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一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2)

1. 白兔藿

味苦,平。主蛇虺,蜂蠆,狾狗,菜、肉、蠱毒,注。一名白葛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白兔藿,一名白葛谷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交州。

案:陶弘景雲:都不聞有識之者,都富似葛耳,《唐本》注云:此草荊襄山谷大有,俗謂之白葛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。主要治療蛇、虺(小毒蛇)、蜜蜂、蠍子等毒蟲咬傷,以及瘋狗咬傷,還有食物中毒、肉類中毒、蠱毒、毒氣侵入等。又名白葛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白兔藿,又名白葛谷(出自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說:產於交州。

考證:陶弘景說:沒有聽說有人認識這種藥草,它看起來很像葛。唐代《本草》的注釋說:這種草在荊州、襄陽的山谷中很多,當地俗稱白葛。

2. 徐長卿

味辛,溫。主鬼物、百精、蠱毒,疫疾,邪惡氣,溫瘧。久服,強悍、輕身。一名鬼督郵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徐長卿,一名石下長卿,神農、雷公:辛。或生隴西。三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生太山及隴西,三月採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徐長卿,鬼督郵也;陶弘景雲:鬼督郵之名甚多,今俗用徐長卿者,其根正如細辛,小短扁扁爾,氣亦相似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性質溫和。主要用於治療鬼怪作祟、各種精怪引起的疾病、蠱毒、瘟疫、邪惡之氣以及間歇性發熱的瘧疾。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身體強壯、行動輕便。又名鬼督郵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徐長卿,又名石下長卿,神農、雷公認為它的味道是辛辣的。有的生長在隴西一帶。三月採摘(出自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泰山和隴西,三月採摘。

考證:《廣雅》說:徐長卿,就是鬼督郵;陶弘景說:鬼督郵的別名很多,現在民間常用的徐長卿,它的根像細辛,又小又短且扁平,氣味也相似。

3. 石龍芻

味苦,微寒。主心腹邪氣,小便不利,淋閉,風濕,鬼注,惡毒。久服,補虛羸,輕身。耳目聰明,延年。一名龍鬚,一名草續斷,一名龍珠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龍芻,一名龍多,一名龍鬚,一名續斷,一名龍本,一名草毒,一名龍華,一名懸莞,神農、李氏:小寒;雷公、黃帝:苦,無毒;扁鵲:辛,無毒,生梁州。七月七日採(《御覽》此條,誤附續斷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龍華,一名懸莞,一名草毒,生梁州濕地,五月、七月採莖,曝乾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龍木,龍鬚也;《中山經》云:賈超之山,其中多龍修;郭璞云:龍鬚也,似莞而細。生山石穴中。莖列垂,可以為席。《別錄》云:一名之賓。鄭樵云:《爾雅》所謂⿱艹⿸厂畀鼠莞也。舊作蒭,非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稍微寒涼。主要治療心腹邪氣、小便不順暢、小便淋瀝阻塞、風濕病、鬼魅邪氣侵擾、惡毒腫瘡等。長期服用,可以補養虛弱、使身體輕盈。還能使聽覺視覺靈敏、延年益壽。它又名龍鬚、草續斷、龍珠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龍芻,又名龍多、龍鬚、續斷、龍本、草毒、龍華、懸莞。神農、李氏認為藥性微寒;雷公、黃帝認為味苦,無毒;扁鵲認為味辛,無毒,生長在梁州。適合在七月七日採摘(《御覽》誤將此條記載附在續斷之下)。
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龍芻,又名龍華、懸莞、草毒,生長在梁州潮濕的地方,在五月或七月採摘莖部,曬乾。

考證: 《廣雅》說:龍木,就是龍鬚。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說:賈超山,那裡生長很多龍修。郭璞說:龍修就是龍鬚,外形像莞草但比較細。生長在石頭洞穴中。莖部排列下垂,可以編織成席子。《別錄》說:龍芻又名之賓。鄭樵說:《爾雅》所說的「⿱艹⿸厂畀鼠莞」就是指龍芻。過去寫成「蒭」是錯誤的。

4. 薇銜

味苦,平。主風濕痹、歷節痛,驚癇、吐舌、悸氣,賊風,鼠瘻,癰腫。一名糜銜。生川澤。

《吳普》曰:薇䕔,一名糜痹,一名無顛,一名承膏,一名醜,一名無心(《御覽》)。《名醫》曰:一名承膏,一名承肌,一名無心,一名無顛。生漢中及冤句、邯鄲,七月採莖、葉,陰乾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澀,藥性平和。主要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、關節變形疼痛、癲癇、吐舌、心悸氣短、中風、老鼠瘡、癰腫等疾病。它又名糜銜。生長在川澤地區。
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薇䕔,又名糜痹、無顛、承膏、醜、無心(這些別名出自《御覽》)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薇䕔,又名承膏、承肌、無心、無顛。生長在漢中、冤句、邯鄲等地,七月採收莖和葉,在陰涼處曬乾。

5. 雲實

味辛,溫。主泄利(舊作痢,《御覽》作泄利)腸澼,殺蟲蠱毒,去邪惡結氣,止痛、除熱,平,主見鬼精物;多食,令人狂走。久服,輕身、通神明。生川穀。

《吳普》曰:雲實,一名員實,一名天豆,神農:辛,小溫,黃帝:咸;雷公:苦。葉如麻,兩兩相值,高四、五尺,大莖空中,六月花,八月、九月實,十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員實,一名雲英,一名天豆,生河間。十月採,曝乾。

案:《廣雅》云:天豆,雲實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。主要治療腹瀉、痢疾、腸道疾病,能殺死腸道寄生蟲和蠱毒,去除體內不正之氣造成的結塊,止痛、退熱。藥性平和,主要治療見到鬼怪精靈之類的幻覺。如果吃太多,會使人發狂亂跑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精神清明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雲實,又名員實,又名天豆。神農認為它味道辛辣,性質微溫;黃帝認為它味鹹;雷公認為它味苦。它的葉子像麻葉,兩兩相對生長,植株高約四、五尺,莖部粗壯且中空。六月開花,八、九月結果,十月採摘。(此處參考《御覽》)
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雲實,又名員實,又名雲英,又名天豆,生長在河間一帶。十月採摘,曬乾。

考證:《廣雅》說:天豆,就是雲實。

6. 王不留行

味苦,平。主金創,止血逐痛,出刺,除風痹內寒。久服,輕身、耐老(《御覽》作能老)、增壽。生山谷。

《吳普》曰:王不留行,一名王不流行。神農:苦,平;岐伯、雷公:甘。三月、八月採(《御覽》)。

案:鄭樵云:王不留行,曰禁宮花,曰剪金花,葉似花,實作房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用於治療刀傷,能止血、止痛、排出異物,並能去除風濕痺痛和體內寒氣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、增長壽命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王不留行,又名王不流行。神農認為它味苦,性平;岐伯、雷公認為它味甘。在三月和八月採收。(《御覽》記載)

考證:鄭樵說:王不留行,又稱禁宮花、剪金花,它的葉子像花,果實像房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