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二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2)

1. 伏翼

味鹹,平。主目瞑,明目,夜視有精光。久服,令人喜樂,媚好無憂。一名蝙蝠。生川穀(舊部禽部,今移)。

《吳普》曰:伏翼,或生人家屋間。立夏後,陰乾,治目冥,令人夜視有光(《藝文類聚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太山及人家屋間。立夏後採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蝙,蝙蝠也;蝠,蝙蝠,服翼也。《廣雅》云:伏翼,飛鼠,仙鼠,𧊖嚜也。《爾雅》云:蝙蝠,服翼。《方言》云:蝙蝠,自關而東,謂之伏翼,或謂之飛鼠,或謂之老鼠,或謂之仙鼠;自關而西,秦隴之間,謂之蝙蝠;北燕謂之𧊄𮔠。李當之云:即天鼠。

上蟲、魚,中品一十七種。舊十六種。考禽部伏翼宜入此。

2. 梅實

味酸,平。主下氣,除熱、煩、滿,安心,肢體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志,惡疾。生川穀。

《吳普》曰:梅實(《大觀本草》作核),明目,益氣(《御覽》)、不飢(《大觀本草》引《吳氏本草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漢中。五月採,火干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蘵,乾梅之屬,或作𧋈。某,酸果也。以梅為楠。《爾雅》云:梅楠。郭璞云:似杏,實酢,是以某注梅也。《周禮》:籩人饋食,籩,其實幹蘵。鄭云:干蘵,乾梅也。有桃諸、梅諸,是其乾者。《毛詩》疏云:梅暴為臘,羹臛虀中,人含之,以香口(《大觀本草》)。

上果,中品一種。舊同。

3. 大黃豆卷

味甘,平。主濕痹,筋攣,膝痛。

生大豆,塗癰腫,煮汁飲,殺鬼毒,止痛。

赤小豆,主下水,排癰腫膿血。生平澤。

《吳普》曰:大豆黃卷,神農、黃帝、雷公:無毒。採無時。去面䵟。得前胡、烏啄、杏子、牡蠣天雄、鼠屎,共蜜和,佳。不欲海藻、龍膽。此法,大豆初出黃土芽是也。生大豆,神農、岐伯:生、熟,寒。九月採。殺烏豆毒,並不用元參。赤小豆,神農、黃帝:咸;雷公:甘。九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大山。九月採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椒,豆也,象豆生之形也;荅,小椒也。藿,椒之少也。《廣雅》云:大豆,椒也;小豆,荅也;豆角,謂之莢;其葉,謂之藿。《爾雅》云:戎叔,謂之荏叔。孫炎支:大豆也。

4. 粟米

味鹹,微寒。主養腎氣,去胃、脾中熱,益氣。陳者,味苦,主胃熱,消渴,利小便(《大觀本草》作黑字,據《吳普》增)。

《吳普》曰:陳粟,神農、黃帝:苦,無毒。治脾熱、渴。粟,養腎氣(《御覽》)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粟,嘉穀實也。孫炎注《爾雅》粢稷云:粟也,今關中人呼小米粟米,是。

5. 黍米

味甘,溫。主益氣補中,多熱、令人煩(《大觀本》作黑字,據《吳普》增)。

《吳普》曰:黍,神農:甘,無毒。七月取,陰乾。益中補氣(《御覽》)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黍,禾屬而黏者。以大暑而種,故謂之黍。孔子曰:黍,可為酒,禾入水也。《廣雅》云:粢,黍稻,其採謂之禾。《齊氏要術》引記勝之書曰:黍,忌醜。又曰:黍,生於巳,壯於酉,長於戌,老於亥,死於醜,惡於丙午,忌於醜寅卯。按:黍,即糜之種也。

上米、谷,中品三種。舊二種,大、小豆為二,無粟米黍米。今增。

6. 蓼實

味辛,溫。主明目溫中,耐風寒,下水氣,面目浮腫,癰瘍。馬蓼,去腸中蛭蟲,輕身。生川澤。

《吳普》曰:蓼實,一名天蓼,一名野蓼,一名澤蓼(《藝文類聚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雷澤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蓼,辛菜,薔虞也。薔,薔虞,蓼。《廣雅》云:葒,蘢,𧀺,馬蓼孔。《爾雅》云:牆虞,蓼。郭璞云:虞蓼,澤蘿。又葒,蘢古。其大者,歸。郭璞云:俗呼葒草為蘢鼓,語轉耳。《毛詩》云:隰有游龍。《傳》云:龍,紅草也。陸璣云:一名馬蓼,葉大而赤色,生水中,高丈餘。又,以薅殺蓼。《傳》云:蓼,水草也。

7. 蔥實

味辛,溫。主明目,補中不足。其莖可作湯,主傷寒寒熱,出汗,中風面目腫。

8.

味辛,溫。主金創,創敗,輕身、不飢、耐老。生平澤。

《名醫》曰:生魯山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䪥,菜也,葉似韭。《廣雅》云:韭,䪥,蕎,其華謂之菁。《爾雅》云:䪥鴻薈。郭璞云:即䪥菜也。又,勁山賁。陶弘景雲:蔥、䪥異物,而今共條。《本經》既無韭,以其同類,故也。

9. 水蘇

味辛,微溫。主下氣,闢口臭,去毒,辟惡。久服,通神明、輕身、耐老。生池澤。

《吳普》曰:芥蒩,一名水蘇,一名勞祖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雞蘇,一名勞祖,一名芥蒩,一名芥苴。生九真,七月採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蘇,桂荏也。《廣雅》云:芥蒩,水蘇也。《爾雅》云:蘇,桂,荏。

郭璞云:蘇,荏類,故名桂荏。《方言》云:蘇,亦荏也。關之東西,或謂之蘇,或謂之荏;周鄭之間,謂之公賁;沅湘之南,謂之𦵯,其小者,謂之䖆柔。按:䖆柔,即香薷也。亦名香葇。《名醫》別出香薷條,非。今紫蘇、薄荷等,皆蘇類也。《名醫》俱別出之。

上菜,中品三種。舊四種,考蔥實,宜與䪥同條,今並假蘇,宜入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