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一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0)

1. 麥門冬

味甘,平。主心腹結氣,傷中、傷飽,胃絡脈絕,羸瘦短氣。久服,輕身、不老、不飢。生川穀及堤阪。

《吳普》曰:一名馬韭,一名釁冬,一名忍冬,一名忍陵,一名不死藥,一名僕壘,一名隨脂(《太平御覽》引云:一名羊韭,秦,一名馬韭,一名禹韭,韭;越,一名羊齊,一名麥韭,一名禹韭,一名釁韭,一名禹餘糧),神農、岐伯:甘,平;黃帝、桐君、雷公:甘,無毒;李氏:甘,小溫;扁鵲:無毒。生山谷肥地。葉如韭,肥澤叢生。採無時,實青黃。

《名醫》曰:秦,名羊韭;齊,名麥韭;楚,名馬韭;越,名羊蓍,一名禹葭,一名禹餘糧,葉如韭,冬夏長生,生函谷肥土、石間久廢處。二月、三月、八月、十月採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荵,荵冬草。《中山經》云:青要之山,是多僕累,據《吳普》說,即麥門冬也。忍、荵,壘、累,音同,陶弘景雲:實如青珠,根似穬麥,故謂麥門冬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平。主要治療胸腹間氣機鬱結、因受傷或過食導致的身體不適、胃部經絡阻塞、身體虛弱消瘦、呼吸短促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、不感到飢餓。生長於河川谷地和堤岸邊。

《吳普》說:麥門冬又名馬韭、釁冬、忍冬、忍陵、不死藥、僕壘、隨脂(《太平御覽》引用說:一說名羊韭,秦地稱馬韭,又名禹韭,韭;越地稱羊齊,又名麥韭、禹韭、釁韭、禹餘糧)。神農、岐伯認為它味甘,性平;黃帝、桐君、雷公認為它味甘,無毒;李氏認為它味甘,性微溫;扁鵲認為它無毒。生長在山谷肥沃的土地。葉子像韭菜,肥厚光澤,成叢生長。採摘時間不限,果實呈青黃色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秦地稱它為羊韭;齊地稱它為麥韭;楚地稱它為馬韭;越地稱它為羊蓍,又名禹葭、禹餘糧,葉子像韭菜,冬夏季都生長,生長於函谷肥沃的土地和岩石間廢棄的地方。在二月、三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摘,陰乾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荵,指的是荵冬這種草。《山海經·中山經》記載:青要山有很多僕累,根據《吳普》的說法,就是麥門冬。忍、荵,壘、累,發音相同。陶弘景說:麥門冬的果實像青色珠子,根像小麥的麥粒,所以稱為麥門冬。

2. 獨活

味苦,平。主風寒所擊,金瘡,止痛,賁豚,癇痙,女子疝瘕。久服,輕身、耐老。一名羌活,一名羌青,一名擴羌使者。生川穀。

《吳普》曰:獨活,一名胡王使者,神農、黃帝:苦,無毒。八月採。此藥有風花不動,無風獨搖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胡王使者,一名獨搖者。此草,得風不搖,無風自動。生雍州,或隴西南安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案:《列仙傳》云:山圖服羌活、獨活,則似二名。護羌、胡王,皆羌字緩聲,猶專諸為專設諸,庚公差為瘐公之斯,非有義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平。主要治療風寒侵襲、刀傷,能止痛,治療腹部脹痛、癲癇抽搐、婦女疝氣腫塊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緩衰老。又名羌活,也叫羌青,還有個別名叫擴羌使者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吳普》說:獨活,又名胡王使者。神農、黃帝認為:味苦,沒有毒性。在八月採收。這種藥的特點是有風時花不動,沒有風時獨自搖擺(《御覽》記載)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又名胡王使者,又名獨搖者。這種草,有風的時候不會搖動,沒有風的時候卻會自己動。生長在雍州,或隴西南安。在二月、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

考證:《列仙傳》說:山圖服用的羌活、獨活,看起來像是兩種名稱。護羌、胡王,都是羌字的變音,就像專諸其實是專設諸,庚公差其實是瘐公之斯,沒有特別的含義。

3. 車前子
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氣癃,止痛,利水道小便,除濕痹。久服,輕身、耐老。一名當道(《御覽》有云:一名牛舌,《大觀本》作牛遺,黑字)。生平澤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芣苢,一名蝦蟆衣,一名牛遺,一名勝舃,生真定邱陵阪道中,五月五日採,陰乾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芣,一曰芣苢。一名馬舃,其實如李,令人宜子,《周書》所說,《廣雅》云:當道,馬舃也;《爾雅》云:芣苢,馬舃;馬舃,車前。郭璞云:今車前草,大葉長穗,好生道邊,江東呼為蝦蟆衣。又藬,牛蘈。孫炎云:車前,一名牛邊,《毛詩》云:采采芣苢,《傳》云:芣苢,馬舃;馬舃,車前也。陸璣云:馬舃,一名車前,一名當道。

喜在牛跡中生,故曰車前當道也,今藥中車前子是也,幽州人謂之牛舌草。

白話文:

車前子,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氣機不暢導致的癃閉,能夠止痛,通利小便,排除體內濕氣引起的關節疼痛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,延緩衰老。它又名當道(《御覽》中記載,又名牛舌,《大觀本草》中寫作牛遺,黑字標記)。生長在平坦潮濕的地方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它又名芣苢,又名蝦蟆衣,又名牛遺,又名勝舃。生長在真定一帶的山坡和道路旁,在五月五日採收,然後陰乾。

根據考證,《說文解字》說:芣,又稱芣苢。又名馬舃,它的果實像李子,能使人容易懷孕。《周書》中說到。《廣雅》說:當道,就是馬舃。《爾雅》說:芣苢,就是馬舃;馬舃,就是車前。郭璞說:現在的車前草,葉子大,穗子長,喜歡生長在路邊,江東一帶稱它為蝦蟆衣。另外,藬,就是牛蘈。孫炎說:車前,又名牛邊。《毛詩》中說:採集芣苢,《毛詩傳》說:芣苢,就是馬舃;馬舃,就是車前。陸璣說:馬舃,又名車前,又名當道。

它喜歡生長在牛走過的腳印中,所以又叫車前當道。現在藥材中使用的車前子就是它。幽州一帶的人稱它為牛舌草。

4. 木香

味辛。主邪氣,闢毒疫溫鬼,強志。主淋露(《御覽》引云:主氣不足。《大觀本》作黑字)。久服,不夢寤魘寐(《御覽》引云:一名密青。一名:輕身,致神仙,《大觀本》俱作黑字)。生山谷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蜜香,生永昌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。主要可以驅除邪氣,避開有毒的疫病和溫熱的鬼魅,增強意志。主要治療淋病。長期服用,可以不做惡夢或睡不安穩(《御覽》引述說:它又名密青。還有一種說法:可以使身體輕盈,達到像神仙一樣的境界,《大觀本》都將這些文字標記為黑字)。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它又名蜜香,產於永昌。