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一 (2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7)

1. 桑上寄生

味苦,平。主腰痛,小兒背強,癰腫,安胎,充肌膚,堅發齒,長鬚眉。其實,明目、輕身、通神。一名寄屑,一名寓木,一名宛童。生川穀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蔦。生宏農桑樹上。三月三日,採莖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蔦,寄生也。《詩》曰:蔦與女蘿,或作⿰暴頁。《廣雅》云:宛童,寄生也。寄生⿰暴頁也又寄屏,寄生也。《中山經》云:龍山上多寓木。郭璞云:寄生也。《爾雅》云:寓木宛童。郭璞云:寄生樹,一名蔦。《毛詩》云:蔦與女蘿。《傳》云:蔦,寄生山也;陸璣云:蔦,一名寄生。葉似當盧,子如覆盆子,赤黑甜美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。主要治療腰痛、小兒背部僵硬、癰腫瘡瘍,能安胎,使肌肉豐滿,堅固牙齒,生長鬍鬚和眉毛。它的果實,能使眼睛明亮、身體輕盈、精神通達。它有一個別名叫寄屑,又叫寓木,又叫宛童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它又叫蔦,生長在宏農地區的桑樹上。在三月初三採集莖,陰乾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蔦,就是寄生植物。《詩經》說:蔦與女蘿,有時寫作⿰暴頁。《廣雅》說:宛童,就是寄生植物。寄生植物也叫⿰暴頁,又叫寄屏,也是寄生植物。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說:龍山上有很多寓木。郭璞說:寓木就是寄生植物。《爾雅》說:寓木也叫宛童。郭璞說:寄生樹,又叫蔦。《毛詩》說:蔦與女蘿。《毛詩傳》說:蔦,就是寄生在山上的植物;陸璣說:蔦,又叫寄生。葉子像盾牌,果實像覆盆子,紅色或黑色,味道甜美。

2. 杜仲

味辛,平。主腰脊痛,補中,益精氣,堅筋骨,強志,除陰下癢濕,小便餘瀝。久服,輕身、耐老。一名思仙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杜仲,一名木綿,一名思仲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思腫,一名木綿。生上虞及上黨、漢中,二月、五月、六月、九月採皮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杜仲,曼榆也。《博物志》云:杜仲,皮中有絲,折之則見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腰背疼痛,能補養脾胃,增益精氣,使筋骨強健,意志堅定,消除陰部搔癢潮濕,以及小便滴瀝不盡的狀況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。又名思仙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本草》說:杜仲,又名木綿,又名思仲(出自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又名思腫,又名木綿。生長在上虞、上黨、漢中一帶,在二月、五月、六月、九月採集樹皮。

考證:《廣雅》記載:杜仲,就是蔓榆。《博物志》記載:杜仲,樹皮內有絲狀物,折斷時就能看見。

3. 女貞實

味苦,平。主補中,安五臟,養精神,除百疾。久服,肥健、輕身、不老。生山谷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武陵,立冬採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楨,剛木也。《東山經》云:太山上多楨木。郭璞云:女楨也,葉冬不凋。《毛詩》云:南山有杞。陸璣云:木杞,其樹如樗(陳藏器作慄),一名狗骨,理白滑,其子為木虻子,可合藥,《司馬相如賦》有女貞。師古曰:女貞樹,冬夏常青,未嘗凋落,苦有節操,故以名為焉。陳藏器云:冬青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功效是補養中氣,安定五臟,滋養精神,去除各種疾病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人肥壯健康、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武陵,在立冬時採收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楨,是指堅硬的樹木。《東山經》說:太山上有很多楨木。郭璞說:楨木就是女楨,它的葉子冬天也不會凋零。《詩經》說:南山有枸杞。陸璣說:枸杞樹,它的樹木像臭椿(陳藏器說是像栗樹),又名狗骨,木質紋理潔白光滑,它的果實稱為木虻子,可以配藥。《司馬相如賦》中提到女貞。顏師古說:女貞樹,冬天夏天都常綠,從不凋零,因為它的品性堅貞有節操,所以用這個名字來稱呼它。陳藏器說:女貞就是冬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