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4)

1. 鉤吻

(《御覽》作肳),

白話文:

《御覽》作“肳”。

味辛,溫。主金創乳痓,中惡風,咳逆上氣,水腫,殺鬼注(舊作疰,《御覽》作注,是)蠱毒。一名野葛。生山谷。

白話文:

辛辣溫熱。主要治療刀傷、乳腺炎、中了邪氣、咳嗽嘔吐、氣喘、水腫,可以殺傷鬼魅,驅除蠱毒。又稱野葛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曰:秦,鉤腸,一名毒根,一名野葛。神農:辛;雷公:有毒,殺人。生南越山,或益州,葉如葛,赤莖大如箭、方,根黃。或生會稽東治,正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傅高山及會稽東野。

白話文:
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秦,又名鉤腸、毒根、野葛。神農本草經:味辛;雷公炮製本草:有毒,會致人死亡。生長在南越山區或益州,葉子像葛,莖部呈紅色,大如箭,形狀呈方形,根部呈黃色。另有記載稱,此草藥生長在會稽山東治地區,採摘時間為正月。(據《藝文類聚》記載)

《名醫》中記載:生於傅高山和會稽東野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莨,鉤吻也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云:蝮蛇螫人,敷以和堇,則愈。高誘云:和堇,野葛,毒藥。《博物志》云:鉤吻毒,桂心、蔥葉,沸,解之。陶弘景雲:或云鉤吻是毛莨。沈括《補筆談》云:閩中人,呼為吻莽,亦謂之野葛;嶺南人,謂之胡蔓;俗謂之斷腸草。此草,人間至毒之物,不入藥用。恐本草所出別是一物,非此鉤吻也。

白話文:

有關「莨」的記載如下:

《廣雅》這本書說:「莨是一種植物,又叫做鉤吻。」
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這本書說:「如果被毒蛇咬傷,可以用和堇敷在傷口上,就可以痊癒。」高誘解釋說:「和堇就是野葛,是一種有毒的植物。」

《博物志》這本書說:「鉤吻有毒,可以用桂心(桂樹的樹心)和蔥葉煮沸後,解掉它的毒性。」

陶弘景說:「有人認為鉤吻是毛莨。」

沈括《補筆談》這本書說:「閩中人稱它為吻莽,也叫野葛;嶺南人稱它為胡蔓;一般人稱它為斷腸草。這種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東西,不能入藥。」

我擔心本草書上記載的鉤吻可能是另一種植物,而不是這種毒性很強的鉤吻。

2. 射干

味苦,平。主咳逆上氣,喉痹咽痛不得消息,散急氣,腹中邪逆,食飲大熱。一名烏扇,一名烏蒲。生川穀。

《吳普》曰:射干,一名黃遠也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烏翣,一名烏吹,一名草薑。生南陽田野。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

白話文:

味苦,性平。主治咳嗽、氣逆、咽喉腫痛、散急氣、腹中邪氣、食物飲水過熱所致症狀。別名有烏扇和烏蒲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記載:「射干」又名黃遠。

《名醫》記載:別名有烏翣、烏吹和草薑。生長在南陽的田野中。三月三日採掘根莖,陰乾保存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鳶尾,烏萐,射干也。《荀子·勸學篇》云: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,莖長四寸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射干根如囗囗囗安定。

白話文:

相傳《廣雅》中記載:鳶尾,就是烏萐,也就是射干。《荀子·勸學篇》中說:西方有一種樹,名叫射干,它的莖有四寸長。《範子計然》中提到:射干的根像安定一樣。

3. 蛇合

(原注云,合是含字),

味苦,微寒。主驚癇寒熱邪氣,除熱,金創,疽痔鼠瘻,惡創,頭瘍。一名蛇銜。生山谷。

《名醫》曰:生益州。八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微寒。主治驚風抽搐、寒熱邪氣,清熱解毒,金刃傷、毒瘡痔瘡鼠瘻、惡性創口、頭瘡。別名:蛇銜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》記載:生長在益州。八月採摘,陰乾保存。

按:《本草圖經》云:或云是雀瓢,即是蘿摩之別名。據陸璣云:芄蘭,一名蘿摩,幽州謂之雀瓢,則即《爾雅》雚,芄蘭也。《唐本草》別出蘿摩條,非。又,見女青。

白話文:

按照《本草圖經》的說法:有人認為雀瓢就是蘿摩的別名。據陸璣記載:芄蘭,又叫蘿摩,幽州地區稱之為雀瓢,也就是《爾雅》中記載的雚,即芄蘭。《唐本草》中將蘿摩單獨列為一個條目,這是錯誤的。此外,在《女青》中也可以見到蘿摩。

4. 恆山

(舊作常山,《御覽》作恆山,是),

味苦,寒。主傷寒寒熱,熱發溫瘧,鬼毒,胸中痰結吐逆。一名互草。生川穀。

《吳普》曰:恆山,一名漆葉。神農、岐伯:苦;李氏:大寒;桐君:辛,有毒。二月、八月採。

《名醫》曰:生益州及漢中。八月採根,陰乾。

白話文:

這種草藥的別名也叫「恆山」。

味道苦澀,屬寒性。能治療傷寒發熱、寒熱交替、發燒伴有瘧疾、鬼毒、胸中痰液凝結導致的嘔吐。它還有一個名字叫「互草」。生長在河谷中。

《吳普》記載:恆山,別名漆葉。神農和岐伯說它味苦;李氏說它大寒;桐君說它味辛,有毒。在二月和八月採摘。

《名醫》記載:恆山產於益州和漢中。在八月採挖它的根,陰乾。

案:《後漢書·華佗傳》云:佗授以漆葉青黏散:漆葉屑一斗,青黏十四兩,以是為率,言久服去三蟲,利五臟,輕體,使人頭不白。

白話文:

《後漢書》中記載華佗傳授給病人的藥方:漆葉青黏散。

做法:漆葉(研成粉末)一斗,青黏十四兩。

服用方法:長時間服用,可以祛除體內的寄生蟲,對五臟有益,減輕體重,防止頭髮變白。

5. 蜀漆

味辛,平。主瘧及咳逆寒熱,腹中症堅、痞結、積聚,邪氣、蠱毒、鬼注(舊作疰,《御覽》作蛀)。生川穀。

白話文:

藥味辛,性平。主治寒熱瘧疾和咳嗽、嘔吐、腹中有硬塊、腹脹、食物積滯、邪氣、蠱毒、邪祟作祟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曰:蜀漆葉,一名恆山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:辛,有毒;黃帝:辛;一經:酸。如漆葉藍青相似,五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白話文:

吳普說:蜀漆葉,又名恆山。神農、岐伯、雷公的說法:味辛,有毒;黃帝的說法:味辛;《一經》的說法:味酸。它的樣子和漆葉一樣,呈藍青色,在五月採收(出自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江陵山及蜀漢中常山。苗也,五月採葉,陰乾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恆山,蜀漆也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蜀漆,出蜀郡。

白話文:

《名醫》中記載:生長在江陵山和蜀漢中常山,是草本植物,五月採集葉子,在陰涼處晾乾。

考證:《廣雅》中說:恆山,就是蜀漆。《範子計然》中記載:蜀漆,產自蜀郡。

6. 甘遂

味苦,寒。主大腹疝瘕,腹滿,面目浮腫,留飲宿食,破症堅積聚,利水穀道。一名主田。生川穀。

白話文:

藥材味苦,性寒。主要治療腹部有硬塊腫瘤(大腹疝瘕)、腹部脹滿、臉部浮腫、積食、消化不良(留飲宿食),以及破除堅硬積塊、促進水穀運化。別名「主田」。生長於川穀地區。

《吳普》曰:甘遂,一名主田,一名白澤,一名重澤,一名鬼醜,一名陵藁,一名甘槁,一名甘澤。神農、桐君:苦,有毒。歧伯、雷公:有毒。須二月、八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白話文:

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說:甘遂又叫主田、白澤、重澤、鬼醜、陵藁、甘槁、甘澤。神農和桐君說:甘遂嚐起來是苦的,有毒。歧伯和雷公也說:甘遂有毒。需要注意的是,甘遂應該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集。《太平御覽》中也記載了這一說法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甘藁,一名陵藁,一名陵澤,一名重澤。生中山,二月採根,陰乾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陵澤,甘遂也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甘遂,出三輔。

白話文:

《名醫》記載:同種藥材,別名有甘藁、陵藁、陵澤、重澤。生長在中山一帶。在二月採挖根部,在陰涼處晾乾。

註:《廣雅》這本古籍記載:陵澤即甘遂。《範子計然》這本古籍記載:甘遂產自三輔地區(漢代指長安附近的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三郡)。

7. 白蘞

味苦,平。主癰腫疽創,散結氣,止痛除熱,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。一名免核,一名白草。生山谷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白根,一名崑崙。生衡山,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質平和。主要用於治療癰腫、瘡口潰瘍,化解硬塊,止痛退熱,眼睛發紅,小兒驚厥,熱性瘧疾,婦女陰部腫痛。別名:烏頭草、小白草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著名中醫著作中記載:有一種草藥,別名白根和崑崙。產地在衡山,每年二月和八月採挖它的根部,晾乾後使用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薟,白薟也,或作蘞。《毛詩》云:蘞蔓於野。陸璣疏云:蘞,似栝蔞,葉盛而細,其子正黑,如燕薁,不可食也。幽人謂之烏服,其莖、葉鬻以哺牛,除熱。《爾雅》云:⿰镸舜,菟荄。郭璞云:未詳。據《玉篇》云:⿰镸舜,白蘞也。《經》云:一名菟核。核與荄,聲相近,即此矣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薟指白薟,也寫作蘞。《詩經》中提到:「蘞蔓生於野外。」陸璣解釋道:蘞與栝蔞相似,葉子繁茂而細長,果實烏黑,像燕子的糞便,不可食用。隱士稱之為「烏服」,其莖和葉可以煮給牛吃,有清熱的作用。《爾雅》記載:「⿰镸舜,即菟荄。」郭璞註解說:具體是什麼植物,並不清楚。但據《玉篇》記載,⿰镸舜就是白蘞。《本草經集註》中提到,它又有一個名字叫菟核。核與荄發音相近,因此推測即為同一植物。

8. 青葙子

味苦,微寒。主邪氣,皮膚中熱,風瘙身癢,殺三蟲,子:名草決明,療唇口青。一名草蒿,一名萋蒿。生平谷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微寒。主治邪氣,皮膚中發熱,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,殺死體內的寄生蟲。種子:又名草決明,用於治療嘴脣和口腔潰瘍。別名:草蒿,萋蒿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》曰:生道旁,三月三日採莖、葉,陰乾;五月六日採子。

案:《魏略》云:初平中有青牛先生,常服青葙子。葙,當作箱字。

白話文:

《名醫》說:青葙子生長在路邊。三月初三採收莖和葉,陰乾。五月初六採收種子。

注:

《魏略》記載:東漢末年(初平年間)有一位青牛先生,常服用青葙子。原書中「葙」字應為「箱」字。

9. 雚菌

味鹹,平。主心痛,溫中,去長患、白瘲、蟯蟲、蛇螫毒,癥瘕、諸蟲。一名雚蘆,生池澤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東海及渤海、章武。八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藥材味鹹,性平。主治心痛,溫暖中腑,去除宿疾、白帶、寄生蟲、蛇咬之毒,消除積聚和各種蟲害。別名雚蘆,生長在池塘或沼澤中。

《名醫》記載:生長在東海、渤海、章武一帶。在八月採收,在陰涼處晾乾。

案:《爾雅》云:滇灌,茵芝。《文選》注引作菌。《聲類》云:滇灌,茵芝也,疑即此灌菌,或一名滇,一名芝,未敢定之。

白話文:

《爾雅》一書記載:「滇灌,就是茵芝。」《文選》的注釋中將「滇灌」解釋為「菌」。《聲類》一書也提到:「滇灌,就是茵芝。」我懷疑這「滇灌菌」可能是兩種不同的菌類,一種稱為「滇」,另一種稱為「芝」,但目前還無法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