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虎掌
味苦,溫。主心痛寒熱,結氣、積聚、伏梁,傷筋、痿、拘緩,利水道。生山谷。
白話文:
藥材:味道苦,性質溫。
功效:主治心痛寒熱、結氣、積聚、伏梁(喉嚨腫痛)、筋傷、痿(肌肉萎縮)、拘緩(肌肉強直),利水道。
生長環境: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吳普》曰:虎掌,神農、雷公:苦,無毒;岐伯、桐君:辛,有毒。立秋九月採之(《御覽》引云:或生太山,或宛朐)。
《名醫》曰:生漢中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
案:《廣雅》云:虎掌,瓜屬也。
白話文:
《吳普》記載:虎掌,根據神農和雷公的說法是苦味,無毒。但岐伯和桐君認為是辛味,有毒。在立秋後的九月採摘(《御覽》引文說:有的生長在泰山,有的生長在宛朐)。
《名醫》一書記載:虎掌生長在漢中和冤句等地。在二月和八月採收,陰乾後存放。
注:《廣雅》一書中說:虎掌是瓜類植物。
2. 鳶尾
味苦,平。主蠱毒邪氣,鬼注,諸毒,破癥瘕積聚,去水,下三蟲。生山谷。
《吳普》曰:鳶尾,治蠱毒(《御覽》)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烏園。生九嶷山。五月採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。主治蠱毒邪氣、鬼注、各種毒症、破除癥瘕積聚、利水、驅除體內寄生蟲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吳普》記載: 鳶尾草,可治療蠱毒(《御覽》)。
《名醫》記載: 又名烏園。生長在九嶷山。五月採收。
案:《廣雅》云:鳶尾,烏萐,射干也(疑當作鳶尾,烏園也;烏翣,射干也。是二物)。《唐本》注云:與射干全別。
白話文:
根據《廣雅》記載:鳶尾就是烏萐,也是射干(可能是筆誤,應該是鳶尾就是烏萐;烏翣纔是射干。指兩種不同的東西)。《唐本》的注釋說:鳶尾和射干完全不同。
3. 大黃
味苦,寒。主下瘀血、血閉、寒熱,破癥瘕積聚,留飲宿食,盪滌腸胃,推陳致新,通利水殺(《御覽》,此下有道字),調中化食,安和五臟,生山谷。
白話文:
具有苦味,性寒寒 涼。主要用於治療瘀血、血滯、寒熱,消散癥瘕積聚、 積食宿食,清潔腸胃,促進新陳代謝,利水通便,調 和中氣,促進消化,安撫五臟,生長於山谷之中。
《吳普》曰:大黃,一名黃良,一名火參,一名膚如,神農、雷公:苦,有毒;扁鵲:苦,無毒;李氏:小寒,為中將軍。或生蜀郡北部,或隴西。二月花生,生黃赤葉,四四相當,黃莖高三尺許;三月,花黃;五月,實黑。三月採根,根有黃汁,切,陰乾(《御覽》)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黃良,生河西及隴西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火干。
案:《廣雅》云:黃良,大黃也。
白話文:
《吳普》記載:大黃,別名黃良、火參、膚如,神農和雷公認為味苦有毒;扁鵲認為味苦無毒;李氏認為性涼,為中將軍藥。它有的生長在蜀郡北部,有的生長在隴西。二月份發芽,生長出黃赤色的葉子,四片葉子相對長出,黃色的莖高約三尺左右;三月份,花朵黃色;五月份,果實變黑。三月份採收根,根莖有黃色的汁液,切開後在陰涼處晾乾。《御覽》
《名醫》上說:有一種藥材叫黃良,生長在河西和隴西地區。二月和八月的時候採集它的根,然後用火烤乾。
注:
《廣雅》這本古書說:黃良就是大黃。
4. 亭歷
(舊作葶藶,《御覽》作亭歷),
味辛,寒,主癥瘕、積聚、結氣,飲食、寒熱,破堅。一名大室,一名大適。生平澤及田野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下歷,一名蕇蒿。生藁城。立夏後,採實陰乾。得酒,良。
白話文:
(藥材)名稱:舊稱葶藶,另一說法是亭歷。
味道:辛,性質:寒。
功效:治療癥瘕(氣血凝結)、積聚(積食)、結氣(氣結不通)、飲食不化以及寒熱疾病,還能化解堅結之物。
別名:大室、大適。
生長環境:遍生於平原澤地和田野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又名下歷、蕇蒿。生長在藁城地區。立夏後採摘種子,陰乾後貯藏。用酒浸泡服用,效果更佳。
案:《說文》云:蕇,亭歷也。《廣雅》云:狗薺、大室,亭藶也。《爾雅》云:蕇,亭歷。郭璞云:實、葉皆似芥,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云:亭歷愈張。《西京雜記》云:亭歷,死於盛夏。
白話文:
根據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「蕇」,又稱為「亭歷」。《廣雅》中提到:「狗薺」和「大室」,又稱作「亭藶」。《爾雅》記載:「蕇」,又稱為「亭歷」。郭璞解釋說:它的果實和葉子都像芥菜。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中記載:「亭歷的氣勢越來越盛。」《西京雜記》中記載:「亭歷」這種植物會在盛夏時枯萎死亡。
5. 桔梗
味辛,微溫。主胸脅痛如刀刺,腹滿,腸鳴幽幽,驚恐悸氣(《御覽》引云:一名利如。《大觀本》作黑字)。生山谷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微溫。主治胸部和肋骨兩側劇烈疼痛(像刀刺一樣),腹部脹滿,腸鳴聲低沉,驚嚇後心悸(《御覽》記載一種叫「利如」的草藥,即本草中記載的「黑字」)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吳普》曰:桔梗,一名符扈,一名白芍,一名利如,一名梗草,一名盧如。神農、醫和:苦,無毒;扁鵲、黃帝:咸;岐伯、雷公:甘,無毒;李氏:大寒。葉如薺苨,莖如筆管,紫赤。二月生(《御覽》)。
白話文:
《吳普》說:桔梗,別名符扈、白芍、利如、梗草、盧如。神農、醫和:味苦,無毒;扁鵲、黃帝:味鹹;岐伯、雷公:味甘,無毒;李氏:性大寒。它的葉子像薺菜,莖像毛筆管一樣,顏色紫紅色。二月生長(見《芸窗棫志御覽》)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利如,一名房圖,一名白藥,一名梗草,一名薺苨。生蒿高及冤句。二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白話文:
《名醫》記載:一種名為「利如」,別名有「房圖」、「白藥」、「梗草」、「薺苨」。它生長在蒿草高聳且與冤句草相近的地方。於每年的二、八月份採挖其根莖,並曝曬乾燥。
案:《說文》云:桔,桔梗,藥名。《廣雅》云:犁如,桔梗也。《戰國策》云:今求柴胡,及之睪黍梁父之陰,則郄車而載耳。桔梗於沮澤,則累世不得一焉,《爾雅》云:苨,茋苨。郭璞云:薺苨。據《名醫》是此是別名,下又出薺苨條,非。然陶弘景亦別為二矣。
白話文:
《說文解字》中記載:「桔」,即桔梗,是一種藥材。
《廣雅》中記載:「犁如」,也是桔梗。
《戰國策》說:現在要尋找柴胡,可以到黍梁父的山陰去,那裡可以載車裝載柴胡。但要尋找桔梗,即使在沼澤地區尋找幾代人,也很難找到一株。
《爾雅》中記載:「苨」,又稱「茋苨」。郭璞認為「苨」是「薺苨」。
根據《名醫別錄》,「薺苨」是桔梗的別名,但書中另有「薺苨」條目,應非同一種植物。
然而,陶弘景依舊將兩者分為兩種植物。
6. 莨蕩子
味苦,寒。主齒痛出蟲,肉痹拘急,使人健行,見鬼。多食,令人狂走。久服,輕身、走及奔馬、強志、益力、通神。一名橫唐。生川穀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行唐。生海濱及壅州。五月採子。
白話文:
苦寒。治療牙蟲疼痛,肌肉僵硬麻痺,讓人行動敏捷,見鬼。食用過多,會讓人狂奔。長期服用,可以減輕體重,奔跑如駿馬,增強意志力,增加體力,明心見性。又名橫唐。生長於山谷曠野。
名醫記載:有一種植物叫做行唐,生長在海邊和壅州。在五月時採集它的種子。
案:《廣雅》云:𦶐萍,䕞蕩也。陶弘景雲:今方家多作狼蓎。舊作菪。案:《說文》無菪、蓎字。《史記·淳于意傳》云:淄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,引以莨蕩藥一撮。《本草圖經》引作浪蕩,是。
白話文:
根據《廣雅》所記載:「𦶐萍」又稱為「䕞蕩」。陶弘景指出,當今的藥學家大多使用「狼蓎」這個名稱,過去曾稱為「菪」。但是,《說文解字》中並未收錄「菪」或「蓎」這兩個字。
《史記·淳于意傳》中記載:淄川王的一位妃子懷孕後沒有母乳,有人建議用「莨蕩藥」一撮引乳。《本草圖經》中引用這個記載,寫作「浪蕩」,這是正確的寫法。
7. 草蒿
味苦,寒。主疥瘙、痂癢、惡創,殺蟲,留熱在骨節間,明目。一名青蒿,一名方潰。生川澤。
《名醫》曰:生華陰。
白話文:
這種草味苦,性寒。主要用於治療疥癬瘙癢、痂皮發癢、惡性創傷,以及殺死寄生蟲。還能祛除骨節之間的熱毒,使眼睛明亮。別名青蒿、方潰。生長在水澤地帶。
《名醫》說:出生在華陰。
案:《說文》云:蒿,菣也;菣,香蒿也,或作𦸃。《爾雅》云:蒿菣。郭璞云: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為菣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:菴䕡。注《漢書音義》曰:菴䕡,蒿也。陶弘景雲:即今青蒿。
白話文: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蒿,就是菣;菣,就是香蒿,有時候也寫成𦸃。《爾雅》說:蒿和菣。郭璞說:現在人們把香蒿放在香爐裡燒來聞香氣吃的,就叫菣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裡有「菴䕡」這個詞。《漢書音義》注釋說:菴䕡就是蒿。陶弘景說:菴䕡就是現在的青蒿。
8. 旋覆花
味鹹,溫。主結氣、脅下滿、驚悸,除水,去五臟間寒熱,補中下氣。一名金沸草,一名盛椹。生川穀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質溫和。主治氣結、肋骨下脹滿、受驚時心悸,去除水氣,消除臟腑寒熱失衡,補益脾胃之氣。別名為金沸草、盛椹。生長在山間溪谷中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戴椹。生平澤。五月採花,曬乾,二十日成。
案:《說文》云:蕧,盜庚也。《爾雅》云:蕧,盜庚。郭璞云:旋覆似菊。
白話文:
《名醫》中記載:一位名叫戴椹的醫生,一生都很節儉。在五月採集一種名叫「盜庚」的花,曬乾後,二十天就加工好了。
註解:《說文解字》中說:「蕧(盜庚),一種野生的菊花。」《爾雅》中也說:「蕧,盜庚。」郭璞註解說:「旋覆花,形狀像菊花。」
9. 藜蘆
(《御覽》作梨蘆),
味辛,寒。主蠱毒,咳逆,泄利腸澼,頭瘍疥瘙,惡創,殺諸蠱毒,去死肌。一名蔥苒。生山谷。
白話文:
滋味辛辣,性寒。主治蠱毒,咳嗽和噁心,腹瀉和腸胃疾病,頭瘡和疥瘡,惡性創傷。能殺死各種蟲毒,去除死皮。別名蔥苒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《吳普》曰:藜蘆,一名蔥葵,一名豐蘆,一名蕙葵(《御覽》引云:一名山蔥,一名公苒)。神農、雷公:辛,有毒(《御覽》引云:玄黃帝:有毒);岐伯:咸,有毒;李氏:大寒,大毒;扁鵲:苦,有毒,大寒。葉、根小相連(《御覽》引云:二月採根)。
《名醫》曰:一名蔥菼,一名山蔥。生太山。三月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《吳普》記載:藜蘆,又稱蔥葵、豐蘆、蕙葵(《御覽》引文:又名山蔥、公苒)。
- 神農、雷公:辛辣,有毒(《御覽》引文:黃帝:有毒)
- 岐伯:鹹辣,有毒
- 李氏:極寒,劇毒
- 扁鵲:苦味,有毒,極寒
葉子和根部緊密相連(《御覽》引文:二月採收根部)。
《名醫》記載:一種名叫蔥菼,另一種名叫山蔥。生長在泰山。三月採挖其根部,在陰涼處晾乾。
案:《廣雅》云:藜蘆,蔥苒也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藜蘆,出河東,黃白者,善。《爾雅》云:茖,山蔥,疑非此。
白話文:
根據《廣雅》記載:藜蘆,又稱蔥苒。《範子計然》中說:藜蘆產自河東,黃白顏色的最上等。《爾雅》中記載:茖,即山蔥,懷疑不是指藜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