載為調和心志,《御覽》記載為調和心氣)。能使人快樂無憂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,視力清晰,並能滿足慾望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益州。
考證:《唐本草》的注釋說:有人說它叫合昏,歡和昏,讀音相近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說:它叫夜合。
屬於上品木類,總共十七種,和舊的分類相同。
4. 白馬莖
味鹹,平。主傷中脈絕,陰不起,強志益氣,長肌肉,肥健,生子。眼:主驚癇,腹滿,瘧疾,當殺用之。懸蹄:主驚邪,瘛瘲,乳難,辟惡氣、鬼毒、蠱注、不祥。生平澤。
《名醫》曰:生雲中。
白話文:
白馬的陰莖,味道鹹,性平。主要治療因外傷導致的經脈斷絕、陰莖無法勃起,能增強意志力、補益氣力,促進肌肉生長,使身體肥壯強健,並有助於生育。眼睛:主要治療驚風癲癇、腹脹滿悶、瘧疾,應將其殺死後使用。懸蹄(馬蹄上的角質部分):主要治療驚嚇邪氣、抽搐、難產,能辟除惡氣、鬼毒、蠱毒、不祥之物。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帶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生長在雲中地區。
5. 鹿茸
味甘,溫,主漏下惡血,寒熱,驚癇,益氣強志,生齒不老。角,主惡創癰腫,逐邪惡氣,留血在陰中。《名醫》曰:茸,四月、五月解角時取,陰乾,使時躁。角,七月採。
白話文:
鹿茸,味道甘甜,性溫和,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、發冷發熱、驚嚇癲癇等症狀,能補益氣血、增強意志力,使牙齒生長堅固,不易衰老。鹿角,主要用於治療惡性瘡瘍腫痛,驅逐邪氣,排除陰道內瘀血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鹿茸,在四月、五月鹿脫角時採集,陰乾,使用時會感到躁動。鹿角,在七月採集。
6. 牛角䚡
下閉血,瘀血疼痛,女人帶下血。髓:補中,填骨髓。久服,增年。膽:可丸藥。
案:《說文》云:䚡,角中骨也。
白話文:
牛角裡面的骨頭,可以治療因血瘀導致的閉經,以及瘀血造成的疼痛,還能治療婦女的白帶或帶血。牛角骨髓:可以補益中氣,填補骨髓。長期服用,可以增壽。牛角膽:可以做成藥丸。
說明:《說文解字》說:䚡,就是角裡面的骨頭。
7. 羚羊角
味鹹,溫。主青盲,明目,殺疥蟲,止寒泄,辟惡鬼虎狼,止驚悸。久服,安心、益氣、輕身。生川穀。
《名醫》曰:生河西。取無時。
案:《說文》云:羚夏羊。牝,曰羚。《爾雅》云:羊牝,羚。郭璞云:今人便以牂、羚,為黑白羊名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溫和。主要治療青盲症(即夜盲症),能使眼睛明亮,殺滅疥蟲,停止寒性腹瀉,驅除惡鬼和虎狼,平息驚悸。長期服用,可以安定心神、補益氣力、使身體輕盈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生長在河西地區。採集沒有特定時間。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羚,是夏天的羊。母羊稱為羚。《爾雅》說:母羊是羚。郭璞註解說:現在的人都把牂、羚當作黑白羊的名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